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江:学海泛舟结情复旦,商海搏浪谱写华章

2023-10-23|复旦人物
图片

万国江,复旦大学化学系1983级本科校友,目前任全国工商联执委、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江门市工商联主席、广东省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和董事长等职务。1987年自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曾留校任教,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受到号召,加入“下海”潮并于1994年回到江门,正式创办了科恒联星助剂厂(后更名为“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科恒转战稀土发光材料,与母校复旦大学合作,成功让自身稀土荧光产品打破国外垄断,之后不断革新,成为在该领域名副其实的全球领导者,为我国稀土行业做出重大贡献。

回首母校生活:求学任教,收获荣誉

我们大家都在读书,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整个校园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 ────万国江

四十年前,万国江校友以优异的成绩从广东江门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自此开始了他在复旦终生难忘的求学任教之路。

回忆起自己进入复旦的契机,万国江校友表示,复旦作为一所享誉全国的综合性学府深深吸引着他,同时上海更好的环境条件、复旦在广东的招生名额等客观因素也在促使他选择复旦大学化学系。在80年代的大学生活中,物质条件不比现在,但万国江校友和他的同学们却有着不输现在的对学习的万分热情与勤奋努力,校园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同时他还积极承担学生工作,并做到了两者的平衡,在本科毕业的1987年当选为上海市杨浦区人大代表、上海市优秀大学生、新长征突击手等,收获了诸多荣誉。

当被问及自己在复旦学习生活几年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时,万国江校友想到了当年每天晚上被听报告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的3108教室,在这个教室举办的各类讲座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极大地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在复旦的学习生活给他一个很深的烙印,那就是技术创新可以改变命运,可以改变处境。对于化学学习,万国江校友认为,化学的个体创新空间很大,靠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取得一些创新成果,这样的化学学习训练了他的创新思维与意识,并让他习惯且善于思考,这些精神上的财富让他受益终生。在采访中他还提到深刻影响他的邓景发院士的一句话:化学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科,是最具创新路径的学科,对于有创新需求,有创造需求的人来说,选择化学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带着这种对创新创造的追求,他在复旦呆了近11年,不断充实自己。


把握时代机遇:转型开拓,创新创业

我们核心理念就是科技卓越,永恒追求,要有追求卓越的思想,通过创新的手段,跑出新的赛道才会获得竞争力。

────万国江

图片

本科毕业后,万国江校友最开始的选择是留在复旦任教。时代的车轮行进到1992年,在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后,全国掀起了一股“下海”经商的浪潮,出于对年龄等因素的考虑,万国江校友放弃了出国,在之前的两年他又因为出身广东多次返粤招生,对当地有所了解,于是就抓住机遇,毅然转型,回到江门创业。在采访中万国江谦虚地笑称自己创业是“被动”的,本来只是想找个总经理助理、主任、秘书之类的工作,但想着还是总经理好啊,这才自主创业。

谈及自己的创业历程,他十分感激在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学习经历让他养成的追求创新与卓越的习惯。用他的话说,这一习惯让他能够在创业路上特别“折腾”。什么叫“折腾”?就是做的产品多,主业也能不断在变。怎么在变?随着市场科技的发展,不断地去改变,不断地提升自己。科恒从一开始销售变性淀粉转型研发销售丙烯酸高聚物,到后来当科技进步,因应市场变化而转型研发销售稀土发光材料,这几年在新能源行业兴起的时候,又转型研发销售锂电正极材料及智能装备。他始终认为,对一个企业的发展的来说,一定要变化才能获得一个长期的生存能力,

这就是他创业成功的秘诀:通过勤奋、学习和专心,不断创新,让自身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市场认同。


寄语复旦学子:珍惜平台,提升自我

珍惜复旦,珍惜化学系,打造一个不同凡响的自我。

────万国江

从1983年开始,万国江校友与复旦大学已经相伴了40年,即使是离校创业的这些年里他也一直关注着复旦,见证着复旦40年沧海桑田的变化,这份铭刻于心的感情让他一直希望母校及化学系明天会更好。他也非常认同复旦多元发展的培养体系,并认为要继续发扬。

同时,万国江校友也寄语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就读的学弟学妹们:同学们要好好珍惜复旦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努力提升自己;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复旦的多元化教育中实现自身的多元化发展;要领会复旦的精神实质,追求真理,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对自己要有创新要求;要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关键是对自身能力的培养,打铁还需自身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万国江校友回望与复旦结缘的40年,由衷地感谢复旦化学系的培养,也衷心祝愿复旦大学和复旦的广大学子们拥有更加美好的前程。

图片


来源:公众号 复旦化学系全球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