李曦萌:在中国成就一段“丹麦童话”

2011-11-21|创业梦想

 

读在复旦:中文是我享用一辈子的财富

1987年暑假,李曦萌和同伴周游世界,在去香港途中,刚刚开启改革开放之门的中国大陆让这两个丹麦高中生有了闯一闯的冲动。他们选择了上海,复旦。李曦萌对改革开放之初的复旦校园感情深厚,那些“绿绿的院子,矮矮的楼房”,至今都在他记忆的深处。最让李曦萌感到荣耀的是,当年他曾在相辉堂演出,场面爆满座无虚席。要知道那时的中外学生交流并不像现在这样开放和频繁,李曦萌和四个中国学生搞了一个名叫“棕榈树”的乐队,几经努力,取得了在相辉堂演出的机会。李曦萌是吹萨克斯风的,当时他还来了一段独奏。说起当时的场面,“全坐满了人,连外面都是人,都在排队”,李曦萌仍很满足很兴奋。李曦萌在复旦只读过一年书,但这却成为让他享用一辈子的人生财富。因为一年的复旦学生生活,是他在中国创业的前奏。这一年也是李曦萌扎根上海、扎根中国的开始。 

闯在上海:这里的市场充满了商机

学业结束了,李曦萌开始考虑创业,他再次想到了上海。与安逸舒适的丹麦相比,李曦萌敏感地判断“在上海,我有更大的机会”。1993年夏天,李曦萌25岁,雄心壮志的他与同伴揣着借来的3万美金再度来到上海,创建了特雷通驻沪办事处。

四个人和一间宾馆里的办公室,他们就这样做起了一系列跨国买卖:把中国的衬衫卖到丹麦,把冻猪肉出口到美国,把上海的梅林罐头销往马来西亚,把皮鞋卖到波兰;同时,将俄罗斯的钢材、丹麦的黄油拉到中国。这样折腾了大半年,李曦萌手头的3万美元全亏了不说,公司还拖欠了宾馆一大笔房钱和电话费,“输得只剩一张回程机票”。走投无路之际,李曦萌在徐家汇的“卡门夜总会”找到一份吹萨克斯风的工作,每晚演出收入300元,勉强够付员工的工资。

李曦萌开始反思商场折戟的原因。曾在马来西亚木材市场打过工的他,发现中国的木材市场缺少上好的非洲木材。他迅速联系自己结识的非洲木材商,并同时打给了上海几乎所有的木材厂,最终落实了一笔200万美元的合同。李曦萌对丹麦的家具业和上海的家具市场作了仔细的考察后,决定“把凝聚北欧人设计智慧的现代家具介绍到中国来”。

不久,一组名为“北欧风情”的系列家具迅速占领了上海乃至北京、深圳、大连等地市场,成就了一个丹麦人的创业神话。

李曦萌,也成了第一个将自己的私人企业打入上海500强的西方人。

但随着“北欧风情”的知名度上升,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北欧风情”的市场份额和产品信誉。在哥本哈根大学修过法律的李曦萌,开始拿起法律武器。新世纪初,“北欧风情”成了上海市场和法律界讨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案例,李曦萌这个凹眼睛高鼻梁的老外,也以“北欧风情”产品专利卫士的姿态频频出现在上海的媒体上。

“我是20岁就到上海读书,我那时候就很喜欢中国,觉得中国有活力,发展得很快,每个人都是很努力把自己的生活和世界改得更新颖。” 

爱在中国:我有一个复旦之家

李曦萌1993年白手起家的时候,通过上海对外服务公司雇用了两名中国员工,范柳就是其中之一。巧合的是,范柳跟李曦萌,竟是复旦校友。尽管公司的规模令人失望,李曦萌也经历了事业的低谷,但自始至终,范柳却跟随李曦萌的左右不离不弃。后来范柳成了他的助手,再后来成了他的妻子,俩人建立了一个“复旦”家庭,再再后来,这个“复旦”家庭添了一个可爱的男孩。

如今,李曦萌已在上海生活、打拼了十几年,也见证了复旦十几年来的变化。“20年前的复旦,有200多个留学生,里面80%是日本人,丹麦就只有几个人。”在李曦萌创业最为艰难的时候,整个上海滩能够找到的丹麦人也只有7个。现在复旦大学有6000多个留学生,李曦萌觉得,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作为一名实业家,受过名校教育,又站在家居时尚的前沿,李曦萌十分清楚在中国培养自己的创意人才的重要意义。他把心思花在了母校——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并资助和筹划以“北欧风情”命名的工业创意大赛,鼓励更多的有志青年走上设计之路。

做为中国的女婿,李曦萌更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家住长宁区的他,对上海的社区建设很是热心,主动请缨,成为沪上第一批旁听区政协议政的外国人;他还在区政协会议上就所居住城区的建设问题建言献策,跟一个上海“土著”对社区的关心相比,别无二致。

2006年,因其对上海经济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李曦萌被市政府授予“白玉兰纪念奖”。

这位来自丹麦的创业精英,做任何事情,都如同他卖的家具:条理清晰,简洁透明。从不惑之年的他身上,仿佛仍能看到一个年轻复旦学子的影子:勇敢而真诚,充满自信和热情。 

文 / 本刊特约记者 邓昌娥原文刊载于:《复旦人》试刊 第3期 第76-77页 《复旦人》电子版:请点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