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校友会组织读书分享会活动

2019-12-03|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2019年11月30日,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在太阳城大酒店举行,复旦校友、南大校友及书友共同感受《当下的力量》

主持人郭瑞俊

这次我们读的这本书叫《当下的力量》,是一个德国作家写的关于禅修和冥想方面的一本书。读了本书我有一个感触:这是一个西方人关于禅修和冥想感悟(开悟)过程的记录,虽然他在书里说我们一定要把思维给抛弃掉,要进入意识的状态,去感受本体和当下的力量。但我感觉他这本书本身也是一个思维的产物,同时受到西方人思维惯性的影响,用西方语言去阐述东方的禅修、冥想、禅定的这种过程,读起来感觉绕来绕去的,老是说不到点子上,不像禅宗修禅当头棒喝、直击人心来得更有力量。

但是,这本书在西方的影响力特别大,译者序和推荐序把它吹捧得很高。“《当下的力量》这样的书十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产生一本。它不仅仅是一本书;在这本书中还有活生生的能量,当你读这本书时你可能会感受到这种能量。”(见推荐者序)。人有上智下愚,得道有先有后。尤其关于禅修、宗教和神学的东西,你知道道理是一回事,实修开悟又是另一回事。我10年前就开始打坐,也有一些很好的体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一直在门外打转,自己远远没有体验到作者所言的那种跟大自然力量能够连在一体的感受。所以,个人的天赋材质不一样,关于禅修、灵修的领悟也不一样。今天的主分享就有很好的体验。

主分享潘婕(南大校友)

     所有的机缘巧合都有一定的因果,这次我作为主分享也是难得的机缘巧合。王格平师兄跟我说这次读书会读的是《当下的力量》,当时我就震惊了,因为我三年前就开始读灵修方面的书,我觉得是上天注定要我来做这件事情。我想,今天在座的各位对书里面所提到的“临在”的感觉,或者说要“有意识”这种感觉还是有一定想法的,那是由于我们被所接受教育束缚,还没有真正认知这世界。所以分享的一开始,我希望大家不要用常识去定义我们今天所说的、我们所读的书中内容,要以非常识去感受,不要用科学知识去判断这个是对还是错,不要去评判,只要去感觉,感受你能接受多少。

关于作者
作者托利

本书的作者托利一直在思考,“我”到底是什么?什么才叫自我?他一直想不明白,想不通。其实很多人可能会有这种感觉,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来这世界上干嘛?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在他29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于是想要自杀。在他要自杀的一瞬间,发现自己身体里面其实有两个我,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我”——特别想自杀的我;另外一个就是看着他想要自杀的我,就是“高我”,也就是说,一个是被看的,一个是在看的状态,这就是意识的二元性,或者说是人的思维的二元性。

作者的“小我”一直在纠缠:这个事情找不出答案,我死了算了,我不想再活下去了;另外一个“高我”处于理智的状态静静看着想自杀的“小我”,然后作者突然一下开悟了,一切豁然开朗,进入一种狂喜的状态。他终于明白原来自己体内有一个“小我”在纠缠着自己,那个“小我”是用恐惧的思维模式在成长,一直在束缚自己,而“高我”是一种非常平静祥和的状态。他感觉到对物质世界已经看得非常开,进入了祥和状态。他选择把房子、车子和家产全部变卖掉,住到了家对面公园里面去,在公园的椅子上睡了6个月。过往的人看到他就觉得非常奇怪:你怎么可以达到这种境界?怎么可以这么开心,天天这么喜悦?也正是路人之疑惑导致他决定要写这本书。本书作者是2012年全球灵性导师评比前100名中的第1位,这本书的销量在那时就超过了200万册,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我们读的是张德芬翻译的版本,其实这本书有两册,另一册是《当下的力量实践手册》。

开悟之后

作者开悟之后的状态:一是他看的所有的物质都是能量,包括我们人也是一样,本质就是能量,是一种能量频率在振动,每个人的振动频率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表现出来的状态都不一样。二是他看到的物质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没有边界,他在开悟状态下就领悟到所有的东西,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同根同源的,每一个原子、每一个分子都是一样的,只是它们的排列顺序不一样,所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大家可能没有这种体悟的时候,没有办法理解,我举个例子——电影《超体》。

超体

影片中的女主角斯嘉丽因为被毒贩在体内塞了某种毒品,毒品导致她开始不停地进化,右脑不停地进化,一直进化到100%,她突然发现自己跟数万年前的小分子完全是同根同源的。她穿梭时空回到过去,和人类最古老的祖先对话,她跟所有的物体都是同根同源,最后消失了。于是男主角问“你在哪里”?她回答道“我无处不在”,也就是说,人和这个世界根本就是同根同源的,世间万物都是一体的,存在只有通过时间才能证明。

再者,作者在书里面提到的一种未显化状态。未显化状态指的是什么?他是从一个西方人的观点来看的,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混沌状态。所有的物体都还没显化出他的物质形态,都是一样的,只是原子和分子或者是等离子的状态,还没有显现出任何的人形或其他物质的形态,这就是未显化的状态。用佛教的语言来说是无色无味、无眼耳鼻舌身意。不同文化在这个认识上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其中蕴藏的内涵是一样的。

思维模式

作者在书中讲到思维和意识,思维和意识有区别吗?一般人认为意识就是我的思维,但是两者是不一样的:思维是小我的意识形态,经常是我要防止这个事情,我要防止那个事情,是以恐惧作为背景模式的。这是人类的一种定量的思维模式,很多人不会注意到这一点。然后意识是什么呢?作者所说的意识分为有意识的状态和无意识的状态,而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当下,以臣服的方式,不管当下是好是坏。

在当下中,不管过去发生过了什么、不管未来会发生什么,其实都是在过去的、在现在的、在未来的彼时彼刻或此时时刻的当下,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在纯粹意义上的过去和未来发生的,一切都是当下,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当下。

认识时间

人的意识形态都是以时间来作为线索延续下去的,这个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习惯。很多人常说一句话,尤其是在人经历一些痛苦的时候——时间可以治愈一切。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在经历了痛苦之后,人可能不一定马上达到开悟的状态,可以马上接受这种痛苦的状态。但其实真正疗愈的并不是时间,时间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大家觉得时间过去了伤痛就可以恢复,事实上所谓的疗愈一定是你自己的内心接受了所有的伤痛,并非以时间长短衡量,而是内心的事。如果你有没有真正进入当下的这种状态:我坦然接受了所有、我可以面对所有,那么,时间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安慰剂:假装告诉自己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因此,进入当下,接受和承认伤痛,伤痛的经历就会转化成一个普通的故事,就不再是问题,同时人在故事中成长。

时间被人类用来定义一切事物发展的线性关系,但是抛开时间的观点去思考,万物的生灭都有自身发展进化的规律。动物没有时间概念,不知道何年何月,几点几分,只知道日出日落,潮涨潮退,是用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感知,用内在的感知去生活。关于认识时间,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降临》

降临

女主在与外星文化的接触中学会了“用非线性的方式来理解时间”,因为外星的语言文字可以感知和预知时间,并且他们的符号语言就如我们数学和物理的公式一样,具备无序性。他们的世界已经可以感知过去、现在、将来,所有的时间点都呈现在眼前如一幅画。所以这种模式会颠覆我们对时间的认识,会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理解所谓的时间。

好坏生死

好与坏,其实正像塞翁失马的故事和太极里否极泰来的深意,是互相蕴含的。你存在当下的这种思维模式的时候,你在有意识这种状态的时候,不去对任何事情做评判,你只要接受,并且去做你自己应该做的努力,用你的有意识去控制你的思维就可以了。书里面提到了慈悲的二元性,慈悲是什么?就是自己与众生之间保持深深的连接,也就是万物皆我的理念。因此当下没有好坏之说,不要去评判。更进一步,慈悲的二元性就是对必死性和不朽性的理解。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种能量的显化,身体的运行就是每一个器官的运行,包括每个细胞的运行,其运行模式就是像一个小宇宙。我们看动漫里常有“小宇宙爆发”的说法,意思是我们的身体和身外广袤的宇宙规律异曲同工。关于死亡,我想说,“小我”的概念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觉得死亡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高我”的临在状态则认为死亡只是表象的物质身体暂时结束了。但是你能量的状态,你灵魂的状态是永生不灭的,是永恒的。所以智者、开悟者能够把握死亡与永恒的关系,坦然面对死亡。

大爱

爱的真谛是什么?我们都会思考,尤其是在亲人、爱人之间到底什么是爱?我认为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大爱:我爱你,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哪怕要牺牲生命,都愿意。达到了开悟状态就会发觉大爱,不仅仅是对我们的爱人、亲人的爱,也是对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人,甚至是我们未曾见过的人的爱,并且是无条件的爱,不求回报的爱。这种爱高于生命,不局限于对亲朋好友的爱,所以大爱即对所有人和动物植物,都深深爱着。 

拓展

要从一个普通人的思想,从一种物质上思想,转化成“色即是空”的开悟状态,需要突破4个境界。

第一层是身份认知,我有什么名利,处于什么地位,有多少金钱?人死的时候这些身外之物都是带不走的,都是虚幻的,因为这些东西不能跟着灵魂永生;

第二层是个人形象,高矮胖瘦,美不美丑不丑,如果不能放下这些,也没办法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三层是身体健康和生死。基于能量是永恒变化的,去理解看待生老病死,体会临在状态,摆脱痛苦状态,坦然面对;

第四层是价值观和思维逻辑,关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在世上走一遭干什么?当我们放下执著,就会明白人生到底是什么,此生的任务是什么。

完成了4个境界所有的过程,就会领悟到一种“空”的状态,从追求到幻灭,再到无欲。

现在的宗教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偏离了原始的教义,原来圣人古贤并非让我们去担心害怕,你不信,就会不好,你信了,才能变好。很多宗教组织是用一种恐惧的心理去把人束缚在其门下,让人们一定要相信。再是关于灵性的开悟:世界是意识所显化出来的物质世界,意识选择了“看到”“听到”各种物质形象,著名的“双缝实验”证明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当你观察它的时候,它就变成粒子状态;你不观察时候,它可以同时通过两个夹缝,也就是以波的方式存在。还有量子纠缠与心理感应,揭示了对能量场和信息的感知力,这些科学实验对认识世界既是更新也有冲击。

所以说,灵修方面的知识和实践不是迷信,而是科学。

赵颖校友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德国人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那就是:“活在当下”。

其实,这个观点古今中外不少人都曾经提及: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

同样是“活在当下”的表达,也因践行于此,曾国藩的人生才有一番修为。

本书作者为了强调“当下”,对“过往”与“未来”难免有些疏落。其实,“活在当下”并不是要否定过去与未来。相反,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过往给我们能力,未来给我们目标,当下给我们实践的空间。

作者对“当下”的强调其实是对另一种观念的批判——太过注重结果。以结果为导向而忽略了过程,到达了目的地却忽略了沿途的风景。而人生的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不管快慢,我们终将到达。如果没有沿途的花香与鸟语,没有当下的喜悦,这一生,该有多苍白?

想起了古希腊的几何学家欧几里得,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请他到亚历山大教书。有个学生问欧几里得学习几何学有什么好处?欧几里得让身边的奴仆给这个学生一个小钱,因为他总想着从学习中得到好处。

真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可爱的时代。学习,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在当下获得快乐,不可以吗?

迈向高处的挣扎足够填充一个人的心灵。人们应当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
——加缪

法国作家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描述了一个被天神惩罚的人:每天推石头上山,然后,看着石头滚落,周而复始。重复、单调、艰辛且没有意义——天神的惩罚——是谓“天谴”。

如果我们把结果看作是人生的意义,那西西弗斯注定是一个悲剧。而英雄就是要超越“命定”,西西弗斯用每一次向上的挣扎,每一步的努力,每一个当下,将人生的荒谬化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西西弗斯所有静默的快乐都包含其中——人生的意义由他诠释,命运由他把控,而他的石头,受他左右。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在生命垂危时对医生说,请不要给我打麻药,我想保持清醒,因为,我想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没有什么能阻挡“当下的力量”,死亡也不能。更何况,一个滚落的石头?

活在当下。
——作者托利

作者托利用整整一本书,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我的头脑中不知为何却出现了《大话西游》中那个磨磨唧唧、絮絮叨叨的唐僧形象。

“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活在当下”如此之难?为什么我们在乎结果远远超过享受过程?因为我们是一个等级传统深厚的社会,每一个人都要通过结果来确认自己在等级社会中的位置,从而确认自己的价值。

等级是与平等相对立的概念。

我们的社会很早就是一个等级社会,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传入的比较晚,我们今天也还在追求的过程中。而我们又是一个宗教传统比较淡泊的社会。佛家说“众生平等”——其实这个理念最初就是针对印度教的等级制,基督教、伊斯兰教说“兄弟姐妹”,这些宗教里的平等观念对我们的影响也有限。

如何打破等级的魔咒?让我们活在当下,也享受当下?当下的力量在哪里?我想,也许只有过程本身带给我们的快乐、满足感,才足以抵挡外界的风雨,世俗的评判。我看梵高的自画像才明白,梵高是快乐的——他把那些明丽的色彩,一笔一笔地往身上涂抹。他不笑,他的色彩就是他的笑容,他的笔触就是他的笑纹。

在焦虑与慌乱中奔波的人啊,记住蒙田的话吧:“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就是生活得惬意”。

主持人郭瑞俊:

正如赵颖博后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等级社会里面,当下还能有一群有趣的灵魂凑在一起来虚度时光,来谈这些事情,实属可贵。刚刚潘婕主分享时,我感觉到她应该是个美剧的追剧者,这两年我也追了一部剧叫《亿万》,讲华尔街投资大亨和纽约检察官斗法的故事。

女主是一个心理咨询家,在公司是仅次CEO和总裁的高管,大Boss和其他高管都要向她咨询,剧中投资公司专门设有冥想室。乔布斯也曾去到印度冥想修行才创造出苹果这样伟大的产品。这些都给我们一些启发:其实冥想在华尔街或硅谷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生活的一部分。

   这本书也说到,当人面临一些人生重大阶段和重大时刻的时候往往是开悟的最佳时机。今天,文玲师姐的女儿何方楠带着在肚子里的“复三代”也来参加读书会,新生命的降临将是她人生重大的、欣喜的时刻,我们请她分享读后感。

何方楠(复二代)

我是10年前读这本书的,是绿色封面的第一版。我看这本书是因为一直关注着译者张德芬,看了她的心灵三部曲《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很震撼,那时候还没有看到一本书能够把人的这种内在的感受直白地表达出来。我后来看过很多修行的书籍,不敢说有多么深刻,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点体会。

2015年我生了第一胎之后有产后抑郁,当时我的人生计划里没有生孩子这个想法,加上当时我在香港,不是很喜欢那个地方,所以整个人处于低谷状态。就像刚才主持人说的,人在痛苦的时候对人生的意义会有更多的思考,才有向内探索的需求,于是,我开始接触到美国医生布莱恩·魏斯写的《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后来又去学了美国的量子催眠,成为了一名催眠师。我现在跟一个英国研究灵性科学的老师盖伊·尼德勒,帮他翻译一本书。现在回过来看,这是个一步一步探索的过程,这些都是铺垫。到去年,我觉得自己接触这么多的灵修理念,却从来没有实修过,我就去成都西来禅寺做义工,做了一段时间,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活在当下,体会到了练习带来的好处。

我报名参加西来寺禅修,没有名额了就去做禅修营的义工。三四十人吃的饭,我在厨房洗菜切菜。洗着洗着就走神了,师父轻轻敲了一下我的背,因为她知道我走神了,没有在当下:“你洗菜的时候,要学会感受你的眼耳鼻舌身五官的感触”。慢慢我开始感受水流到手上的那种感觉,感受水和皮肤的接触,感受水的温度,看着菜的颜色还有装菜的白色的瓷盆。我去摸瓷盆,觉得特别圆润,摸着那些菜也觉得颜色特别生动,而且周边非常安静。厨房里不止我一个人,但大家都很安静,没有人打断这个过程。我一直专注于我当下正在做的事情,突然觉得我太幸福了!我是这么一个有血有肉,能感受、有意识的人,能够随时意识到我自己在干什么,这时,整个世界都豁然开朗了,原来思维中的很多纠结也没有了。再看着师父切菜,你能感受到她专注的那种“力度”,是你的几万、十几万倍,或者说我只“活”出了她的万分之一。她的力度很均匀,包括在禅修营里师父示范诵读《金刚经》,非常均匀,非常流畅,没有任何打结,我意识到原来这些都是专注的力量所带来的。如果你在专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走神了,发现有不开心或者焦虑的情绪,或者其它的任何感受,体会到了,是好的,但你不用去理会,你不断的回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最简单就是回到你的呼吸上,专注你的呼吸,去感受你的呼吸是什么样的。这样尝试着练习,你会发现你的生命好像是在跟每一件我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联系起来,进入到这件事情中,和每一件你进入到的事情发生连接,这样一段时间,一整天下来,你会觉得好像时间真的是不存在的,就像这本书的作者说的时间不存在,你的生命是一种过得很有质量的感觉,一种“高我”和肉身连接起来的合一的感觉。

后来我们和师父一起去徒步。从成都走到峨眉山,连续走10天,一天走三四十公里。每天就是走路,从早上就开始走,到了饭点就吃饭,晚上到了营地就安营扎寨,走的过程中大家都不说话,手机也是被统一管理起来。你就是什么都不做,一步一步往前走。师父引导我们要专注,观察你自己,思绪在什么地方,是不是没有专注在当下,还是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你在走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你的脚、你的每一步都在和大地接触,你踩到大地上是什么感觉。我在行走中持续这样的练习,也是不断把走神拉回来,一旦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就拉回来。这不容易,但真正练习一段时间就会好很多。我感觉我好像飞起来了,你的身体是在行走,但意识是可以分开的,是在身体之上的!真的是有一个像书里面说的“高我”在上面,你意识到是你的“高我”在连接着你的身体,在这个世界进行物质层面的体验,目的就是体验而已。那一次徒步我们一共走了300多万步,最多的一天走了42公里,竟然能坚持下来!但好像坚持下来又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我有个很深刻的体悟,好像徒步这一步一步就像是每一天我们在经历的一件一件事情。你每走一步,进入一步的体验,就像是你每做一件事,在经历一件事一样,而时间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所以禅修的体验让我知道,如果带着对当下的专注,带着这种心念,想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我觉得这本书所说的和禅修要教给我们的东西并不冲突,东西方的文化其实也不冲突,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去感受、去练习,回归到生活中每件事上来,在当下用专注的练习去体验。


主持人郭瑞俊:

    复二代何方楠的分享跟我看到了很多禅修大师的表述是一致的,就是说修行就在坐卧行走之中,正如赵州和尚说的“吃茶去”,在你的每一个动作里面,这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要把一段经文念得平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包括我们自己打坐的时候,要想守住呼吸也是很难的,必须是在一心不乱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另外,所有的宗教一定是要修行、实践、知行合一。如果光知道一些道理,是不够的,反而可能带来一些障碍,佛教里面称之为“所知障”,就是说似乎懂的很多,但不过是陷于似是而非的概念里。

肖鹏校友

书里面提了人生的不幸主要是两个来源,一个是思维带给我们这些痛苦,另一个是时间,太专注于过去或未来给我们带来的不幸。首先我从我的医学角度说一下,我曾经管理过一些精神病人,在街道负责400多人的精神病康复工作,其中有种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实际上就是感知和思维的障碍,从而引起一个人行为混乱,书上用了思维控制了人这个说法。如果不能及时从思维中解放出来,可能就会被这种思维摧毁。在精神分裂中有一种被害妄想症,就是总觉得有人要害自己,我工作中接触过一个这样的病人,有一次他觉得电箱发送电波影响他的思维,从而控制他去做一些事情,他就要去把电箱砸烂,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阻止他,他就拿锤子砸别人的脑袋造成了悲剧。所以说人的思维确实会“控制”我们的行为,并且我们可能意识不到。

在这里,我也推荐一部电影——《美丽心灵》。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纳什的故事。男主角以第三者的角度发现产生的幻觉,他能控制自己行为,他的病治愈了,所以199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如果他一直处于精神分裂,这个奖可能他永远都拿不到。总之,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思路:怎样让自己的思维专注在当下,不要去想过去发生那些不幸,也不要想未来的一些未知,就能让生活和工作更好。


主持人郭瑞俊:

刚刚肖总从医学的角度讲,我也想到一个医学最新发现——人的大脑衰老与睡眠期的脑波活动有关。简单说就是当我们思考的时候,脑子里血液循环很快,会产生许多排泄,必须通过深度的睡眠来清洗。医学发现佐证了人需要摆脱持续思维的状态,进入一种无意识的深度睡眠状态来修补大脑,我觉得冥想、专注当下在某种程度上会替代这种深度睡眠而获得一种平和喜悦。

蔡湘培校友

前面几位校友讲的我都认同,在进行禅定的时候,一般就是进入无意识的状态,或者说是摆脱当前思维的状态。宗教为什么吸引人呢?它不仅仅关乎文学的、艺术的、历史的,也是哲学的、思辨的,更多的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无法准确言说。

原始佛教阶段的修行主要有三学(戒定慧),其中戒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遵纪守法,慧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了解各种教义,但是真正要对教义有理解并体验佛教神学范畴的世界,很多人依靠的是禅定功夫,这种修持功夫是无法用言语来描绘的,必须你去“看”。

什么是“看”?就好像一个从不知道红绿色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红绿灯一样,我们穷尽我们所有的文字,包括波段光谱等等描述,他都不能体会。语言文字即使给这些颜色定义,依然不能体会,这里面有哲学意义上的”假名” ”真实”的统一的问题。

但如果,我拿红色和绿色给他看,并指认(定义)什么是红色什么是绿色,他就能体会红绿色了。禅定冥想等就是这样一种让你“看”的过程。这在佛教里叫做思维修或者叫修思维,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当语言文字无法传达的时候,我跟你讲不清楚的时候,我就引导你去“看”,这种“看”是感受,是禅定或者说冥想或者说灵修或者说催眠,各种宗教中说法不同。当你“看见”的那一刻,也许就是开悟的一瞬间,你对当下的那种感知,比如前面何方楠校友说的感受流水从皮肤的滑过去的感觉,还有感受到了温度无法表达,就是这种感觉的“看”,当语言无能为力,就带你去“看”,体验那种状态。

郑敏校友

我觉得这本书教我们把所学的、或者是你的经历束缚你的东西,通过一种方式释放,从而回到天地之间。对于这样一个过程,不能没有思维,但思维也给了我们滞障,我们的错误可能是我们过去的对造成的。作者在书中强调痛苦、不良情绪和过去经历对我们的纠缠,通过关注当下、体验当下、回归当下,从而达到放下的目的。

何金强校友

我研究生读的是佛学方向,我学佛学喜欢回到生活当中,刚刚大家都提到电影,我也跟大家也分享一部电影——《功夫熊猫》,熊猫阿宝在遇到练功瓶颈时,他不找师傅——他师傅是一只灵活的松鼠——他找太师傅,一只乌龟,乌龟大师说了一句引人开悟的话。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so we call it present.”


——《功夫熊猫》乌龟大师

这句话给我感悟特别的大,present是现在,也是礼物的意思,今天就是上天给我们的一个礼物,这是一种真,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是三世两重因果,从过去的、到现在的、未来的,世界有10种生命形态,佛教将其称为十法界:六凡四圣,我们都是凡人,处于六凡的中间,我们烦恼法占了51%(按五位百法来算),是绝对的控股权。凡人难免会有烦恼,我们的过去已经无法改变了,如果想改变,只有改变未来,而改变就是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按佛教的观点来说就是,从现在开始做善事,业虽然不能消,但是你先前的“恶”就像一滴水,你要丢进大海中,丢进你“善”的大海,这样你受的苦就轻了。

韩慧敏校友

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朋友圈,一个清华毕业的留美律师请人帮忙找《当下的力量》英文版,读了之后我觉得很有用,很有力量,感受很多,我觉得对我的工作来说很管用,为什么呢?

    我是儿科神经专业的医生,退休后返聘,是在休息三个月后返聘的。我的病人有些是慢性病,需要持续治疗,海南下面市县好多人相信我,可能我退休后到返聘这中间的三个月有人的治疗中断了,因为他们不相信别人,等我回来后发现我觉得很对不起他们。我现在每次上班的时候,就专注于当下,把每个班每个病人认真对待,不去想过去的,我觉得确实有用,所以在我看来它也是一本工具书。

吴晓丽校友

     我发现我有些抗拒这本书,特别刚读到前言,看到作者讲他开悟的那个时刻,我曾经跟他有一样的经历,但我不想知道为什么。我只知道我像他一样,走过了痛苦的时期。我直接就把书放到了一边,但后来因为要参加读书会,不得不努力让自己静下心去读。

张德芬在导读里说,不能用大脑去读这本书。也确实如此,当你尝试用思维去理解的时候,就会发现你的思维还是在不停抗拒,所以需要用心去体会。我本以为我像作者一样,达到了开悟的状态,然而今天读到第十章关于臣服,我就突然发现,我其实更像他说的那种消极的抵抗,就是“我不在乎了”“我不愿再烦恼了”。所以,我可能不是真的臣服,而是把痛苦短暂地深埋。也可能正是基于此,我的思维非常抗拒我读这本书,它怕我真的顿悟了,把痛苦放下了,把思维抛开了。但是我依然觉得,我曾经瞬间达到过开悟的状态和内心的平和。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维总是抗拒,但当我在喜马拉雅上听这本书的时候(温柔的女声版本),我感觉很放松,会有忽然进入当下时刻的状态,虽然时间很短。这也是阅读本书的一个方法。

在读《当下的力量》时,我脑海中会闪过很多以前读到的句子,比如说:“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会过去”,其实,这些都是相通的,就是所有的东西、所有的痛苦,总有会消失的一天。如果你能活在当下的时刻,那过去的一切就过去了。

另外这几天刚发生的明星高以翔去世的消息,让我也有深深的感触,既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临,我们为何不好好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把当下的每时每刻过好。

最后,以丰子恺的一段话作为结语: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丰子恺

金日(南大校友)

我们讲活在当下,那么活在当下究竟对后来的结果有没有影响,有没有作用?虽然说我并不信佛,但单就活在当下,活在短期内来说,在过好当前每时每刻的情况下,对于后续的结果,我想是有积极的因果关系。我的看法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活好每一分钟,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过好当下的生活,激发当下的力量。

西子书友

这本书是属于灵修类的,我就跳出书来讲一些相关的东西。我想介绍另一个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他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他写的《最初和最终的自由》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和《当下的力量》所描述有相似之处。

心理的痛苦是当我执著于某些令我满意的东西时发生的,因为那时我害怕可能从我这里将它们夺走的任何人或任何事。

——克里希那穆提《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一个生活富足的人,一个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的人,是不混乱的,他是清楚的,他不会问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对他而言,或者就是开始,也是结束。我觉得理解了生活本身既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重点,就明白了什么叫当下。

刚刚赵颖博后讲到了西西弗斯的神话,其实这是世界十大思想实验之一,这里我简单讲一下其他九个实验:尼采的永劫回归,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菲利帕·富特的电车难题,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瑟尔的大脑义肢,康德的时间能静止多久之问,罗素的太空茶壶和罗素的理发师矛盾。


主持人郭瑞俊:

    不要因为我们读这本书,或者在书里获得了当下的力量,就一定是最好的,其实看这个世界有多种角度,比如刚刚提到的十大思想实验就是。

王格平校友

从选书方面来讲,今年的读书主题是“反观自我”,《当下的力量》是选对了,这本书是方筱校友通过林怀宇推荐过来的,记得方筱校友对《当下的力量》推荐词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技术。本书不仅要告诉你为什么,还要告诉你怎么做。    

刚才大家对这本书各有看法,比如主持人认为作者是在讲很简单的东西,不外乎一个禅字,但在书中“绕”了很多的事情出来。主分享潘婕讲开悟的一段,认为开悟不仅是痛苦和身心内外冲突的终结,也是思考的终结,将会是不可思议的解放。书中有一段否定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认为只有终结了“我思故我在”的思维后,才能真正开悟。我的观点其实跟赵博后比较接近,我觉得总体上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如何在这“荒谬”的世界中度过我们的一生?就是要“惬意”地活在当下,这是我的人生观,不管怎么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们都要“惬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刚才西子老师讲的以纯哲学来解读世界我不是很赞成,因为只以哲学解释世界本身也是没有意义的,忽略了人的感受,如果只是出于哲学对生死的理解,人生本质是没有意义的,如何在没有意义的人生中“惬意”地生活,如何在“荒谬”的世界中潇洒走一回,这才是我们活在当下的意义。

主持人郭瑞俊:

    作为主持人,最后我再说一点,与禅宗相比,这本书缺少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佛教里有句话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简单8个字抵得过本书讲爱的那几十页文字。《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本书讲所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佛教看来,还是有分别心,有分别心就又堕入了一种智慧的障碍,无分别则一切皆空,但是又空生万有。把这几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段曹林校友

今天的读书会是我们和南大校友会的第三次深度合作。不管是复旦校友还是南大校友,包括校外的几位书友,发言都十分精彩,围绕的主题就四个字:活在当下。什么叫活在当下?为什么要活在当下?怎么活在当下?这里面有大智慧大学问,大家各抒己见,给出了许多独到的见地和深刻的启发。既包括怎么理解,也包括怎么实践,有独特的感悟,有亲身的体验,有深刻的思考,两个小时听下来,我也受益良多。最后,我特别要说的是这本书叫《当下的力量》,当下的力量到底在哪里?对每个人来说不尽相同,对个体或社会来说也不一样。所以这一点可能是关键的关键,到底当下有什么力量?怎么样才可以更好地活在当下?我觉得,这大概是今年读书会主题“反观自我”最大的一个关注点,也是我们可以从中受益的一个关键点。


来源:“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公众号

原文链接: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