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深圳联络处举办2025年春季校友活动

2025-03-31|院系校友组织新闻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3月22日,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深圳联络处举办2025年春季校友活动。本次活动获得招商银行养老金融部和私人银行中心的热情支持,由校友刘宗华博士做“人口老龄化”主题分享,祁彬秘书长做主持并回顾联络处十周年发展历程。

 

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校友们在招行员工的热情接待下,参观了格调清雅且具古典韵味的私行中心。从入门壁画、艺术长廊到《周易》哲学会客厅,每一处精心设计都带来了艺术与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润物细无声般地向参访校友们传递着财富传承、家业长青的价值理念。

 


品味美学,感悟传承。恰逢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成立10周年,本次活动特意准备了10周年环节,一起回看校友会成立10周年的宣传片和10年内深圳校友们相聚相助的精彩剪影,唤起昔日欢声笑语的记忆。“四十而砺、十年星聚”,深圳作为第一批响应学院号召而成立的联络处,在各位来深发展的校友的薪火相传中携手共进10个年头。从2015年创立至今,联络处积极邀请各位学术界、投资界杰出校友进行生动的主题分享,创办了校友见面会、校友沙龙、博学大讲堂等多项品牌活动。在各届主任和秘书长的用心组织下,深圳联络处获得学院颁发的“10周年优秀联络处”和“2024年优秀联络处”的荣誉。继往开来,深圳联络处将继续紧密团结在深校友,关注在深校友发展,携手共进下一个10年。

 

 

进入本次活动主题,人口老龄化是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也是关乎每个个体自身的重要生命课题。刘宗华校友是复旦经济学博士,现任招商银行养老金金融部副总经理,曾任招商银行培训中心副主任、温州分行副行长等职务,对老龄化问题既有深度的学术思考,也有与时俱进的金融实践。

基于招商银行养老金融部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长期跟踪研究,刘博士展示了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图表,生动清晰地分析中国老龄化的成因、特征、挑战与应对。中国老龄化由低生育率主导。由于总和生育率持续低迷,叠加预期寿命延长,导致人口结构加速失衡地向“少子型老龄化”结构演变,并呈现“未富先老”特征。老龄化带来了劳动力减少、社保压力增大的问题,但同时也催生了养老金融需求。不仅如此,养老金融需求也已经从基础储蓄转向了财富管理、医疗保障和便捷支付,未来需要进一步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适老化改造来加以满足。国家的养老三支柱体系为基本养老、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其中企业年金具有关键作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商业银行需加强数字化能力和风险管理,利用前沿科技开发智能养老金融产品,推动年金资产长期稳健增长。刘博士近期还正好从日本参访学习归来,通过研究日本老龄化趋势,他总结了日本的政策应对(如延迟退休、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养老支持等)及对中国的启示,并强调耐心资本和长期投资的重要性。

 

 

刘博士的分享最后有句标语令人向往:“一起让养老更美好”。为此,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应提前做好规划布局。那么如何化解老龄化问题、让养老更美好,参会校友对此话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参会校友来自老、中、青各个年龄段,基于自身经历、职业发展、代际思想差异和中西方文化教育差异,纷纷提出精彩的观点,观念相互碰撞,让“老龄化”这个话题更加立体生动。有观点认为要重建中华民族优秀的家庭家风文化,有观点认为关键在于国家和社会机构要解决优育问题。有观点关注到老年人就业与劳动力短缺之间的矛盾,有观点提出政策的导向性,还有观点提出长寿时代与银发经济的机遇。除此之外,还有年轻校友们以及来自数学学院、教育学院校友们带来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学科背景下的不同见解。应对个人老去、父母老去,提前做好知识储备和认知升级,相信我们都能更加从容。

 

 

“联谊、互助、责任、发展、荣耀”,是校友会及联络处成立的初心。10年砥砺前行,站在崭新起点,我们将继续汇聚校友力量,尽责联络处工作,服务于来深发展、来深交流的校友们。

从拥抱全球化到应对逆全球化、从经济迅速腾飞到转向高质量发展、从技术引进与模仿到技术创新与引领、从解放思想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从经济特区到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10年来每一场活动所探讨的主题,无不体现着经院人始终与时代同频的进取,以及始终保持着对国际关系、国家建设、区域发展的热切关注。深圳联络处将继续用心策划活动,紧跟时代变革,关注跨学科交流与思维碰撞,文理融通,与时俱进。


 

来源: 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