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传承,共庆百廿华诞——原农学院全体校友、沈阳农业大学捐赠“博学司南”雕塑与红豆杉林

2025-05-10|校友捐赠新闻


5月6日,沈阳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洋一行访问复旦大学,两校共同举行“博学司南”雕塑暨红豆杉林揭幕仪式和交流座谈会,回顾复旦农学院北迁历史,展望合作未来。



当日上午,“博学司南”雕塑暨红豆杉林揭幕仪式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校友林举行。仪式由复旦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统战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主持。他表示,“博学司南”雕塑暨红豆杉林这一珍贵礼物,承载着复旦农学院全体校友和沈阳农业大学对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的诚挚祝福,凝结着两校跨越时空的血脉友谊。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杜景顺介绍了“博学司南”雕塑暨移栽红豆杉林的设计理念及寓意。

“博学司南”雕塑由沈阳农业大学、复旦农学院全体校友精心设计制作,镌刻着复旦大学及农学院关键的历史节点,司南勺柄指向东北,记述了复旦农学院师生员工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听党指挥、服从大局、忠诚奉献,义无反顾奔赴东北大地,白手起家建立沈阳农学院、发展壮大沈阳农业大学、推动东北高等农业教育进步的光辉历史。雕塑后面的红豆杉,带着沈农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福,从沈农校园移栽至复旦大学江湾校区,蔚然成林。

这批珍贵礼物承载着复旦农学院全体校友和沈阳农业大学对复旦大学的感激与祝愿。

 


随后,刘洋与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育刚共同为雕塑揭幕,姜育刚向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铁良颁发捐赠证书。仪式最后,两校领导和嘉宾一起为红豆杉培土浇水,希望两校情谊如树苗般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历久弥新。


 

 

揭幕仪式结束后,两校在江湾校区行政楼举行交流座谈会。彭慧胜主持座谈会,向远道而来的沈阳农业大学一行致以问候和感谢,并表示此次活动既是纪念,更是传承,希望两校友谊长存,合作硕果累累。

 


会上,姜育刚表示,复旦农学院北迁史是两校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体现;新时代新征程,复旦要以打头阵、当尖兵的奋斗姿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当前科研范式变革的大背景为两校间的学科合作提供了契机,期待沈农与复旦共同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洋向复旦大学喜迎120周年华诞表示热烈祝贺。他回顾了两校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强调沈农一直视复旦北迁为自己办学历史上最尊贵、最骄傲的遗传因子,也是沈农爱国奉献精神最深厚的底蕴;沈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全国一流、东北特色、沈农品质”的高水平大学;期待通过此次学习交流,借鉴先进办学理念,为沈阳农业大学在新时期的发展获得更大助力。

会上,与会人员还围绕北迁历史、校际合作、校友工作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为两校未来合作发展提供了诸多新思路。

 



会前,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会见刘洋一行,并围绕北迁历史、两校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教育基金会、档案馆,九三学社沈阳农业大学基层委员会,沈阳农业大学华东校友会等,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对外联络与发展处、校外合作处、总务处、江湾校区管委会、校史研究室,九三学社复旦大学邯郸分委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相关活动。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展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复旦大学农学院积极响应,除茶叶专修科外,农艺、园艺、农化三系整建制调整至沈阳,与原东北农学院部分系组共同组建沈阳农学院,即如今的沈阳农业大学。多年来,两校校际交流频繁,邯郸校区的“耕耘”石、“日晷”、“百年辉煌”寿桃石等均为复旦农学院校友在复旦大学纪念建校80周年、90周年、100周年时先后捐赠,见证着两校间的深情厚谊。

 

编辑:潘振勤

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