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法律界同学会携手创业创新俱乐部成功举办月度分享会。本次分享会邀请到上海政法学院教师、上海通佑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怡然校友,为与会校友们深入解读从公司注册、运营到投融资过程中的关键法律问题。
分享会上,王怡然聚焦初创企业三大核心阶段——企业设立、投融资运作到日常经营,系统性拆解了各环节创业者需重点把控的合规要点与风控策略。首先,王怡然对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有限公司等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的利弊进行了细致分析。她指出,现在有些创始人会选择设立的一人有限公司,虽有设立流程简便、股东责任有限、决策高效等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隐匿风险,如发生股东与公司是否存在人格混同的争议时,须由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就其财产与公司财产相互独立承担举证责任。在公司股权架构设计方面,王怡然特别指出,创业者在股权架构设计中需审慎对待“服务入股”、”技术入股”等常见表述。这些市场化约定与《公司法》第二十七条关于股东出资方式的强制性规定存在法律层面的合规差异。
此外,有限合伙企业形式是目前各创业公司搭建员工股权激励平台的主要形式,创业者可善用、用好该类架构,精简变更流程、合理降低税务负担。王怡然提醒创业者在设立创业实体时,需根据自身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条件允许可咨询律师等专业人士。在投融资解读环节,王怡然深度剖析了回购条款与对赌条款的复杂性。她指出,对赌条款本应是双方共赢的估值调整工具,但若创业者对业绩过度自信、忽视条款设计合理性,极端情况下导致公司股权失控,资金链断裂。她建议创业者在签订此类条款时,设置上限、明确触发条件,并预留充足缓冲空间。
随后,王怡然深入分析了投融资协议中常见的“拖售权”、“随售权”、“棘轮条款”的具体含义及谈判时的注意事项。此外,王怡然还提醒各位创业校友在融资时应当精准识别《刑法》中“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强化商事行为边界意识,防范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刑事法律风险。在企业的运营环节,王怡然从日常经营、税务财务、劳动及知识产权四个角度剖析创业者应重点关注的法律问题,并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分享过程中,王怡然穿插了多个真实案例来帮助与会校友理解法律知识要点、难点,如某创始人因未在投资协议中合理规划回购条款,最终无奈以高价回购股权;又如某企业因忽视竞业限制协议,核心技术骨干流向竞争对手,造成公司巨大损失。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法律风险不加控制,对创业项目带来的致命冲击,引发了与会校友们对法律风险防控的深刻思考。最后,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观众积极提问,就自身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法律困惑向王怡然请教。王怡然细致地逐一解答,并提供了诸多实用建议与解决方案。
本次分享会吸引了众多创业校友的积极参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创业的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有了更深入、更清晰的认识。感谢通佑律师事务所提供场地支持。
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