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苏州,春风拂面,樱花盛放。3月27日下午,复旦经院苏州校友联络处第十六期专题分享会在校友们久别重逢的寒暄中拉开帷幕,本次分享会很荣幸到蒋舒和杜晓堂两位校友带来精彩的分享。活动现场,来自医疗、投资界、创业者等领域的校友们及专家以“控费革命”与“技术破局”为主线,展开了一场横跨产学研的深度对话。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苏州校友联络处负责人江赛热情致辞,并介绍了复旦经院本月中旬在上海成功举办的“四十而励,十年星聚”全球校友会2025年年会暨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成立10周年论坛的活动情况,苏州联络处在活动上荣获“十周年优秀地方联络处”和“2024年度优秀地方联络处”。
▲苏州联络处荣获“十周年优秀地方联络处”和“2024年度优秀地方联络处”
江赛校友表示两项荣誉承载着期许与使命,苏州联络处将继续服务团结好苏州校友,策划更多具有特色的校友活动。与此同时,他也传达了学院以及院领导在年会上对各地校友的祝福和寄语。
▲苏州联络处负责人:江赛
随后分享会环节正式开始,江赛校友介绍此次特邀嘉宾——深耕医疗健康领域的蒋舒博士与产业投资界资深专家杜晓堂博士,他表示,希望这场跨界对话能为校友们带来启发。
▲嘉宾:蒋 舒
复旦大学保险创新研究院兼职研究学者
复旦大学保险系本科
巴黎十一大健康经济学博士
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资深研究者,蒋舒博士的分享聚焦医疗控费这一全球难题,系统介绍了不同国家医疗支付模式的演变逻辑。她指出,从按次付费、按人头付费到总额预算,各类模式均存在效率与公平的博弈,而当前国际主流的疾病分组付费机制虽通过标准化流程降低了过度医疗风险,但复杂的分类规则仍然存在漏洞。
针对这一困局,蒋舒博士重点分析了“凯撒模式”的实践价值,并通过案例介绍该模式通过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的深度绑定,构建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体系,既约束过度医疗行为,又通过集中议价降低服务成本。她强调,这种支付方与服务方的深度协同,正在国内门诊、特药等细分领域探索落地。
对于未来,蒋博士表示期待,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或将进一步推动诊疗行为的透明化。例如,智能算法可通过分析海量数据识别异常医疗行为,辅助监管效率提升;影像诊断系统则能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从源头缓解资源错配压力。
▲嘉宾:杜晓堂
新加坡精技集团执行董事兼副CEO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
紧随其后,杜晓堂博士聚焦硬科技投资领域,分享了近年一级市场的挑战与策略。杜晓堂校友目前还担任复旦经院新加坡校友联络处主任。在杜博士的专业领域中,他管理的天使基金在半导体及高端装备赛道持续布局,目前投资回报率在募资与退出压力加大的环境下保持稳健。 杜晓堂指出,硬科技投资需聚焦技术本质,避免盲目追逐热点。他以某国产芯片企业为例,解析技术自主性与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强调“解决产业实际痛点”是长期价值的核心。
▲校友讨论环节
交流环节中,多位校友结合自身领域展开讨论。医疗从业者关注AI技术在基层医院的落地难点,提出数据互通与标准化仍是关键瓶颈;金融行业校友则探讨保险产品如何与凯撒模式深度结合;一位科技公司创始人分享了智能硬件在养老监护中的应用案例,认为“适老化创新”或将成为银发经济的突破口。现场还有健康食品领域的创业校友展示了其团队研发的植物蛋白主食产品,就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发表相关见解。
▲苏州联络处为嘉宾颁发纪念品
苏州联络处负责人江赛在总结中感慨,这场跨界对话不仅展现了嘉宾和各行各业校友们的专业深度,更凝聚着对行业未来的共同期待。夕阳西下,活动步入尾声。江赛代表苏州校友联络处向蒋舒、杜晓堂两位嘉宾赠送刻有复旦标志的纪念品,本次活动苏州联络处还给每位校友分发了学院第16期《仙舟客》期刊,带着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夕阳余晖下,现场最后校友们一起合影留念。
来源: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