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级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张林:逐梦科研路,初心引未来

2025-03-19|校友走访


18级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张林:逐梦科研路,初心引未来

文章来源:2025年寒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022级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李恒宇


张林: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年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2018级卫生毒理学博士。

 “
科研之路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是不断追寻兴趣与自我价值的过程。对于张林来说,这正是她学术成长的真实写照。从最初通过广泛的医科知识学习打下基础,到逐步聚焦于当下的研究领域,她始终秉持着兴趣驱动和理性选择,在科研道路上坚定前行。


学术之路:从兴趣启航到方向聚焦


任何事情的做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张林的学术道路同样如此,她的方向并非一开始就清晰明朗,而是在求学过程中不断探索、调整,在兴趣与实践的交汇中逐步明确的。


 “
学习了预防医学,尤其是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流行病学等课程后,我意识到环境和职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其实无处不在。本科阶段,在学习了公共卫生相关课程后,张林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环境。自己与家人生活工作场所中长期接触的噪声和空气污染,这些曾经习以为常的现象,如今在她眼中有了新的意义——它们不仅关乎职业习惯,也涉及健康风险。环境因素对健康的深远影响,引发了她对这一领域的兴趣。


带着这样的思考,她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希望进一步探索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然而,在研究方向的双向选择中,张林接触到了一位从事毒理学研究的导师。毒理学兼具实验室研究和应用价值,也符合她偏好实验研究的性格特点。在深入了解后,她决定进入毒理学领域,并系统学习相关研究方法。而在博士阶段,机缘巧合下,她的研究由职业卫生进一步延伸至环境卫生,这一调整与她本科时期的兴趣点再次产生交集,也使她的研究方向更加完整。博士后阶段,她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开展儿童及孕产妇环境健康研究。这一选择不仅基于学术兴趣,也与她的个人生活阶段息息相关。作为一名青年学者,在步入婚育阶段后,她开始更加关注育龄女性及儿童的健康问题。


从医科基础学习到环境卫生领域深研,从毒理基础研究到环境暴露研究,伴随初心,结合兴趣,张林的科研道路不断深入,逐渐清晰成型。


坚定前行:科研中的选择与坚持


科研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博士毕业前夕,张林曾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继续博士后研究,还是直接就业?


这一时期,她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在疫情封控期间,实验无法进行,导致毕业论文撰写时间极度紧张。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她曾一度犹豫是否要继续从事学术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与周志俊老师的一次对话对她影响深远。当下最重要的是把当前的任务做好,未来的选择还有很多机会。周老师建议她专注于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先完成博士论文,而职业选择可以稍作延迟。同时,她提醒她,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是愿意继续科研,还是更倾向于直接就业?这番话让张林意识到,与其焦虑未来,不如专注于眼前,把当下的研究做到最好。


博士论文最终顺利完成,而她也在这一过程中愈发坚定了自己的科研道路。硕士阶段培养了科研思维,博士阶段建立了系统的科研逻辑,我相信自己在科研上仍有潜力可以继续探索。此外,她在复旦求学的经历也让她深刻认识到科研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实验方法的优化、数据分析的讨论、论文写作的修改——这些都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团队的力量至关重要。


正是这种对科研的坚持和对团队合作的认可,让她最终选择了继续博士后研究,踏上更深入的学术探索之路。


持续探索:从学术研究到社会责任


如今,张林在环境卫生与妇幼健康领域持续探索,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她聚焦于环境重金属暴露对母婴健康的长期影响,致力于探索儿童早期健康与环境暴露的交互作用机制。


作为青年教师,她无疑面临着科研、教学和个人生活的多重挑战。对于如何平衡这个问题,她坦言,真正的平衡很难做到,但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提高效率,以更有序的方式协调各方面的需求。在日常工作中,她倾向于制定短期计划,每周列出需要完成的事项,并尽量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减少对私人时间的侵占。通常,她的工作时间是上午8-9点到晚上7-8点,尽量在下班后投入家庭生活。当然,突发的科研任务或项目申请也会经常占用个人时间,但她会在后续的时间里进行调整,确保工作与生活保持一定的协调。与此同时,家庭的支持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先生在思维上的启发,还是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帮助,都让她能更专注于学术事业。


谈及未来,张林依然充满期待。科研是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服务社会,推动公共卫生政策的科学化发展。她希望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为环境卫生政策和妇幼健康保护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跨学科合作的机会,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



校友寄语
科研的道路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本科阶段的课程可能有时会让人觉得用不上,但当你真正开始科研时,就会发现,很多知识都能提供思路和方向。因此,对于有从事学术工作兴趣的同学,希望大家重视专业基础,多参与科研项目,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此外,科研不仅是个人的探索,更是团队的协作。多与导师、同学交流,拓宽视野、提升沟通能力,让科研成为成长的助力。愿你们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往直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