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宝藏老教师”相约,打开了哪些人生超链接?

2024-02-27|复旦人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敲下回忆录的最后一个句点,一种收获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如果不是这次机会,我对这位前辈的了解也仅限于教科书上那个名字,以及院系楼道上的简介。”


“一开始我们叫她‘老师’,后来叫她‘奶奶’……”


这些鲜活诚挚的感言,来自一批复旦大学的学生。他们都参与了校内一个名为“旦星永耀——人生回忆录”的项目活动,与学校退休老教师结对访谈,倾听记录他们的经历并写成回忆录。活动进行三期以来,德高望重的“宝藏”老前辈与未脱青涩的大学生之间仿佛加了超链接,厚重人生与烂漫青春彼此照耀,有趣和温馨的故事层出不穷。


近期,该项目的第四期活动启动。同时,这项此前由校退休处和校团委合力打造、复旦大学校友基金支持的项目,又获得了一批创业校友的支持,“旦星”的光芒也辐射到了更大的范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从“为老服务”,变成明星项目


其实,“旦星永耀”的最初设想只是一项“为老服务”。据项目负责老师孙永亭介绍,2020年12月起,校退休处与校团委携手招募老教师和学生,“通过访谈对话,记录和整理我校老教师在立德树人、科研攻关、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精彩故事,为学校新征程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智力支持”。活动为期一年,一般由三四名学生结对一名老教师。


然而一期下来,师生双方都觉得受益匪浅,超过预期,意义也远不止于回忆录的集结成册。于是又有了第二期、第三期……


图片

最近一期“旦星永耀”结项会合影


八旬高龄的基础医学院教授郭慕依是参加首期活动的老教师之一。他毕生在医学院工作,编写过多部重要的病理学著作,为国内病理学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人生这么长,从来没写过什么回忆录,能写一写倒也蛮好的。”他笑得很随和,很乐意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告诉年轻人。他以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为切入点,从贫寒艰辛的求学岁月、孜孜不倦的医学钻研,一直讲到在农村劳动时“拉牛尾巴干活”、奔赴西藏援建医学院、生活中为体恤妻子而“练出了一手好厨艺”……为克服新冠疫情的影响,他和学生把见面与书面交流相结合,如期完成了人生回忆录。“这是人生的全面回忆,对我来说很珍贵。”过程中,郭慕依还体会到另一种欣慰:“和我结对的同学也很有收获,还说‘郭老师您是我们的榜样’!”


图片

郭慕依(左)在结项会上


现年91岁的中文系教授陆士清参加了第二期活动,他直言相夸:“这是很有创意的项目!”1949年10月1日入团、1950年参加工作、1955年考入复旦的他表示,自身经历曲折而丰富,“本来就想写自传,现在有机会系统地表达出来,很好!”


图片

陆士清(居中戴帽者)与学生交流


陆士清认为,撰写回忆录是对自己的一种总结,也是对校史的一种个人层面补充,同时还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意义很大。而且有些人生经验学生不一定能从任课老师那里学到,比如对“方向重于努力,关键在于选择”的理解、对“学有专攻”的心得等。为了精益求精,他住院期间依然坚持整理回忆录,更让结对学生感受到言传身教的魅力。


图片

结对学生写给陆士清的贺卡


对学生而言,除了采写本身带来的能力提升外,老教师们的知识水平、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也让他们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历史系学生蓝天结对了经济学院教授尹伯成,起初,他还因自己专业不同而有些担心,但老教授将原本艰深晦涩的经济学原理讲解得深入浅出,让他觉得很有趣,还对经济史产生了兴趣;跨专业访谈也让他从“口述历史”的角度,对自身专业内容理解更深。不但如此,尹伯成少年时代的经历也让蓝天很受震撼:“他家里穷,辍学了几次都坚持要读书,从家乡宜兴到常州上高中时坐不起车,就硬是走了90里路,怕鞋子走烂就光着脚……”他坦言,那个期末自己因考试、论文和整理访谈稿的多重压力而“有些崩溃”,但整理到这段故事时不禁动容:“尹老师这么苦都坚持下来了,我这点压力算什么?”顿时又有了坚持的动力。


图片

尹伯成(右二)与学生们手捧回忆录合影留念

左一为蓝天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醴磊已参加了第二、三期活动,如今又报名了第四期,因为他觉得活动对自己的成长成才帮助很多。他至今难忘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乔守怡的最后一次访谈:“我们小组三个人专业都不同,那次乔老师对每个人都给出了建议和指导。他作为生物学老师,口腔医学也懂,新闻传播专业也了解,还清楚国内心理学专业的最新发展状况,知识面真的很广!”访谈之余,他还担任项目管理者,协助老师管理活动进度,锻炼了更多工作能力。


图片

乔守怡(中)和醴磊(右)在结项会上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孙若诗在大四时参与了第三期活动,颇感“相见恨晚”。她结对的是学院教授何永保——学院的一位“开山鼻祖”,1958年从学校物理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75年负责筹建计算机科学系(即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前身),担任第一、二届系主任,随后担任两届系党总支书记,对学科发展有着透彻的了解。“以前对学院的历史沿革知之甚少,在活动过程中,学院筚路蓝缕的创业史逐渐在我眼前显现,这也前所未有地提升了我对学校和学院的归属感。”


事实上,有这样的机会十分幸运。第三期活动时,与陆士清同龄的何永保自言年事已高,“耳朵不大灵、走路不大灵”,本打算谢绝访谈,但“总感觉有很多‘复旦人’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很多‘复旦事’刻骨铭心、难以忘怀”,最终决定参与,很高兴将学院历史和学科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这类讲述中,学校的精神文化也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传承。


图片

何永保在回忆录上写下祝福


图片

部分已集结成册的人生回忆录



图片

02

从一份任务,变成温暖奔赴


在师与生、老与少相得益彰的互动中,还有学生与老教师结为了“忘年交”,情谊在回忆录完成后依然延续。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袁汉英在2021年底收到“旦星永耀”的邀请时,一度很犹豫。因为当时,她和她的先生——继续教育学院教授陈炳元先后动了大手术,正处于病痛的阴影中。然而当她参加了启动会议后,顾虑消融了。三位希望结对的学生为她送上画着爱心的自制贺卡,还聊了一个多小时。“我被同学们的纯真、亲切和对老人的热爱感动了”。更意外的是,她还得知其中一位结对同学也身患重疾做过手术,正在一边坚持上课、一边康复。于是在访谈中,她和这位同学彼此鼓励,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受新冠疫情影响,访谈全在线上进行,但学生们依然悉心准备、认真对话。“我发现同学们的提问非常有针对性,主持的同学尤其会抓重点,让我既能深深回味我一生学习工作当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又能感受到交流的愉悦。”更有意思的是,主持访谈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生刘惠还捕捉到了视频中她先生插话的“小彩蛋”,在一些关键时刻请她先生发言,以至于后来先生也一同成为了被访者。


在结对学生眼中,与袁汉英夫妇的交流也是一大幸事。“笑容可掬,体态端庄,这是我对袁老师的第一印象。”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生赵珊回忆了令自己感佩的细节,比如她鼓励自己做组长,还在线上对话时配上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上海医学院学生楼宇昂觉得袁汉英“全然没有教授的架子”,还经常在联络群里分享自己做的视频,或发上一句问候,“如同自己的亲人一般”。访谈完成后,学生们整理了总字数多达十八万字的两本人生回忆录,图文并茂。“这期虽已完成,但我们的故事还会继续,”袁汉英的语调里阳光满满,“现在节假日同学们还会来看望我们。”


图片

捧着回忆录,袁汉英(左一)陈炳元(右一)

笑容满面


还有更多老教师和学生们结下了“亲情”。


上海医学院教授刁承湘在上医研究生院工作20余年,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贡献良多,很有学生缘。她认为这个活动富有创新意义,“这种两代人的沟通非常好”,学生学到很多,她也从学生身上感受到青春活力,了解到年轻人对社会、对学校的思考。结对学生也很喜欢她,历史系学生廖杨记录道:“第一次去刁老师家里采访时,我们非常拘谨……但很快,刁老师及其先生的热情友好让我们放松下来,我们对她的称呼也从‘刁老师’变成了‘刁奶奶’。”最后一次访谈结束,刁承湘将学生们送到地铁站,一次次告别,亲厚之情甚至让廖杨“想起了远在家乡的外婆,不禁鼻子发酸”。访谈结束半年后,还有两位结对学生去刁承湘家中探望,与她共进晚餐。


图片

刁承湘(左二)与学生们在一起


化学系教授朱思三也在访谈之外经常关心学生,结对学生之一醴磊在考试季会收到他“祝你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微信,转专业时会得到他的建议,想家了也能去他家里坐坐。对此,醴磊感念于心,将他视作自家长辈,“疫情封控期间我们还教他在网上买菜”。


图片

朱思三(戴驼色帽子者)与学生畅谈


新闻学院教授杨建成的夫人有两次在访谈前蒸好了肉包子,学生一进门,她说:“先不忙着谈,先来吃肉包子!”学生觉得特别温馨。


图片

同学们吃着杨建成爱人(右二)蒸的肉包


图片

杨建成(右二)与学生们合影


图片

03

创业校友助力,更添价值辐射


随着“旦星永耀”项目的持续开展,一批复旦校友加入了后续支持的队伍,更增添了“旦星”的价值辐射。


早在2022年末的校友基金项目评审会上,担任评委之一的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创业创新俱乐部(下文简称“俱乐部”)负责人夏立城就觉得“这个项目很好”。当时,项目经评审获得了复旦大学校友基金2023年度的支持。考虑到好项目要长期做,后续必然还需要资金,他和俱乐部成员决定从2024年起为该项目筹集经费。他表示,俱乐部目前已有3000多名成员,包括中青年创业者、投资人、科研工作者等,既具备经济能力,也富有“为母校做点事”的情怀。“大家觉得为母校老教授们的经验传承出点力是很有意义的;而且,‘旦星永耀’项目本身和为此助力的行动也会成为校友之间的连接载体,让大家更好地聚在一起。”


图片

俱乐部捐赠“旦星永耀”项目仪式现场


据夏立城介绍,俱乐部的一些活动会向参与的校友收取餐费或活动费,结余部分进入相应的基金会账户,可用作公益项目的支持。校友们很乐意以此途径为“旦星永耀”助力,目前,2024年的经费已落实,2025年的经费也已筹到。


与此同时,“旦星永耀”也在校友中衍生出了更丰富的互动。


2023年起,俱乐部与校退休处共同策划举办“旦星悦谈”品牌讲座,请来不同学科的老教授为校友作分享,迄今已举办五期,反响符合俱乐部的预期:“中青年校友都很喜欢!”有一期的主讲人是管理学院教授薛华成,他曾在清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都当过教授,桃李满天下,于是那次有许多校友从各地“飞”来上海,亲聆老师的讲述。部分讲座还吸引了校友以外的听众,“有的校友特地带着员工来听”。


图片

“旦星悦谈”之薛华成(前排左六)专场


讲座中,还发生过“世界真小”的惊喜。据孙永亭介绍,第五期“旦星悦谈”预告了主讲人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家宽,他曾在武汉大学教书。一名复旦硕士校友本科是在武汉大学念的,听他讲过菌类的课,看到信息就报了名。讲座当天,两人久别重逢,握手相拥,场面非常感人。


此外,俱乐部的2024迎新年会也请来老教授们一起参加。


图片

俱乐部举办2024迎新年会


“我们不少校友是初创型创业者,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术’的方面已有积累,还非常需要加深‘道’的思考。”夏立城认为,老教授们大多经历丰富,一路坚韧走来令人敬佩,他们所分享的人生理念会给创业校友加持更多力量。


图片
图片

创业者与老教授座谈


同样被传递的还有文化底蕴。2024年春节前夕,复旦大学老干部党委书记、退休处处长周桂发发挥自身特长,邀集了包括老教师在内的学校书画篆刻研究会的书法家们与创业校友一起迎新,现场挥毫题字、书写春联,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交流。


图片
图片

写书法,迎新年


夏立城表示,俱乐部将长期支持“旦星永耀”。“每个创业者都是社会枢纽,希望我们的参与能让这个项目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发挥更好的效应。”


这个新年,“旦星永耀”步入了第四期。孙永亭表示,先前活动还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因升学而发生时间冲突、小组之间进度质量不一等,正在通过调整起讫时间、增加学生管理员等方式加以改进;未来还将增加学生与校友的互动,激发更多良性效应。“老教师和校友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隐形的,未必很快看到反馈,但只要能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温暖、力量和触动,从而有助于未来发展,这些活动就很值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