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EMBA教育协会理事会&复旦大学EMBA教育专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2023-09-21|院系校友组织新闻
图片


为了推动复旦EMBA教育协会的发展,增进同学间交流互动,复旦大学EMBA教育协会(以下简称教协)于9月15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李达三楼召开了理事会会议。








教协首先回顾了过去的工作情况,并审阅了会员招募、会费使用以及活动组织多项事宜。随后,理事们就教协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理事们一致同意,教协应继续“坚守教育行业专业性、兼顾服务非专业会员”,为复旦EMBA同学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在接下来的复旦大学EMBA教育专题研讨会上,大家围绕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深入交流,建言献策。


图片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复旦教育论坛》副主编陆一教授进行了主题为《天赋、教育与国家:美国英才教育正当性争议》的分享。


陆一教授探讨了教育选拔系统构建与美国英才教育的关系,强调了英才教育的多元性,同时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哲学角度分析了美国英才教育的正当性问题,涉及到才能定义与选拔、教育资源投入与收益、受教育意愿以及个人天赋的公益化等方面。同时指出美国英才教育的整体倾向和私事化趋势。最后陆教授提出另一条发展英才教育的可能道路,即“由国家主导、社会和私人力量参与“的英才选育模式。认为在这样的体系中既需要思考如何构建强大高效的教育选拔系统,也需要充分考虑来自美国经验的警醒,举国的英才教育体系不是一种单纯的主义,而是能容纳不同主义优长的综合体系。


图片


在研讨环节,参会校友各抒己见。毛伟东、许树群、廖承运校友认为,成人教育潜藏机遇。吕正军校友提出,人口红利逐年递减,意味着生源逐年递减,民办教育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利用自身资源转型教育服务提供商,与政府合作进行校园管理。谢昊、贡明、张莉、黄铁琦、张惠美、黄丹校友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们认为,公办学校依然是教育主体,民办学校是有力补充,鼓励民办学校在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占德厚校友分析了教育新政下转型思路,一要摆脱路径依赖,二是核心能力要转型到政策支持的领域,三要乐观看待宏观政策。彭家辉校友为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他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例,建议教育企业开发新业务。姚筱薇校友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留学生的海外学习生活适应性不足,存在继续服务的需求。复旦EMBA教育协会陈晓韵会长表示,教育机构应坚持教育者初心,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并树立政府认可的典范形象,积极参与教育政策的研究并提出有效意见。


最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友中心段邵斌主任进行了简单总结。他认为,政策变化带来的教育领域波动是暂时的,大家既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复旦大学EMBA教育专题研讨会圆满结束。


来源:公众号 复旦管院校友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