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人民日报、央广报道了这两位复旦青年的故事

2019-05-04|复旦人物

 编者按


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广大青年正在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努力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近日,《人民日报》和央广分别报道了复旦大学两位青年代表。他们一个毕业后当了选调生,来到陕西宝鸡;一个读研前先支教一年,来到宁夏西吉。在他们的故事中,散发着当代青年奋斗的时代气质,也闪耀着薪火相传的复旦精神。


复旦青年,为你点赞!




《人民日报》

投身西部 建功立业



参加完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会议,又匆匆赶去姜谭路街道办事处接待来访群众,还得抽时间去走访贫困户,毕业于复旦大学的选调生周峰,每天都是这样忙碌。


身为“复旦大学望道学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十佳学生”,这位28岁上海小伙,在两年前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背起行囊去宝鸡。“他完全有机会留院工作,但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周峰的导师、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朱巍教授虽舍不得,但还是大力支持。



周峰有自己的打算。“要想帮助更多人,就要建立更好的医疗保障体系,而要做到这点,就得去乡村、去基层,那里才是基础医疗的‘根子’。”


初到宝鸡,周峰花了3个月时间,走遍几乎所有区县医院。拉着佝偻老人的手,听着基层医生用淳朴方言讲述抢救危重患者,他觉得自己做对了。周峰查阅大量本地病人病史,深入了解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在母校老师帮助下,从学习目标、时间、内容、效果等方面,勾勒出宝鸡妇产科、儿科等医生培养计划。



“羊水栓塞是孕产妇最凶险的疾病。当请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王宏老师为大家讲授时,台下基层医护工作者的眼睛都亮了。那一刻,我特别欣慰。”周峰说。截至2019年,宝鸡已累计培养妇产科医护骨干24名、儿科医护骨干49名。此外,周峰还在皮肤病学、肝胆外科、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等多个领域牵线搭桥,会诊疑难杂症55例,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和现场教学、会诊等指导10余场。



当地高发脑中风,高昂的医疗费用和护理成本像巨大的黑洞。周峰牵头建立医疗网络,积极推动早发现、早治疗,并全力参与瘫痪患者的康复与照料。在他的帮助下,一个个原本失去希望的家庭重获新生。


“青年的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我们要不懈奋斗,担当起新时代的使命!”周峰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来春看新绿的希望



今年,杨陈浩彤,24岁。4月,宁夏西海固的漫漫山路还看不到春天的新绿,他正徒步翻山去家访。这里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标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缺水、少电;这里距离他读书的上海2000公里。


1999年,第一批抵达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学生一天三顿洋芋面,吃了整整一年。从未间断的20年接力里,224名复旦学生先后服务于宁夏西吉县的9所乡镇中学。如今,杨陈浩彤们不再需要拿着土豆、在地头向做农活的家长讲解读书的意义。家访时,他听到最多的话是,“只要孩子愿意,甭管男娃女娃,我要让他读上去”。



20年时间,复旦的大孩子们在西吉的小孩子们心里,种下春风。2002年,西吉三合中学实现了高考“零的突破”;2014年,西吉平峰中学的朱飞考入清华大学;2018年,支教队员教过的学生王萍走上了王民中学的讲台,成了支教老师的同事。


广播站、篮球赛、合唱比赛……山外孩子有的课外活动,西海固的孩子们也要有。仅杨陈浩彤支教的这一年里,支教团为学校和学生联系对接的资助帮扶项目超过50项,总金额近100万元。不仅如此,2010年,支教团开启“西吉学子励志游学计划”,每年带领许多孩子走出大山,到上海参观学习。曾经,“去银川打工”是许多孩子最大的愿望;现在,更高更远的世界,透过窗能看到,跨过桥能抵达。



杨陈浩彤支教的一年间,母亲曾经特意远道来探望儿子,看着窗外重叠的荒山,泪流满面。一年前,杨陈浩彤也曾满怀奉献的悲悯。但是这一年里,他发现,学生教给他更多。


“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百年后,西海固的千沟万壑里,杨陈浩彤以自己的表达,向教育泰斗叶圣陶致敬。叶圣陶的遗产里,除了奉献和利他的价值取向,还有教“做人”的宗旨、重“习惯”的关键、贵“自得”的原则,穿越时空,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王民中学的一间小屋里收藏着一张书桌,书桌侧面密密地签了39个人名,都是曾在王民中学支教过的队员的名字。杨陈浩彤说,三个月后,他和另外两名队员也会签上名字,对他们来说,那不是一份名单,而是一种成长。


大山深处的冬天格外长,头年十月穿上的羽绒服,今年四月还不能脱下,可春天总归慢慢地来了。百年前,教育前辈叶圣陶满怀“来春看新绿的希望”,百年后,杨陈浩彤说,学校对面的荒山开始出现了浅浅的粉色。花,开了。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回望百年,青年的使命和担当薪火相传。


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让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



 转载|“复旦大学”公众号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邓丹

 服务校友  服务母校  服务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