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复旦大学云南校友读书会挂牌仪在昆明市翠湖宾馆翠真荟举行。本次活动以《当放弃了方向盘,我们失去了什么?》一书为引,邀请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袁长庚深度解读,并举行“复旦大学云南校友读书会”揭牌仪式,复旦大学云南校友组织负责人罗美娟、02级校友薛凌云(贝真投资管理董事)等30余位校友、嘉宾齐聚一堂,共赴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
揭牌启新篇:以书为媒,凝聚校友力量
活动伊始,复旦大学云南校友组织负责人罗美娟女士为“复旦大学云南校友读书会”揭牌并致辞。她指出,读书会的成立旨在为云南校友搭建深度交流、终身学习的平台,期待通过定期活动“以书会友、以思启智”,传承复旦人文精神,助力校友共同成长。02级校友薛凌云作为翠真荟代表,表示愿意与在滇的各行各业努力奋斗复旦校友们一道,秉承复旦精神,为云南发展做出贡献,本次落地在翠真荟落地复旦大学云南校友读书会,未来将作为云南校友读书根据地,持续开展读书会活动,对全体复旦校友开放,欢迎各位校友常回“家”看看。
云南校友会负责人罗美娟为读书会进行挂牌,02级校友薛凌云作为翠真荟代表接受牌匾
2015级公卫校友高煜东主持本次活动,并表示希望能与各位校友鼎力合作,汇聚在滇的复旦校友的力量,努力建设好在云南设立读书会据点,为复旦校友读书分享/思想碰撞的,为在滇校友持续提供活动平台。
主持人高煜东校友
主题分享:技术狂飙中,谁在掌控“方向盘”?
作为首期分享嘉宾,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袁长庚以幽默犀利的语言,带领校友走进马修·克劳福德的哲思世界。他从书中“工具理性侵蚀人类主体性”的核心命题出发,结合自动驾驶、算法推荐、社交媒体依赖等现实案例,剖析技术便利背后个体能动性消弭的隐忧。袁老师强调:“方向盘不仅是操控工具,更是人与世界建立‘真实触感’的隐喻。当技术代劳一切选择,我们失去的或许是犯错的权利、实践的智慧,乃至定义自我意义的自由。”
分享嘉宾袁长庚教授
分享中,袁长庚还延伸探讨了其在技术社会学领域的深耕成果,引用《技术与社会:理解技术变迁的社会学视角》专著中的观点,呼吁在“效率至上”的时代重拾“工匠精神”,通过主动参与和反思性实践,重建人与技术的共生关系。深入浅出的解读引发校友共鸣,现场思维火花频频迸发。
互动交锋:从书页到现实的思想碰撞
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校友们围绕“技术依赖与职场焦虑”“算法茧房与信息自主权”“教育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等话题展开热议。一位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校友坦言:“技术本应服务于人,但如今我们却常被数据‘绑架’。”另一位校友以自己的孩子作为案例分享:“让孩子在‘试错’中找回‘方向盘’,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原定1小时的讨论延长至90分钟,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以书会友:茶香伴哲思,共话复旦情
活动特别设置茶歇环节,校友们品茗畅谈,既有对分享内容的延展探讨,亦回溯校园往事、共叙行业见解。适逢母校120周年校庆,校友们也积极利用相关物料,用照片、视频的方式为母校送去了祝福。
展望未来:深耕文化品牌,共筑精神家园
活动尾声,校友代表表示下一期主题将参考本次活动反馈投票情况,适时举办。此次活动,拉近了大家的感情。愿这片精神园地,既能安放我们对知识的敬畏,也能滋养直面变革的勇气,未来,这颗播撒于春城的文化种子,将在更多复旦人的耕耘下,生长为联结智慧、温度和力量的参天大树。
供稿:云南校友 高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