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香港校友联络处 2019年第十三期大家沙龙圆满举行

2019-08-07|院系校友组织新闻



8月3日周六下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香港校友联络处与上海总会联合举办了第十三期“大家沙龙”,有幸邀请到著名收藏家、文化学者冯玮瑜女士担任主讲嘉宾,与近50位听众们分享了《器纳千年——从皇家瓷器的拍卖市场看文化和财富的传承》的专题演讲。艺术评论者傅译文女士特邀主持了本次沙龙。



当一袭青荷色的冯玮瑜老师以清新素雅的妆容出现在听众面前时,人们不由想起“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诗句。网络上对她的介绍很多——著名美女收藏家、收藏理财燃灯人、文化学者、专栏作家、广州市艺术研究院理事长、自得堂主人,著有《藏富密码》和《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收藏》等等头衔数不胜数。这位驰骋拍场的西关小姐,在过往十多年的收藏历程中,结缘纽约大都汇艺术博物馆、玫茵堂、敏求精舍、天民楼等全球知名收藏机构,成功延揽黄釉碗、菊瓣盘、金钟杯、折沿盘等“明清两朝八帝十御器”。业内人士钦佩她的素养,行外人赞叹她的成就。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滑动模块观看下一张图片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冯老师在上海总会的宴客厅里,带着听众们一同走进中国瓷器的历史,听她娓娓道来唐宋五大名窑的变迁、单色釉瓷器的极简美学和跌宕起伏的拍卖经历。


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尤以单色釉流传最为久远。单色釉瓷器,又被称为 “纯色釉”或“一色釉”,不仅颜色纯粹,造型上也讲究简洁明朗,凝聚了古人对极简美学的造诣。虽然颜色单一,单色釉瓷器烧制工艺难度却极高,窑温必须1300摄氏度以上才能烧出釉的“瓷化”质感来。而烧制过程中,温度高低的变化以及氧化的程度都会影响瓷器的成色,其对工艺的要求之高,使得流传下来的佳品大多为官窑烧制,民间流通的数量相对较少。近年来,藏界对单色釉瓷器的关注逐渐升温,在拍卖市场上频频叫出天价,2015年清乾隆茶叶末釉橄榄瓶在中国嘉德以1265万元成交,2017年清雍正粉青釉双龙盘口尊在佳士得春拍上以1.4亿港币的成交,刷新了单色釉瓷器交易的世界纪录。


冯老师偏爱单色瓷器,尤为推崇黄色釉瓷。据她讲述,因“黄”与“皇”同音,黄色釉瓷在古代是皇家才能使用的瓷器,是身份的象征,市面稀有,多数为博物馆珍藏,流通于市的屈指可数,是以品相完美、著录齐全的黄色釉瓷十分稀有珍贵,也就非常具有投资价值。她曾为了一件清康熙年间的黄釉纹梅瓶,在中秋节的晚上连吃饭都顾不上,忧心忡忡地在电话里跟纽约佳士得秋拍现场的人竞价。而当这件釉面光亮,恬淡娇嫩的明黄瓷器漂洋过海终于送到她手上时,她多日焦悬的心才得以放下。



对收藏的热爱,冯老师不止步于美的欣赏,每一次的收藏,她都要做足功课,通过各种渠道考证器物的著录,研究它的流传,追溯背后的故事。是以每一次出手,她不止是买回了一件心之向往的艺术品,也在这个过程的前后,又一次拓展了对收藏的认知。


冯老师说,收藏不仅仅是财富的传承、兴趣的探索,也是文化的承载。器不语,却用它们的尊严威美生动地传承着历史。当一件器物,吞纳了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读懂的人便会被那一段段故事的起承转合深深吸引,尔后心怀敬畏地担当那个延续故事的人。而她,就是要做那个延续故事的人。



沙龙上,主持人傅译文女士与冯老师精彩互动提问,挖出了许多独家的收藏故事。不少听众朋友也纷纷提问,了解收藏的专业知识,冯老师一一答疑解惑。活动尾声,复旦大学香港校友联络处主任董琦女士、上海总会董事陈喆烨女士与演讲嘉宾冯玮瑜女士交换了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撰稿人:经济学院香港校友联络处 景杨

摄影:经济学院香港校友联络处 孙宇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