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罗建伦:怀仁传道,心系文脉

2024-04-03|校友走访


11级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罗建伦:怀仁传道,心系文脉

文章来源:2024年寒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人:2023级文献信息中心硕士生庄雨岳

 

罗建伦: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2011级博士生。现就职于南通大学文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文人雅集及咏物诗。


01 书香门第的文学情缘


罗老师的文学情缘始于家庭氛围的熏陶。父亲毕业于中文系,家中书盈四壁,罗老师的童年与少年时代都在书籍的海洋里畅快地遨游。三年级时,罗老师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说岳全传》,当时这本书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或许有些晦涩,但文学的种子也就此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自那以后,对于书籍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五年级时,罗老师已经能够非常顺畅地通读半文言的作品,也逐渐养成了阅读文学书籍的习惯。中学时代,罗老师优异的语文成绩来自对于对语言的敏锐,这与阅读的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促成了专业的选择,罗老师最终与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


02 严谨治学的复旦生活


博士阶段,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优秀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学术资源与响亮的名号深深吸引了罗老师,他也因此走进了复旦校园。罗老师坦言,博士生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通常来说,视课程安排七点或八点起床,课后便在图书馆的研究生阅览室待上一整天,查资料、写论文,一日三餐和午休都在学校里解决,待图书馆闭馆了才回到宿舍,偶尔到同级男生的宿舍里串串门,聊聊天。


四点一线的生活,罗老师乐在其中,对于复旦的学术氛围,他有三个方面的感触与收获。第一,是老师们认真负责的态度。罗老师博士论文答辩时,有一位老师是已经退休的杨明教授,答辩后一段时间,杨教授托人将自己拿到的那份论文还给了他。他发现杨教授逐页读完了二十余万字的论文,并在每一页都做上了批注,这种治学的严谨让罗老师深受感动,也影响了他如今对待学生的方式。罗老师还回忆到,博导的课程要求学生们每两周在课堂上分享一次小论文,从定题到成文,时间紧任务重。有一次,罗老师彻夜赶完了第二天要分享的论文,却在早上不小心睡过了头,赶到教室时,博导严厉地批评了他。罗老师称,学生时代大家对博导都心生敬畏,因为他在学术方面对待学生一丝不苟,毫不留情。毕业后再见面时反而和蔼可亲了起来,正所谓“严师出高徒”,罗老师认为这也是认真负责的体现。


第二,是老师同学们勤奋刻苦的精神。罗老师在读时,博导黄仁生教授已近六十岁,功成名就,却仍夜以继日在办公室工作,有时候半夜一两点钟还能收到他给同学们发送作业、论文相关的信息。这种对学术的追求,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形成的习惯,已经转化为一种习惯成自然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也给罗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了懒散时的“强心剂”。无独有偶,罗老师当年住在北苑研究生宿舍94号楼,因为阳台朝南,外边就是道路,有时候半夜两点多还未入睡时,时常能够听到同学骑着自行车回宿舍的声响。他猜测,大抵是有些同学刚从办公室或实验室返回,每每想到这里,罗老师都不禁感叹,复旦的学术氛围确实是太浓厚了。


第三,是老师们对于文化与文学传统的遵守和坚持。有一年,罗老师参与了复旦的年夜饭活动。用餐的时候,古籍所的所长陈广宏教授也在。聊起家长里短时,罗老师告诉了陈教授自己家里的一些情况。陈教授的第一反应便是让罗老师的孩子以后也要走上中文这条道路,以保持家庭传统的传承。在这个嘱托中,能够切实感受到老先生对于自己专业的热爱,以及希望能将专业传承、延续与发展的殷殷期望。


03 怀仁传道的教学生涯


读研之前,罗老师曾在家乡的中学里担任语文教师。相比高校来说,中学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比较强,教学方法与思路的变化小,创造与发挥的空间也十分有限。机械重复的教学模式让罗老师备感乏味,也更加渴望知识的浸润。


罗老师自认为是一个“佛系”、淡泊名利的人,在高校任教也是一直以来的理想。相对于中学教师,罗老师认为高校教师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他崇信韩愈《师说》中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师者”,排在第一位的应当是“传道”。这种“道”不仅是过去的儒家之道,更应是读书做人的道理,是思想的升华与知识、经验、体会的总结。通过自己讲授的课程给学生带来启发,为学生提供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做学问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对于高校教师的生活,罗老师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相对来说,个人有一定范围内的自由,也可以很好地平衡教学与研究、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他感觉最有趣的便是在课堂上与同学们碰撞思想的时刻,探讨不同的见解对于罗老师来说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能够调节学术研究的枯燥,并从中获取巨大的愉悦感与满足感。


了解到许多学弟学妹也有担任高校教师的愿望,罗老师认为,高校的教学不用拘泥于某种特定的风格,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个性,但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育人的仁心。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孔子提倡的“仁”也体现在他对待学生的方式上。作为高校教师应当遵从最基本的师德,要以严谨负责的态度,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们,而不能以私心对待学生。如果坚定了担任高校教师的想法,敲门砖便是要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其次应当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学术积累,往后教学时方能游刃有余,此外,还应当有针对性地关注自己的目标高校对哪些方面研究的积累更加深厚,通常来说,平台决定了个人的未来发展,亦可谓“择良木而栖”。


04 心系文脉的精神追求


提及自己的研究方向,罗老师侃侃而谈。他的研究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文人雅集,一是咏物诗。在文人雅集中,最典型的便是王羲之的兰亭集会以及石崇的金谷园集会。罗老师分析到,集会中,人的天性解放了,好胜心强了,自然会思考如何提升写作手法,探索如何推陈出新,这亦客观地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对于网络上盛传的“文科无用论”,罗老师认为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论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的飞跃式发展,其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愈发显著,呈现出不匹配,不协调的关系。沉浸于快节奏的快餐文化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堪称匮乏,无需过多思考的信息获取模式容易导致精神的空虚。探寻丰富精神文化的路径,这正是当今时代研究文学乃至文科的意义。


回想起小学时代的生活,没有电子产品,甚至没有电灯,放学后,罗老师便捧书坐在院子里,直至暮色侵入方觉夜幕已沉。书籍带来的满足是电影与电视剧无法比拟的,这是由于精神的充实需要历经时间去填充,而对文字的阅读能够带来无尽的思考与遐想,不会被既成的画面限制。在院子里比划着棍棒,化身白马白袍的赵子龙将军,这是罗老师童年中难以忘怀的愉悦感。


任何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要追求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它们就像是肉体和灵魂,共存共生才能更加和谐。当然,罗老师也强调,精神文明的富足要建立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参加工作之后也应当保持学习的习惯,培养阅读的爱好。在逐步学习,日渐进步的过程中,个人的想法亦会发生调整与变化,亦可能引出一条全然不同的道路。


博士阶段,罗老师在阳台种植了一些圣女果和辣椒,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也成为了他闲时消遣、富足精神的方式。对于种植的爱好让罗老师在定居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带院子的房子,从杜鹃、梅花到月季、果树,罗老师在种植的过程中也不断拓展着自己对于植物的知识面。饱读诗书,痴迷花木,罗老师祝愿大家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疗愈。


05 自由而不浮躁的价值信仰


罗老师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情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开创自己的新天地;同时摒弃功利心,避免对短期的蝇头小利趋之若鹜。无用,反而是最大的有用。脚踏实地做自己的学问,积累到一定程度也是堪为大用的。


博士的学习生活或许枯燥,却也美好。虽然读书的时候会疲惫,会无聊,但罗老师依旧怀念学生时代,能够沉下心来做想做的事情的机会实属难得,走向社会之后,便很难再有如此一方净土了。


罗老师鼓励大家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争取在这段时光里做最好的自己。此外,有机会也要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碰撞思想,获得不一样的启发;还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锻炼身体,在增添乐趣的同时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读书不仅是精神的历练,也更是体能的考验。在身体素质良好的前提下,开心地做学术,虽然单调,但是快乐,这是最好的状态。


06 恣意旷达的人生理念


访谈的最后,回首往日,罗老师总结到,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应当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走过了之后便无怨无悔。若能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如自己踏上了文学旅途,那自然是开心的。倘若一开始没有选择合适的道路,半路刹车,重新启程,也是智慧的决策。倘若没有及时止损的机会,便看开一些,顺其自然,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抱着这种心态生活,一是减少压力,二是增添乐趣。一味纠结只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烦恼和痛苦,若因此产生心理问题,更是得不偿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罗老师非常赞同与欣赏苏东坡对待生活的旷达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