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封信笺载师道 | 葛新立:一本书的力量可以有多重?

2019-11-09|校友走访

千封信笺载师道

字字温情话春秋


2019年11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系)迎来90周年华诞。九十载难忘岁月,复旦新闻馆弦歌不辍,薪火绵延,立德树人,作育国士,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新闻传播人才,享有“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之美誉。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该如何立德树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退休教师叶春华教授与学生的1000封余信做了最好的诠释


叶春华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任教40余年来,他既铸就了《新闻编辑》等新闻传播学科教学经典,也成为无数学子成长路上的伯乐。他与学生通信1000余封,呈现出的不仅是一位崇高无私的教师对学生对青年人始终如一的关爱教导,也是复旦大学优良师风师德的缩影,更是复旦大学百年立德树人的最好见证


岁月虽失语,书信却能言。这些泛黄的信笺,依然散发着滚烫的温度,触动着阅读者的心灵。值此初冬之际,复旦大学校友会公众号平台带您领略叶春华教授温暖人心的师德师风,一起来听一听校友们如何讲述叶春华教授“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师者大爱。


叶春华教授写给学生的书信


叶春华

曾任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


叶春华,1929 年出生,浙江黄岩人。1951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55 年毕业即留校任教,前后40 年,曾任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等职务。


1982 年以来,曾60 多次受聘担任全国好新闻评委会、上海市和浙江省等各类好新闻评委会的复评、定评委员与专家组负责人。


著作有《报纸编辑》《新闻业务基础》《新闻采写编评》《新闻业务之核———新闻分析原理与应用》等。曾被《中国新闻年鉴》列为中国新闻界名人,获得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荣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一本书的力量可以有多重?


文 / 葛新立 1995级新闻学院

▲2019年6月26日,《千封信笺载师道》首发式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隆重举行。


我记得特别清楚,2019 年 6 月 28 日是个湿漉漉的日子:一是因为天气闷热潮湿,一整天都汗津津的;二是因为感动:晚上回到家一进门就收到一本沉甸甸的书,《千封信笺载师道——叶春华与学生书信选》,张子让老师通过我的大学同班同学辗转打听到我家的地址,特意快递寄来。打开封面,扉页上写着:葛新立同学惠存,旁边有书籍编者连金禾老师和张子让老师的联合签名。翻开书,看到 20 年前我与叶春华老师的书信往来,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怀念,惶恐,惭愧,感激,万千滋味,涌上心头,如鲠在喉……学生不才,放荡形骸,蹉跎岁月,难报师恩。


书信集 16 开本,近 300 页,份量重,意义更重。正如书中后记所言,在微信盛行的当下,选编这样的书信,可能有落伍之嫌,但论其价值,实则是奢侈的珍品。试问,有几人能做到,倾其毕生心血在学生身上,积累了上千封珍贵书札;然后他的爱人和同事花了十年时间酝酿,又历时近两年编辑整理,一个个征求书信作者的授权和同意,集结成书。这份用心和情义,让我这个做学生的,既惊喜又感慨。


若不是因为这本书,我恐怕已经不记得当年在大三大实习的《经济日报》曾经提笔给叶春华老师写了一封信,分享我在实习期间的经历和收获,短短一封信,记录了一个初入报社的小小实习生从忐忑、不甘、摸索、到小有成绩、重拾自信、对未来充满期许的心路历程。更难得的是,此书还全文刊登了当年叶老师给我的回信:信中不仅有师长对学生在校期间如数家珍的评价、对优秀学生“保持独立见解”的强调和提醒,还有作为一位朋友,分享他生活中的“小确幸”——喜迁新居以及因退休不能再为同学授课的“小不舍”。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历经 20 年的时光,跃然纸上,依然滚烫。


我花了一个周末两天时间,细细品读了这本书信集,像瞬间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回到了新闻的“黄金时代”——书信往来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新闻理想的孜孜以求,对传媒事业的运筹帷幄,也有对专业技能的精雕细琢;同时又像进入了一个精神宝藏,窥探到了一位师长与众多学子的内心世界:那里有彷徨、有困惑、有怀疑、有守望、有关爱、有开导、有启示、有反思。


此书名为书信选,但如果仅仅把此书当作一位退休教授个人化的书信选集,做内部赏玩和精神抚慰之用,就太轻慢了。的确,每一封书信背后,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说着具体的事,非常个人化,着眼于微观的世界,细琐的日子,新闻岗位上一个个难题和关口;但将这些书信看作一个整体,它又是有完整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支撑、具备历史观和时代感的宏观剪影。


所谓“大道至简,大巧若拙”,这八个字,无论是用来描述叶春华老师本人,还是用来概括这本书信集,都很贴切,我想不出别的更为妥当的字眼。对于想致力于新闻传播事业的莘莘学子来说,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位从事新闻教育工作一辈子的老教授的经验之谈,学生在信中提出的问题,是所有新闻传播的学生都可能关心、困惑的问题,有代表性、典型性;而叶老师给出的“药方”又是来自于教学一线、实践一线,有指导性、针对性。其中对“新闻脑袋”的阐释、对“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分析、内容、形式与文字的辨证关系等等,到了真正的新闻岗位上,你就会发现,这些“经验之谈”是多么的宝贵,就像一个个默默闪亮的灯塔,指引着你业务精进的方向。虽说,新闻媒体生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新闻的价值内核、新闻的职业技能、新闻的业务逻辑,很多方法论层面的内容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这本书里恰恰藏着“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


对于从事大学教育的工作者来说,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建立理想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的成功样板和操作指南。叶老师一直强调,最好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这种关系,跨越了教室、大学院墙、跨越了年龄、阶层,是双向的,平等的,互为成就的。读着这本书,由不得让你去细细品味,那么多不同时代、各个年龄层的学生,为什么都会对叶老师,敞开心扉,坦露内心最真实的疑虑、渴望和思想。而叶老师,他如何在看似不经意间,与这么多学生,建立了持续、绵长而卓有成效的交流,建立了历久弥坚的师友情。他每封信所处的立场、他落笔的口吻和用词、他分享的经验、案例背后的用意、甚至他那细密工整的笔迹......无不在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示范着“师友良性关系”如何达成。善莫大焉!


这本书让我们重新找回初心,感受学生之所以为学生,老师之所以为老师的纯真时代。信以载道,就让这本书,在每一位追求新闻理想、追寻教育真谛的人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开出这个时代最美的花朵。


 组稿|复旦大学校友会

 文字|葛新立 1995级新闻学院

 编辑|邓丹

 服务校友  服务母校  服务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