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级历史学系博士陈茂华:扎实学术是一切的基础

2024-04-03|校友走访

文章来源:2024年寒假复旦校友走访
走访同学:22级历史学系本科生陈翌嘉

陈茂华: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学副教授,2002级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博士,师从张广智教授,研究兴趣与方向为史学理论、西方史学史和西方文化史等,已在《史学月刊》、《史学理论研究》和《史林》等刊物上发文二十余篇,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以“优秀”等级结项),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多项,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的子课题”20世纪的美洲历史学和历史学家”。

01

求学与就职:致力于学术和教学的道路

陈茂华学姐在本科阶段对历史学和法学都有兴趣,之后,则由于对抽象的理论的热爱,报考了张广智先生的博士生,正式选定了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作为方向,进入复旦求学。

在复旦度过的岁月中,陈茂华学姐不仅在自己的专业中领域撰写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论文,尤其是对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做了丰富的回顾和论述,其中博士论文后来以《霍夫施塔特史学研究》为题出版,而且也吸收许多其它优质的学术思想,比如作为史学理论的研究者,陈学姐也对哲学充满兴趣,选修了哲学学院西方哲学的课程,俞吾金先生的授课迄今让学姐印象深刻。复旦的老师们很尊重学生,充分地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人来看待,鼓励学生探究,前辈学者的尊重与激励也是陈学姐学术动力和兴趣的来源之一。

谈及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学者,陈学姐想起了当年在复旦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陈新教授,他对学术那种纯粹的热爱和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学姐。此外,在复旦认识的诸多老师和同学也成为学姐学术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当然,这段博士生涯也有遗憾,说到自己的博士论文,陈学姐反思到,那时候对西方的思想脉络尚不够熟悉,所以没有能在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潮流在美国蔓延的趋势下,把握霍夫施塔特的思想。不过,完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总是会存在些缺憾,这些缺憾中就隐藏了进步的可能。

陈学姐完成了博士学业后,长期在大学工作,除了在学术领域大展身手外,也关注学生教育。她曾和同学们共游北外滩,为同学们讲述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也曾在通识课上,发掘了优质论文,建议学生尝试发表,哪怕那位同学学习的并非人文专业。教学是陈学姐发挥的另一个舞台,而教学就意味着培养更多可能性,使学生受益,也为未来的世界输送人才。对人文专业的学生而言,陈学姐的讲授当然意义非凡;对理工专业的学生而言,陈学姐也强调人文能够塑造学生们可带到生活各方面的思维,历史学作为一门强批判性的学科,是批判性思维优质的训练场。

02

作为理论的史学:价值与事实之间

史学理论在历史学科中的地位很特殊,其所关注的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这门学科本身。历史学常常被认为是重视材料、构建事实的学科,理论在其中应当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历史学是游走在诸多事实之间的学科,但绝不是事实的简单集合,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历史这个学科本身?假使说要在逻辑、史料和史学之中搭建起联系,那么应当秉持什么样的历史学方法论?这些都是值得深思而又相当重要的问题。陈学姐深耕史学理论领域二十余年,在这些问题上,有着自己的思考。

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考据的能力更是无可或缺的关键。但是倘若为了历史学的学科独立性而排斥理论,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少问题。历史学的视域将为这种思路所限制,并且,以此来捍卫历史学的纯粹性,在其深层逻辑上,并不真正起效果。因为哪怕是最纯粹的实证主义的史学研究思路,也无法拒斥所有的主观构建,考据工作中的收集整理、材料互证,也包含了人为的编排,透露出学者的认知,所以,在本质上,也脱离不了解释的范畴。如是,排斥价值便是难以实现的事。

当我们的目光一直聚焦在事实上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很多需要诉诸于逻辑,诉诸于理性的突破点。“逻辑先于事实”,其实,很多强调事实的研究是在经验主义中找规律,而往往只有运用逻辑,才能检测出事实中的问题,不落窠臼、突破框架实现创新。历史学的研究不应该被一种严格的类型学的研究方式所桎梏住,这体现在对理论的包容上,也体现在对材料的多样性的追求上。学术的本质目的是探索真理,为此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各种理论,并批判性地接受、广泛收罗各方面材料,善于甄别、巧于利用。比如说,很多思想家的思考方式是以展现思想——回应问题——思考时代的三位一体结构为基础的,所以在研究思想史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关照思想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在时代中探寻个人,又在个人中看到时代。如此,势必要主张一种多样化的研究方式,通过多元创新更好地把握历史上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互动。并且,历史学也无需一味排斥价值,因为历史观和价值观是高度统一的,新世纪的历史研究者应该大胆地在研究中彰显自身的价值观,让广大普通人获得历史意识,积极构建引领时代前进的历史文化。

03

寄语未来:在长期主义的指导下,扎实专业,独立思考

陈学姐十分强调学习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对于以学术研究为志业的同学们而言,扎实专业自然是大学生涯中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并非有志于学术的同学们,专业技能其实也不能忽视。因为正如上文所言,人文学科所训练的,乃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乃是一种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和能力从来不仅仅活跃于学术研究的范畴之内,更是蔓延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如果真正学好当前的学科,那么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将因过去所受到的人文训练而获益。即便是理科生、工科生或医科生,花时间学习人文学科也有助于提升能够运用于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读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学习无法避开的话题。说起读书,陈学姐提到最初可以只是把握主干,但是,之后一定要静下心来细读,去理解书中的论证思路和材料运用。此外,学好一门外语,多学一门外语也相当重要,这意味着开辟一个新的世界。翻译其实不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精读外语文献的好办法,翻译的过程意味着探索性的阅读,会自然引导阅读者去揣摩书或文章的写法,并且,翻译还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方式。最重要的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文化互译是一项基本技能。

无论书斋内外,坚持长期主义,不拘泥于短时间内的得失,或许是克服挫折,稳定心态的好方法。人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起伏,只有抱有长期积累的心态,维持心绪稳定,才能安定并提升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