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校友会举办怀柔捡板栗活动

2022-10-19|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七月杨桃八月楂,秋天板栗笑哈哈。每到国庆假期,校友们都会体验一场捡板栗的丰收盛宴。听说怀柔区九渡河镇黄坎村板栗园开放了,10月2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84届药学系巢志茂教授带队,20余位校友及家属相约着去捡板栗。


图片


上午九点半,大家驱车在黄坎村村委会前小广场集合,然后沿山路进山,天空飘来了毛毛细雨,给山涧蒙上了一层朦胧美。在进山路上就能看到村民和游客拿着大大小小的袋子忙碌着捡板栗。安全行驶了40多分钟后,我们到达了大山深处,此时雨也停了。


+

+

捡板栗喽!

图片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整片整片高大又茂密的栗子树,绿中带黄、类似小刺猬的板栗毛球,向我们咧嘴笑着。栗农们在收获后遗漏的板栗,给北京市民增加了一个多彩的户外采摘活动。板栗高热量,低脂肪,高蛋白质,不含胆固醇,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用作菜品、糕点、罐头,还可以炒着吃,烧着吃,营养丰富。《本草纲目》记载“栗,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尤其是怀柔板栗,因个大味甜好吃,深受人们的喜欢,是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怀柔板栗制作的糖炒栗子,栗子面窝头,是著名的北京小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由活动前,巢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山里的物产丰富,有栗子、红枣、荠菜、蘑菇、梨子、野葱可以采,还叮嘱要照顾好老人和小孩。在拍完集体照后,大家选择跟着巢教授一起行动。一低头,地上有散落的零星成熟板栗,也有张开口子、包裹在刺球里面的双胞胎、三胞胎栗子。捡的时候,要特别当心,一不小心,手指可能就被刺扎伤。捡到板栗毛球后,听从巢教授的建议,一只脚将毛球踩牢,用手中的棍子用力戳,戳开一个小口,里面红红的栗子露了出来,再用脚一碾,两三个栗子就滚出来了,再一粒一粒地将它们捡到布袋里。


+

+

图片
图片


沿着一排栗子树或者一道坡走啊走,时而驻足,时而迈步,小树叶、小树枝底下,或者小石头底下,总会看见寻找的惊喜。有时看见一个鲜红的,有时是暗红的,有时是深红或者黑红的。鲜红的是刚刚从树上掉落的,过一会,就会变成暗红。捡到一个小的,乐在心中,捡到一个大的,如获至宝。大小都是板栗,都是大自然的恩赐。


大家捡板栗的神器各种各样,有拄着登山杖的,时不时拍打树上没掉落的板栗毛球;有的戴着手套,手拿夹子或剪子,方便弄开没开口的带刺的毛球。大家戴着帽子,裹紧外套,提着布袋,全副武装,一是为了避除树底下蜘蛛网的缠绕,二是当心碰着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捡板栗,不能见异思迁,不能急于求成。毕竟,这是户主打完板栗后我们来捡,捡多捡少都是收获,都是快乐的心境。其实,上班族在乡间树林中找寻板栗,是在寻找一种放松心情解除工作压力的方法。捡板栗,捡的是一份心情,一份满足。


野菜也是大自然美妙的馈赠,校友们带孩子挖野菜不仅仅能登山赏秋,还能和孩子互动,教孩子认识各种野菜,增长见识。在清新的雨后和孩子一起嬉戏玩乐,共同度过这美好的亲子时光。野菜经风雨,沐霜雪,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除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有着很高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荠菜清肝明目,被誉为“灵丹草”。


图片


一天下来虽然累得够呛,但也收获满满,下午三点半,大家拎着满满的袋子返回停车处集合,完美的一天到此结束。巢教授再三强调,大家下山时记得带走自己的垃圾,如饮料水瓶,食品包装袋等,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当天晚上,贴心的巢教授还在群里发了板栗的多种食用及储存方法,校友们也踊跃分享做成美味佳肴的野葱和荠菜!大家对此次活动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期待下次的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

 收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公众号 复旦北京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