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娟:信步登山 遍观风景

2021-02-27|复旦人物
图片

人物名片

刘兰娟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


采访前,刘兰娟刚刚慰问完坚守在校园各个岗位上的一线工作人员;采访后,她又匆匆赶往报告厅参加教育部的视频会议,这是她作为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繁忙而又平常的一个下午。在过去许多官方的采访中,她更多的是作为学校的领导,向外界介绍这所学校,而在这次采访中,她和大家分享作为一个复旦学子,自己的人生经历。


图片


1

复旦往事:70年代计算机系的苦与甜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也是唯一一次考试时间在冬天的一年。那一年的高考招生对象包括上山下乡的青年、复员军人等,也包括应届的高中毕业生。为了将更多的机会向曾经上山下乡、进入工厂的历届生倾斜,应届生必须通过预考,经过严苛的选拔才能参加。上海杨浦区77个中学中,通过预考的仅有11人,成绩优异的刘兰娟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快到高考时,应届生名额进一步缩减,刘兰娟便回到了原来的班级,参加了下半年的高考,在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刘兰娟一直都非常喜爱和擅长数学和物理,选择专业时便选择了二者结合的计算机系。而为什么选择复旦,则要追溯到中学时期就在她心中埋下的小小的,和复旦有关的种子。“我中学的时候数学比较好,数学老师经常带我们去参加数学竞赛,也会参加一些讲座,比如谷超豪老师、苏步青老师的讲座,都是关于年轻人在数学方面的学习的,我在那个阶段,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复旦这些老师对于社会的影响”。刘兰娟认为中学生是很容易被影响的,大学里教授、学者对他们说过的一句话,也许就能改变他们的选择、决定他们的终身职业。复旦前辈们影响了刘兰娟,而刘兰娟也在自己管理本科生工作中重视起中学基地的建设,让更多的孩子受到优秀前辈的指引。


图片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那个时候的计算机系真的很破,楼破、办公室破、一切条件都很破”,刘兰娟回忆起那个年代的计算机系,“破旧”大概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连教学设施都少得可怜。学习计算机,上机实践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当时整个计算机系就只有几台计算机,学生们所有的实践就是把编好的程序穿成纸带,排好队站在门口,把一盘纸带交给老师,老师在计算机里过一下,再将结果反馈给学生。“我对当时的老师印象特别深刻”,刘兰娟分享起当时的趣事,“夏老师是宁波人,有的时候程序结果显示是错的,他会拿宁波话说‘外部错,外部错’,可在上海话听来,就以为是外婆错”。虽然当时条件艰苦,计算机系的学习大部分都是以书本为主,但也正是这样艰苦的条件“逼”出了大家扎实的基本功和严密完整的逻辑,“我们已经可以读着纸带,直接在脑子里反应出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语句,句语进入系统后变成的机器代码是什么指令,在哪个地址执行,所有的过程都能在脑子里快速反应”。


回想起过去的日子,最让刘兰娟印象深刻的就是计算机老师们的认真和投入。因为历史原因,这些知识分子长期没有受到重视,那时重新站上讲台的他们,找到能够发挥专业特长和才智的自己,在刘兰娟看来,“就像满血复活,非常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新兴的计算机学科没有成熟的教材,老师们就自己编写、油印教材。那时刘兰娟还跟着数理方面的大师汪嘉冈老师学习数学分析,“他的课教的非常的好,几个学期的数学分析对我们思维的训练,做事严谨风格的塑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汪老师还有一个特点,我们是在梯形大教室上课,他一定等到最后一个学生走完了,才会离开。他的心里是很有学生,很尊重学生的。”


图片


刘兰娟的校园生活被繁重的学业占去了极大部分的时间,现在经常参加校友活动的她听到别的校友聊起当年的社团活动、诗社、合唱团等等,她还带着遗憾地说:“每当听到他们讲这些活动,我都在想,我是复旦毕业的吗?怎么这些活动我都不知道呢?”但当年的生活也并不单调乏味,刘兰娟回想起当年每晚在图书馆做作业,有的时候碰到证明题一直证不出来,总是走到文科阅览室的书架旁看杂志、看小说,伤痕文学、《收获》、《小说月报》……构成了她那时最有趣的课外生活,“每次想着只是去换换脑子,看会儿小说再继续做作业,可是一看就迷进去了出不来了,一晚上很快就过去了。回到宿舍就很有罪恶感,立志明天不看小说了,好好做作业,结果第二天还是重蹈覆辙”。


现在回头想想,刘兰娟认为看小说的时间也没有浪费。她说“理科生的生活平淡无奇,通过小说主人翁的命运能体会人间悲欢离合,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能认识社会,对自己走上社会以后看人看事也有帮助的。”


除此之外,后期复旦校园里还有不少类似于现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几乎每个星期刘兰娟和同学都能在学校欣赏到小提琴演奏、芭蕾舞、演唱会……“现在我的同龄人会奇怪我怎么会爱好艺术,我后来想想,也是因为在复旦经常接触这种艺术的熏陶,虽然我们是纯粹的理科生,天天要做题,但复旦综合的环境带来的人文、艺术给了我们很好的文科素养提升。”


2

蓝涓学院:学生是我最大的财富


1982年,刘兰娟从复旦大学毕业,虽然当时的她并没有感觉到自己适合教师职业,甚至是不太愿意做老师,但由于当时高校师资短缺,国家需要名牌大学毕业生充实高校师资队伍,刘兰娟被分配到了当时的上海财经学院,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


“从开始的抗拒,到现在的享受,这个转变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随着工作逐渐形成的”,刘兰娟总结自己态度转变的原因,是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她逐渐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第一,这份工作需要你不断学习,你自己要有一瓶水,才能有底气站在讲台上,这个对自身不断成长是有好处的。第二,教师这份职业能够让你把你知道的、你想告诉别人的,用一个很正式的途径传播出去。尤其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后,确实会有一个想法,要将自己认为对社会有作用的东西传播出去”。


图片


更为欣慰的是,刘兰娟还收获了一批学生,“这是我最好的财富,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收获”,刘兰娟骄傲地说。刘兰娟建了一个蓝涓学院的微信群,里面是她带过的研究生,很多人都在高校从事教师工作。上海财经大学100年校庆时,大家以蓝涓学院的名义给综合体育馆捐赠了一排座椅,刘兰娟作为捐赠人留下的还是这句话:学生是我最好的财富。提到学生,她欣慰而感激地说到“我可能只付出了一点点,然而他们却给我了甚至胜似亲人的关爱和关心。”


在教学过程中,刘兰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她认为这是任何学科、任何专业、任何工作都需要的。除了纯粹理论的、技术的知识,她也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对于技术的看法和认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IT、大数据的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我也会时常和学生强调,技术应用的初心是推动社会发展,是服务于社会,而不是作为纯粹牟利的工具。”


3

从教师到副校长:追求创新的管理模式


除了教学工作外,刘兰娟还在管理上做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创造性的工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1998年,刘兰娟出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副系主任并主持工作,在这之前,她只是一个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管理工作的普通青年教师。而后来刘兰娟接任经济信息管理系系主任时,整个系也不过二十几个老师,一个信管专业,只能招几个研究生,也没有博士点。在任期间,刘兰娟创办了电商专业、计算机专业,拿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博士点,聚集起了高层次的人才和苗子,搭好了整个学院的发展框架。刘兰娟一直强调希望自己的管理是创新型的管理,“同样做一个系,做一个学院,你就要有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别人没做的东西,在我手里要做起来”。


图片


在此之后,刘兰娟又负责整个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同综合性大学相比,上财作为财经类院校,信息化程度较低,按照传统的方式推动信息化改革困难重重。刘兰娟在管理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新的工作方式和体制机制。学校IT工作人员的薪酬和社会不对接,优秀的人才极易流失,刘兰娟设立了IT关键岗,建立专门的薪酬激励和职称晋升制度,留下校园中的技术骨干。更为特别的是,她还将一半的IT关键岗名额分配给所有的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申报新一年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信息办评估后确定下一年的IT关键岗位,再由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来公平竞争这些岗位。“做信息化,如果职能部门不配合,那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做不好的。我通过IT关键岗位的人作为桥梁,任何业务项目,都以关键岗位的人为主进行两边需求沟通,协调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么多年上财的信息化也越来越顺畅”。除此之外,系统做完后,IT关键岗的人员持续发挥作用,做系统维护员,进行权限管理、数据整理、新需求提出。诸如此类的机制创造出了很多新的路径,让原本技术基础很差的财经类学校实现跨越发展,走在了教育部信息化的前列,有了很多其他学校值得学习的经验。


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成立创业学院,刘兰娟兼任创业学院的院长。虽然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她发现,有的学校的创新创业和教学是“两张皮”,创业教育融不到第一课堂教学中,第一课堂教学也解决不了创新创业教育全链条的学习、孵化和培养。“我就要想办法虚实结合,把整个链条打通,打造了校内外协同的‘多主体、多平台、多网络‘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建了教学、研究、实践和孵化四个协同平台。”,刘兰娟介绍自己运营这一项目的想法,结合财经类学校没有科技成果可以转化,所有专业都是服务型专业的特点,提出“服务+”的理念,去探索如何“+行业”、“+产业”。在她的管理下,很晚成立的创业学院在2年内就拿到了教育部创新创业的全牌照(教育部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了很多财经类学校学习借鉴的模式。


图片


刘兰娟认为这种能办成事、能解决问题的思维很大程度源自自己的专业训练。在完成本科的计算机专业学习后,刘兰娟师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薛华成教授,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刘兰娟认为计算机学科是逻辑的训练,动手能力的培养,而管理信息系统则是系统化思维的训练,教会人把一个系统分解成很多子问题,每一个子问题都会有解决方案,分解的过程中又必须保持系统的整体性,各个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后再不断往上综合,就有了整体的解决方案。“为什么我解决问题那么轻松,我习惯先谋而动,不做无用功。我先把工作的关节点、难点看清楚。有绕不过去的困难,就是得下功夫解决,而有共性的部分就归纳起来一起解决,避免重复,提高效率”。


图片


从中学时期的讲座,本科阶段的求学,到工作后的深造、合作,回首过去,复旦大学的影子陪伴着刘兰娟的每一个阶段。“复旦给我的感觉,自由无用之灵魂。读书的时候就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没有明确目标,没有太多的约束和追求,很随意,很自由”,这是复旦在刘兰娟心中的感觉,面对现在一些人展现出来的急躁和焦虑,刘兰娟总觉得人生不应该那么着急,“我觉得人生就像登山,一口气跑到山顶,也就这点风景。我慢慢观风景,我什么也没耽误,只要我有能力,有耐力,我也能到山顶。”


撰文:何露

编辑:张欣桐


文章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秘书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