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级哲学学院博士张会永:不做人云亦云者,不做随波逐流者

2024-04-03|校友走访

文章来源:2024年寒假复旦校友走访
走访同学:2021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本科生侯锶佳

张会永:2004-2007年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伦理学专业学习,师从陈根法教授,获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和德国古典哲学。

01

结缘复旦:“除了复旦,我哪也不去了”

回忆与复旦结缘的经历,张会永校友认为,来复旦读博的契机多少有点偶然。当时,张会永校友在湖南师范大学读硕士,他的导师李培超老师正好在复旦从事博士后工作,在李培超老师的帮助下,张会永校友与陈根法老师取得联系。虽然报考复旦的契机具有偶然性,张会永校友也认为其中多少有点注定的味道。他笑称当时的自己有点“社恐”,报考复旦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在陈老师的鼓励下,张会永校友获得了很大的信心,并且,陈老师的仁者之风也让他坚定了报考复旦的选择,他记得当时说过“除了复旦,我哪也不去了”,想着要么去复旦读书,要么就不读博士了。

02

旦复旦兮:“在复旦的收获是终身受用的”

张会永校友在复旦求学的时间不算长,但有许多让他记忆深刻的人和事,他说自己深受三位老师的影响。第一位是陈根法教授,张会永校友觉得陈老师特别开明,他鼓励学生自由地选择研究方向和选题,这样的风格让张会永校友印象深刻,现在,张会永校友在培养自己的学生时,也继承了陈老师的风格,基本上不给学生定题目、定研究方向。第二位是张汝伦教授,张会永校友觉得他是一位特别有魅力的老师,张会永校友至今仍记得有一年冬天,张汝伦教授在课堂上谈起《存在与时间》中的“向死而生”,他和另一位同学听得浑身冒汗,深受震撼。最后是邓安庆教授,张会永校友求学期间,正值邓老师讲授康德伦理学,通过参与邓老师的课程和课外的阅读,张会永校友逐渐把研究康德作为自己的选题,师生二人也长期保持联系。

谈及在复旦求学期间的收获,张会永校友认为最重要的收获有两点,一是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张会永校友二十年来的研究都以康德伦理学为核心,对他而言,复旦帮助他找到了一个能够从事几十年的方向。二是建立了学术的信心,在这里,张会永校友谈起了申请奖学金的故事,他想起博士二年级的奖学金评比时,自己的论文得到了张汝伦老师的较高评价,他觉得能得到张汝伦老师的认可,说明自己也能够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

03

从事学术:“学术研究是天下之公器”

张会永校友从小就以读书为兴趣,读研时逐渐产生了学术兴趣,在博士期间,他在复旦收获了最重要的学术训练,他认为复旦整体的学术氛围、老师的学术热情,都是他走上学术研究的契机。

谈及学术研究的品格,张会永校友总结了几点经验。首先是要立得住“大本”、守得住初心,学术研究是天下之公器,学者需要关心大问题的气质和格局,而不是将研究当作追求名利的办法。其次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的学者,基本的生活方式是看书、写作,但也常常经历失败,比如论文投稿被拒、晋升失败等等,研究者需要经得起这些失败。最后是放下成见、开阔眼界,张会永校友认为这是从事学术最重要的品质,学问是公开的,研究者需要容得下批评、放得下成见,并且时刻关注理论的前沿研究,接受新的东西。

在学术研究中,张会永校友常常遇到困难,他认为在遇到困难时,需要主动走出舒适区,这样才能保持学术热情、敏锐地抓到问题,从而克服困难。基于此,张会永校友也提出了一些克服困难的建议,包括组织和参与读书会、参加学术会议、从事博士后、争取访学机会,在和别人的交流中获得新的思想刺激,从而打磨出好的文章。

04

寄语后辈:“成为一个真正启蒙的人”

张会永校友认为“自由而无用”昭示了人文社科的魅力,他认为这种魅力能够体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而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也反映了从事人文社科的关键,张会永校友认为,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形而上的总体关切,同时要有一个形而下的、踏实的追求,既要关注大的东西,也不能忽视小的细节。

访谈的最后,在被问及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时,张会永校友引用了康德的启蒙概念,他说:“我希望复旦的学弟学妹在今后的学习、工作,还是在人生中,都能成为一个真正启蒙的人,不做人云亦云者,不做随波逐流者,而是一个具有启蒙精神、具有独立人格尊严、能够坚持真理和自由的理性、能够用自己的理性辨别是非善恶存在者。”这也正是他对复旦学子的期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