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名片
王昕
上海瑞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瑞壹投资自2016年成立至今,深耕中国文化产业,倡导“文化+”策略,通过文创与科创的有机融合,以“文化+新场景”、“文化+新技术”作为双引擎,专注于私募股权投资,立足上海,布局全国。
资本与文化的融合,看似明亮,但从何处切入助力企业发展并产生收益回报,有其独特而不简单的运营逻辑。“文化”和“投资”的融合问题,从王昕和瑞壹的发展道路上,也许可以找到答案:始终务实,始终好奇,保持情怀,保持热爱。
01
情怀溯源:复旦中文系时光
王昕对文化的认识、尊敬和推崇,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闪耀魅力的中文系课堂,成长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沃土。
90级复旦学生从军训开始就显得“与众不同”。王昕和同学一起在南昌陆军学院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军政训练,1991年正式回到中文系学习。2005年至2007年,王昕在职期间重返复旦,在管理学院获得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提起复旦时光,王昕最难忘的是那些浓墨重彩在中文系的日子。当时无论是中文系,还是整个学校的氛围都比较宽松,王昕认为这样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学习——无拘无束地读书,尽可能地接触喜欢的课程和人。他很清楚地记得骆玉明老师课后常来找同学们下棋。上课和下棋,对于骆老师来说,都是很自然的东西。王昕对这份从容着迷,老师淡定和风度的背后,有深厚学问的支撑,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多年职场生涯,回首校园往事,王昕对“自由而无用”和“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有这样的理解——复旦的“自由”与“无用”,不是漫无边际和目的的任性,而是建立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基础上的自由和无用,自由基于精神自在,无用亦能创造有用。他特别提到陈尚君老师,陈老师的学问是他敬仰的到达自由的一个境界。古代文学史课上,陈老师侃侃而谈,古籍经典信手拈来,边背边写。这一切,都建立在他深厚的学术底蕴上。这些老师对王昕的职业发展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要做好一件事情,自己一定要有足够的积累和沉淀,才能游刃有余。
八、九十年代的复旦校园就像一个传说,在后来无数师生的口头心里被酝酿得越来越香醇。对“理想”的定义,九十年代与八十年代又有所不同。王昕回忆,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关键过渡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以后,中国社会变得活跃不少,校园外的各种新事物、新讯息传到学校里面。对比八十年代,学生们不满足于封闭的校园生活和课堂学习,对参与校内外社会活动表现出热烈的兴趣。中文系尤其活跃,学校各大社团都能看见中文系学生的身影。王昕的同学们是复旦诗社、复旦剧社的骨干,自己则当了两年复旦影评协会的会长。当了解到现在不少学生希望延续九十年代大学生活氛围时,王昕的观点是,每一代有每一代的荣光,有各自值得去学习借鉴的地方。传承不一定是将一件东西恢复成以前的模样,顺时顺势发挥创造和学习的能力,活在当下,做好今日,也是传承。
02
情怀未改:从传媒到金融
本科就读期间,王昕曾在上海电台做兼职诗歌编辑。他喜欢文艺,特别是音乐,关于未来,他想得不远,当时只希望毕业以后从事一份跟音乐有关的工作。
1995年毕业后,王昕进入《青年报》工作,原因很简单,他的岗位是音乐条线记者。2001年王昕就职新闻报社,逐步从采编工作转入管理岗位,后来担任总编助理协助总编管理两家报纸,同时运营报社新成立的文化公司,身为复旦前辈的总编推荐他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他回到复旦再续前缘。2015年,上海报业集团与上海实业集团作为基石股东,发起成立瑞力文化教育产业基金,王昕离开体制,应聘担任瑞力文化教育产业基金的管理人--瑞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瑞壹的成立,得益于2014至2017这几年间中国股权投资包括文化投资蓬勃发展的时代氛围。拥有丰富文化传媒产业资源、作为国内最大传媒集团之一的上海报业希望在文化产业方面有更大作为,通过融投资途径夯实扩大自己的产业布局,基石股东发起同时,上汽集团、华丽家族、光线影业、新华传媒等陆续加入投资人行列,瑞壹在成立之初,专注于文化产业的投资,先后投资博纳影业、CMCLive华人文化演艺、耀客传媒、华图教育等中国文化行业的头部企业。瑞壹的建立,是王昕的又一次转型,从媒体采编,到文化企业管理,再到文化投资人的角色,他换了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
回顾瑞壹走过的六年,王昕坦言走得并非一路平坦。中国文化产业投资的发展在2016年达到一个高潮,此后由于国家金融政策调整、行业规范等多方面原因,进入到正常波动的下行阶段。瑞壹投资的前六年,在下行阶段中,不放弃,不抛弃,有舍有得,逐渐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于今年这个极不平凡的时间,完成基金二期的募资工作,除上报和上实两家基石股东继续加持,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和投资等国家队和上海本地知名国资机构加入到基金新投资人的行列,基金一期的博纳影业也成功获得证监会准予批复,成功上市,在艰难时刻为中国电影带来新希望。
国家倡导“产融结合、脱虚向实”,金融必须为产业服务,用金融支持实业的发展,王昕用十二个字概括瑞壹的投资策略——文化引领、科技驱动、国产替代。从他举的两个投资案例,可得以印证。
一个是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多年来始终专心致志于文化遗产抢救性修缮和预防性保护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与江西庐山、湖南张谷英村、广州永庆坊街区、上海杨浦滨江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区域和地标的合作,成为全国建筑文物修缮保护的龙头企业。另一个是诞生于上海的国产巧克力品牌——“每日黑巧”。采用南美洲和非洲优质原材料和瑞士生产技术,打通国际供应链,打破国际巨头的行业垄断,与国际一线巧克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展开良性竞争,加速巧克力国产替代,打造全球视野的中国品牌。
一些新兴的文化赛道也是瑞壹的关注对象。2020年剧本杀在中国崛起,成为年轻群体一个比较广泛的娱乐方式。剧本杀打破了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固有看法,这种“打破”同时说明剧本杀本身具有多面性、多种发展可能。由于缺乏规范和引导,剧本杀在进入市场的前两年经历了一轮野蛮生长,出现一些问题。王昕认为,剧本杀作为年轻的娱乐文化消费,需要引导,但不能一刀切,政府管理部门,投资人,行业从业人员,三者有机结合,完全可以将这一新生事物纳入良性发展轨道。上海是中国首个对剧本杀制定规范管理规定的城市。瑞壹投资了国内最主要的剧本杀发行平台—探案笔记,并与澎拜新闻联动,推动这一项目和剧本杀赛道的健康发展。
03
情怀以外:“务实”跟“好奇”的结合
王昕认为自己有着金牛座的典型特征——务实。自己做过的采编、管理运营,金融投资,无一不需要务实,这样才能做好工作,也最终能为社会、他人和自己创造价值。另外,他又觉得自己永远保持着好奇。凡事有好奇,做起来就容易产生乐趣。王昕觉得,如果不是对金融有好奇心,也许会觉得这份工作枯燥无比,那些数字报表,对他而言,研读其中自有乐趣与奥妙。工作中不时接触到有关合成生物学、芯片制造等项目,自己都会很好奇地去学习,不一定完全掌握,但一定要去了解。好奇心是可以培养的,在一个迭代更新如此迅速的时代,保持好奇心,能使自己向前走,不落后。
务实跟好奇在王昕身上的统一,通过他给复旦学弟学妹的寄语可见一斑。他认为,作为学生,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好好学习。学校外的世界很精彩,同时也充满残酷和无奈,学校对学生的保护是很好的,学生大可利用这一条件扎实学好文化、本领。在此基础上,多去好奇多去尝试,把爱好与自己的未来规划结合,做喜欢的事,让喜欢的事有价值,保持最初的情怀,保持一生的热爱。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 肖淑芳
文章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