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人谈《复旦人》——读者座谈会顺利召开

2012-05-09|总会新闻
在《复旦人》试刊三年之际,《复旦人》读者座谈会于4月27日,在大学路70号“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顺利举行。二十余位校友和编委、编辑部编辑记者参加了座谈会。校友中有来自《中欧商业评论》、《新闻晨报》、《理财周刊》等专业媒体的编辑、记者,也有长期支持关注《复旦人》,并为杂志热心撰稿的作者。《复旦人》执行主编章晓野主持了座谈。校友会第一副秘书长张宏莲首先回顾了《复旦人》试刊三年来经历的种种成长,并诚邀与会校友提出宝贵意见。编辑部王增藩、王雪松分别介绍了《复旦人》三年的实践和思考,以及目前初步形成的栏目和特色。《复旦人》以讲述复旦“人、情、史、事”为内容,以“彰显校友风采,传承复旦精神”。《复旦人》从无到有,来自学校、外联处、编辑部的投入和奉献让《复旦人》立了足,也受到了校友的肯定,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在办刊过程中,编辑部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广大校友的热爱和支持是《复旦人》长续发展的动力来源。1984届历史系校友,现任《理财周刊》总编辑的周虎认为,《复旦人》应该是一个复旦与毕业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应当有一种粘合力,可以增进大家对复旦的归属与认同感。因此在内容与选题上,杂志应当注重引发校友们的共鸣,要有母校名师名家的报道和他们对时事的看法和观点,并建议用更多的篇幅去关注外地及海外的校友。新闻学院2008届硕士,现任《中欧商业评论》执行副主编支维墉说,《复旦人》这本杂志的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很大,并且都是原创,这是很不容易的。但这既是优势,又是劣势,因为在这个快速阅读的时代,这样的杂志恐怕很难得到充分地阅读。因此她建议杂志应当向精英化和品质化的角度发展,在选题和美编上需要更加专业化。1999届新闻学院校友,现任《新闻晨报》文艺部副主任的李健中认为,《复旦人》应该更多地借助外力,更多地使用学生记者,以及毕业的校友,请他们当特约记者或者专栏作家。1999届葛新立从三个层次为《复旦人》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首先一份好的杂志一定能用一句话把自己的办刊原则说出来;其次作为一个专业媒体,我们的图片不仅仅要有美感,还要有信息量和现场感;最后,在文字规范方面,建议参考路透社这样的顶尖媒体的编辑手册,每一个标题如何拟定、如何避免主观性强的词语以及对词语强度的把握等等。虽然我们未必能做得这样细致,但是这样一个东西能够极大地提高我们尤其是新记者的文字适应力,让他们更好的熟悉《复旦人》的文字风格。无论是对内部人员还是外部来稿,这样一份标准都是很有意义的。1964届复旦外文系,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退休教授毛荣贵老师建议,每一期杂志都应该有一个导读,这样读者在阅读时就会有重点。他也指出杂志美编方面随意性过大,让作者辛苦写出的文章无法得到更好地展现。中文系苏兴良教授已经为本刊撰写多篇文章,他对杂志提出美好祝愿的同时,已经又在为后面的杂志搜集素材了。复旦有很深的渊源的卢永亮,父亲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卢鹤绂,他自称为“复旦家属”,非常喜欢看《复旦人》,称赞道,《复旦人》能够充分体现复旦大学浓厚的人文气息。1988年毕业于复旦中文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毛德良教授认为,《复旦人》选择市场下的运作,还是计划下的运作,是个关乎杂志能否独立生存的问题,因此建议杂志向商业媒体学习,这样才能真正走向独立。另外,对于一个大学而言,除了名师、名课,还有学生的校园生活,如社团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所经历的故事可能让人一生铭记。因此建议多做一些这样的内容,就可能引起更多校友的共鸣。相对狭窄的会议空间并不能束缚大家的热情与思考,与会嘉宾就《复旦人》主题策划,栏目设置,编辑规范,风格创意,广告推销等内容展开了探讨,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此次座谈会,充分展现了校友们对《复旦人》的热爱和支持。华彪校友作为编委,从试刊第一期开始就为《复旦人》出谋划策,在校友中宣传。张宏莲老师代表校友会和编辑部感谢校友们的出席,并表示在以后的办刊过程中会,更多与校友沟通,多采纳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也希望校友们能够继续关心关注《复旦人》的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