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级国务学院博士季宇:国务学子的成长之路

2025-03-19|校友走访


08级国务学院博士季宇:国务学子的成长之路

文章来源:2025年寒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024级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高严清淳


季宇,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于复旦科技园进修学院/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国家自贸区(云南)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


(一)求学经历:从长安到复旦的学术旅程

季博士本科毕业于西安的长安大学,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期间,他便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在学术上继续深造。2008年,他考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攻读政治学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他选择复旦,一方面是因为本科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则是被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复旦大学强大的文科实力所吸引。复旦的政治学在全国名列前茅,尤其是邱柏生老师和张建新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让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复旦大学。硕士毕业后,学长留在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作,但随着网络教育学院的取消,他又回到复旦大学公共管理系,师从唐亚林老师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底博士毕业后,他先在一家教育机构担任合伙人,随后进入复旦科技园进修学院工作,一直到现在。


(二)复旦时光:难忘的课程与学术成长

在复旦的求学经历中,学长印象最深刻的是陈周旺老师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课程。这门课难度极高,不仅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经典著作,还需要撰写汇报并进行课堂展示。学长回忆,由于本科基础不够扎实,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大困难。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任务,他曾向一位师兄借阅笔记。有一次,陈周旺老师在课堂上指出他的汇报内容似曾相识,学长后来坦白了自己使用师兄笔记的事实。这一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性,也让他更加珍惜在复旦的学习机会。学长表示,国务学院的老师们都非常优秀,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更在生活中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些经历不仅奠定了他扎实的学术基础,也为他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工作历程:从高校到进修学院的转型

学长目前所在的复旦科技园进修学院和复旦科技园发展研究院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进修学院主要负责非学历培训,对象包括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公务员、国企党校人员和高校管理者等。学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时任副校长的杨玉良院士提出的初衷,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和党政领导干部。而发展研究院则主要负责课题咨询,涉及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项目落地等工作。在工作中,学长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学院的战略转型。随着一些规定的实施,政府培训经费被压缩,业务量也有所减少。因此,学院需要在传统的政府领导干部培训之外,探索新的项目和课程,更好地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优势。学长认为,这是学院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职业与专业:从学术到实践的关联

学长认为,文科专业的学习为他提供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学长强调,文科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种能力不仅适用于学术研究,也适用于各种职业领域。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学长认为,不同类型的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各有不同。体制内的单位,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更看重踏实工作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而民营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则更关注毕业生的实习经历和项目经验。学长建议,毕业生在求职时应根据自身优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经历。


(五)生活与未来:梦想、兴趣与平衡

学长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读书之外,还酷爱打篮球。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再到工作后,他一直保持着这一爱好。学长表示,篮球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团队合作和拼搏精神的体现。在平衡工作与生活方面,学长认为,这取决于个人和家庭的价值观。有些人更注重工作,而有些人则更注重家庭生活。学长强调,无论哪种选择,保持健康的身体都是最重要的,因为健康是高效工作和高质量生活的基础。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因素。


学长还分享了他对梦想的看法。他认为,国务学院的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生活,照顾好家人和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身边的人,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对于学弟学妹,学长建议大家沉下心来,享受大学生活,因为未来的世界会更加复杂和浮躁。


最后,学长表达了对母校复旦大学的深厚感情。他用“复旦我爱你”这句最真挚的话语,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和祝福,并表示一定会参加母校120周年的校庆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