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附属中山医院硕士王学建:初心不改,拂去患者病痛

2022-11-16|校友走访
图片
文章来源:2022年暑假复旦校友走访
走访同学20级基础医学院本科周子欣

王学建,现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任南通大学医学院硕导/讲师,是南通市医学重点人才,南通市226人才。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南通市科技进步奖3次,南通市新技术引进奖4次;长期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擅长神经内镜下各类微创手术治疗技术。

在南通第一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用感恩的心为患者拂去病痛,用初心与坚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诺言,用一颗朴实的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他就是神经外科副主任医生——王学建。

01
复旦求学路
心有所信,牢记使命,做不负韶华的上医人
毕业数年,再谈起复旦求学之旅时,王学建学长言语里满是怀念与感激。在复旦的三年,他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知识,也在一次次参与优秀前辈们的课题和技术研究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收获颇多感悟。而在这期间,对王学长影响最深的还是他的导师张晓彪主任——中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径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张主任身上认真务实的研究精神深深影响了王学长,在跟随老师科研临床学习的过程中,王学长更加明确了一名优秀医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品质。

02
南通工作路
从零开始,初心不改,用感恩之心回报家乡
自学医起至今十多载学习工作历程中,王学建老师一直坚守自己的初心:想当医生,当一名好医生。毕业后,王老师以人才引进的身份回到南通于南通市人民医院工作。相比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南通市的内镜设备和相关技术具有一定的“时差”。但在王老师和其他优秀医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南通市人民医院神经内镜技术不断发展,成为江苏省较早开展神经内镜的医院之一。王学建老师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南通市科技进步奖3次,南通市新技术引进奖4次。作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王学建学长善于钻研,深入学习专业基本与前沿知识,秉持“科研源于临床需求,科研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理念,在临床和科研两方面均卓有建树。

王学建学长表示医学路上常有挑战,压力和迷茫也少不了。科研成果转化初期重重受阻,独自开展临床与科研时无人带领,这都是王学长在工作初期遇到的挑战;但通过先前积累的经验,开展研究、手术前大量细致的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王学长将这些困难一一克服,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03
漫漫求索路
寄语学子,潜心医学,要坚定信念方能远行
在采访的最后,王学建学长寄语医学院的学子,为学弟学妹们送上衷心的祝福。学医无疑是辛苦且漫长的,王学长希望大家能够怀揣坚定的意志,坚定是支持着我们在医学道路上夯实自我、提升临床科研能力的动力;保持求学的精神,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将先进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与科研,为患者谋福利。同时,王学建学长还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始终充满希望,不忘初心;不拘泥于金钱收入,坚守治病救人的初衷,满怀希望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欢迎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校友线上回家

图片

校友走访活动将于每年寒暑假持续进行

您将收到复旦学弟学妹来自母校的问候!

图片图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