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三位复旦上医人荣获第二十五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2025-04-30|校友喜讯

图片


近日,第二十五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正式揭晓。该奖项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捐资,与中国医药卫生界于1994年联合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工作者。本届共14位中国医药卫生领域的优秀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包括三位复旦人,在此向他们表示祝贺!




基础医学领域

图片

王红艳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王红艳教授是国内医学遗传学领军人物,专注于重大出生缺陷研究。她率先通过稀有突变揭示神经管畸形的遗传病因,解释13.5%病例,验证“疾病阈值”假说。近年聚焦非编码区,发现致先天性心脏病的miRNA及其作用机制。她引入小鼠造模新技术,加速致病基因鉴定,证实叶酸代谢基因突变增加先天性心脏病风险。其研究发现父系叶酸缺乏同样致子代缺陷,提出甲酸盐替代叶酸的防控策略,推动我国出生缺陷研究跻身国际前沿,成果具重要转化价值。



临床医学领域

图片

孙晓东教授

医学系校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孙晓东教授致力于眼底病临床诊治研究,在老年性黄斑变性 (AMD)诊治及遗传性眼病药物研发上取得突破:2007年率先在中国开展抗VEGF治疗AMD及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基因治疗。在Nature Medicine、Cell、Lancet等 SCI期刊发表论文116篇,制定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3项科技奖励。创建AMD抗VEGF治疗临床研究评价标准及平台,研发全球首款抗补体双抗新药。建立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诊疗及基因检测体系,牵头制定4项中国专家共识。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完成6项成果转化。2021年完成中国首例遗传性眼病LCA及AMD基因治疗。“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承担国家“863”、“973”、“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及国自然重点项目等。



药学领域

图片

李智平教授

药学院校友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李智平教授聚焦儿童重大疑难危重症、慢病及罕见病,致力于儿童药物精准治疗研究与转化。她牵头建立全国多中心精准药物治疗协作平台,开发APP提升个体化服务能级,为全国儿科提供床旁远程药学监护服务。开展儿童疑难疾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合我国儿童病理生理特征,提供高级别循证依据,获2021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她持续开展儿童安全用药政策与管理研究,参与中国 -WHO双年合作项目《儿童药品安全性与可及性》,承接国家卫健委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可行性分析及药品短缺对策研究项目,发挥重要行业作用。基于真实世界大数据的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方法学研究,获2018年及2020年上海药学科技奖。


图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