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祝敏申校友:虽处海角天涯外,永记身为复旦人

2021-05-22|逝者永恒

梦系邯郸杏树春,光华日月育精神;

虽处海角天涯外,永记身为复旦人。


——祝敏申



图片

祝敏申,复旦大学1977级中文系校友,毕业后曾任教于复旦分校,后负笈海外,开创事业,成为澳洲知名的华人教育家、企业家与社会活动家,并始终心牵祖国,致力发展中澳友好关系,发扬中华文化。曾任澳大利亚国立管理与商业学院院长、澳洲成峰高教集团主席;全国政协第12届和上海市政协第13届海外华人列席代表、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复旦儿科医院荣誉员工,《大学书法》主编和《中国书法学》作者。2021年4月28日,祝敏申校友于澳洲辞世。


祝敏申校友生前出席任何重要场合都会佩戴复旦大学校徽,虽处海角天涯外,永记身为复旦人。他为他是复旦人一生都觉得骄傲,并一生极尽所能回馈母校,支持母校事业发展。


2017年9月,祝敏申校友捐赠人民币100万元用于支持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慎之-中国儿童尿毒症透析推广项目”。


2019年9月25日,祝敏申校友著作《大学书法(修订版)》赠书仪式暨“书法人生”专题讲座在复旦大学任重书院7号楼举行。此次,他向复旦大学书院捐赠2500本《大学书法》,激励广大复旦师生研习书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片

2019年9月25日

祝敏申校友著作《大学书法(修订版)》赠书仪式合影

图片

2019年9月25日,祝敏申校友在任重书院进行专题讲座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祝敏申校友带领其创办的澳洲成峰高教集团在全球多个渠道订购符合中国国内不同岗位医护人员需要医用口罩、稀缺的N95口罩以及大量的民用口罩和合规格的医用防护服等抗疫物资,支持祖国和母校抗疫。


“他说他第一季度的工作就是先把口罩从澳大利亚运到中国,然后后半期,第二季度开始把中国的口罩再运到澳大利亚......他也是个书法家,中国加油这几个字就是他写的。(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朱畴文校友的线上分享。)


2020年1月28日,祝敏申校友和澳大利亚国立管理与商业学院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10万元人民币。


2020年2月21日到3月9日,他向母校复旦捐赠了医用外科口罩3万只和3M口罩100只,向“复旦大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基金”专项基金捐赠12万港币。


此外,他还积极响应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教育处为中国留学生捐赠口罩的号召,向教育处捐赠了12500只口罩。


图片

祝敏申校友向祖国捐赠抗疫物资(部分)


图片

祝敏申校友接受央视采访


此前,《复旦人》杂志曾对他做过独家专访,“复旦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号也曾推送过他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观礼的心声。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与怀念他的 “拳拳爱国心,殷殷母校情”。


图片

国庆观礼心声 祝敏申:一个复旦人在观礼台上的心声!


他说:感恩故土,感恩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同时感恩母校的培育。复旦教给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与广泛的学识素养,不仅是做学问的耕耘与创新之道,不仅是尊师敬长爱友的优良风气,而且是教我怎样做人,做一个有中国风骨且传承弘扬华夏文化的学子。正是这样一种价值和信念,支撑我在异国他乡筚路蓝缕,走一条建筑新居而不忘故土,创建事业而不迷失学人初心的道路,立志做一个不愧不怍的复旦人。



图片

我在复旦的几个“ 第一次”

——记77级中文系澳洲校友祝敏申

全文来源《复旦人》第9期(2011年3月)


图片

祝敏申与复旦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郭绍虞和郭师母合影


个人的创造力是由天时、地利与人和产生的。祝敏申回忆在复旦的一些往事,很有感慨地说:“天时是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历史;地利是复旦这片沃土和杏坛;人和就是可敬可爱的园丁复旦老师们。没有这三者,就没有我经历的不少‘第一次’。”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祝敏申成为复旦一员的三十年。“一入复旦门,终身复旦人”。1978年年初,他从上海化学纤维11厂借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当见习编辑,同时接到了复旦大学77级中文系语言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了人生的一个飞跃。


77级是三十年前开始改革开放的历史产物,学生们积压在心里多年的活力和创造力,在复旦这块沃土上一下喷发出来,发生的新鲜事真是不少。比如中文系卢新华同学开创的“伤痕文学”,影响了全国。那时,祝敏申和顾晓鸣同学等一起,办了第一本复旦的大学生学术刊物《大学生》,和楼鉴明同学等创立了第一个复旦大学书画研究会,和吴旭民同学等组织了第一个学生学术团体——上海青年古文字学社,和叶保民同学举办过第一次由本科生主讲的面对全校的系列讲座甲骨学基础等等。这一切,都成为祝敏申如今美好的回忆。


大一新生作学术报告


进校不久的1978年5月,复旦大学举行了“文革”后第一次校庆学术报告会。祝敏申提交论文《试论说文解字及许慎学术思想的进步性》。这是一篇“拨乱反正”的文章。从学术上讲, 它同以后发表的《许慎评传》、《说文解字与中国古文字学》等相比,还很不成熟。但中文系老师们,特别是汉语教研室主任许宝华老师,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安排他和张世禄老教授、濮之珍业师等,同场在校庆报告会上宣读了这篇论文。


5月31日,《文汇报》发表了《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鼓声——复旦大学七十三周年校庆科学报告讨论会旁听记》的长篇报道,文中说“年仅二十来岁的中文系一年级学员祝敏申登上讲台,以严密的论据,大胆否定了‘四人帮’强加给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汉字大字典说文解字的罪名,肯定了它作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进步意义。”当年,祝敏申的同班同学,最小的是18岁的陈丹红(应届高中生),最长是的31岁马占魁(老高三),祝敏申是老初三28岁。


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复旦学报》1979年第2期社会科学版上。大二学生的论文上《复旦学报》,祝敏申不敢肯定是否已有学长在先,自己算不算第一次,但当时也引起了一些热烈的反响。特别是一笔40元的稿费,那时不是个小数字。


大二上国际学术讲坛


1980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在成都举行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祝敏申递交一篇论文 《止族字古部蠡测》,是用现代语言学的音位学理论和统计学方法,探讨中国古文字的演变规律,并提出了“形位学”概念。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接受了这篇论文并邀请他去宣读。


根据当时的惯例,由研讨会提供食宿,出席者的单位提供路费。当他向班主任提出去成都路费申请时,班主任说:复旦只有提供给老师出席学术会议的路费,对于本科生,这可是第一次,没有先例,要研究研究。系里最后给他的答复是:支持本科生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给予公假,但出车票则没有这个经费。


当年祝敏申带薪上大学的月工资是48元,一张上海至成都卧铺票是65元。他同夫人商量后,决定自己买票去成都开会。结果在会上,他不仅遇到了像徐中舒老教授这样的泰斗和许多国际著名学者,而且遇见了当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研究的张光裕博士(后香港中大教授)。光裕博士把他推荐给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巴纳院士,最终使他获得了博士奖学金四年共4万多澳元(还不包括给家属的津贴)。祝敏申风趣地说,“这65元人民币一张成都车票,是我一生中最成功的投资。”


祝敏申是在仅有本科学历情况下得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奖学金的。这种情况不知在复旦是不是算第一次?


助教主编的大学教材


1982年复旦中文系毕业分配时,眼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全额博士奖学金就要到手了。此时,复旦大学正在创办分校。在吴中杰老师推荐下,筹建分校的负责人李庆云、翁世荣老师等,明知道祝敏申在国内呆不长了,还是坚决把他要去,而且一去就要独立开课。李庆云说得很干脆:“哪怕你马上要出国读博士,我还是欢迎你来,欢送你走。你出国后还是分校的财富!”


在这份盛情下,祝敏申在复旦分校一呆就是近两年。尽管他到分校报到后的一个月,就收到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奖学金确认通知书,他也没舍得走。那两年日子过得特别充实——第一年就开了每周4节课的“古代汉语”;第二年开了每周12节课,8节是“古代汉语”,4节是一门全新的课——《大学书法》。这样的工作量,甚至引起一些留在总校的同学的羡慕。


这段时间他最大收获是,开出了中国第一个大学里成体系的书法课。并且,以自己主编教材为基础,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大学用书法教材《大学书法》。当时把教材推荐给复旦出版社的是吴中杰,责任编辑是吴德润,拍板的是总编高若海。周谷城老教授为书名题字,谢稚柳老师写了序言。中文系蒋孔阳教授、朱立元老师对书法美学部分进行了审阅。


1983年12月底,复旦分校领导按照承诺,依依不舍地把他作为复旦大学的“自费公派生”送出了国;祝敏申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分校负笈澳大利亚。途径香港时,他不忘牵线建立了香港中文大学和复旦分校之间两个中文系的合作交流关系。


图片


1985年,《大学书法》正式出版发行。主编祝敏申,当时只是复旦大学分校中文系的一名青年助教。这种情况,在复旦史上也不多见。这部教材,后来畅销了几十万册。22年后的2007年,祝敏申在悉尼赞助“中国书法环球行——走进澳洲”活动中,接待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代表团。他们告诉祝敏申,好些人当年读过《大学书法》,只是不知这位主编为何后来在中国书坛上长期不见踪影。


身在澳洲,心系复旦。祝敏申想,一是自己要争气,在世界各地的复旦校友得到当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就是为母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加了分;二是离母校越远,应与身边的校友越近。为澳洲的校友活动出力。


2001年2月28日,150余位校友,祝敏申在澳洲悉尼和王卫平副校长等母校老师一道,见证复旦大学澳洲校友会成立。在会上,祝敏申献上了自己书写的一首诗,以聊表对复旦的感情:


梦系邯郸杏树春,光华日月育精神;

虽处海角天涯外,永记身为复旦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