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级中文系博士由兴波:塞北冬雪飘零季 尤忆江南烟雨时

2024-04-03|校友走访


03级中文系博士由兴波:塞北冬雪飘零季 尤忆江南烟雨时

文章来源:2024年寒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021级中文系本科生卢静宜

 

由兴波:2003-2006年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王水照先生。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研究、书法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苏轼研究会理事、吉林省传统文化公共播讲团团长、长春市孔子研究会副会长等。

 

面对我的线上采访,由兴波老师深情地回忆起了在复旦大学的读书生活,复旦三年对他的学术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他的事业发展也是重要的里程碑。当年读博士时,王水照先生每两周在文科楼十楼的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给博士生们上一次课,和同学们分享他近期的学术心得和最新学术动态,随后逐一询问学生们的论文进度和个人想法,有时还要求学生做小范围内的学术讲座。当时宋代文学学会成立不久,王水照先生作为会长,每每为宋代文学研究做出指引性的贡献。而很多重要的学术思想,王水照先生都是先在博士生的课堂上提出,并进一步完善。比如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三重三轻”问题、“五朵金花”之说的总结等,由兴波老师都曾在文科楼那间狭小的教研室中听到了这些理论的先声。


由兴波老师说,王水照先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准确的学术判断给予他许多启迪。例如在博士论文选题时,他将几个选题写在一张纸上,其中最后一个是自己大胆设想的,将“宋代书法四大家”的诗学思想与书法理论做比较研究。关于这个课题当时学术界很少关注,由兴波老师自己内心也很忐忑。没想到王水照先生一眼相中了这个选题,说这个题目的难度虽然大,但学术价值很高。材料不多不少,恰好能做一篇博士论文。由兴波老师回忆道,他并未刻意控制字数,而是按照研究计划顺其自然地写下去,完成时赫然发现:博士论文二十多万字,完全符合博士论文的字数要求。不得不感叹王水照先生学术眼光的独到和精准。在2011年河南大学举办的宋代文学年会上,由兴波老师向王水照先生请教关于项目申请的相关问题,先生帮他敲定了题目的时代范围,果然不久后,这个选题获得了国家基金项目的支持。


由兴波老师说,他在复旦求学期间不仅受到了王水照先生的学术泽惠,而且从本专业、其他院系的许多名宿“大牛”讲学中受益良多,至今对章培恒、陈尚君、骆玉明、陈允吉等先生的治学功力、教学风格印象深刻。复旦大学中文系不仅有丰富的学术资源,而且鼓励学生选修历史系、哲学系等老师的课。复旦大学要求每名博士生在读期间至少要听10次讲座,做5次报告,由兴波老师第一年就听了20场以上讲座,包括国际汉学家艾朗诺、李福清等,国内著名学者裘锡圭、钱理群、葛晓音、葛剑雄等的讲座。他还提到了许多在求学之路上于他大有帮助的老师,如华东师范大学的马兴荣、上海大学的董乃斌、上海师范大学的曹旭等先生,还有复旦中文系当时的年轻教师查屏球、陈引驰、聂安福、朱刚等老师。


由兴波老师表示,通过复旦的三年求学之路,他的学术视野得以拓展,学术思维得到了更好的锻炼,这段经历对他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影响也很深远。受到王水照先生影响,对苏轼研究等的兴趣更加浓厚。同时,博士论文带领他走向了将书法爱好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在日后的研究、教学、文化传播工作中,他将这些元素进一步发挥。


谈起复旦的校园和生活,由兴波老师感慨道,一切都还历历在目,宛如昨日。他们当年住在复旦北区,经常在宿舍区的三角水泥地踢足球;宿舍门口是一排小铁皮房,水果摊、复印社等分列其中;南区路旁小商铺林林总总,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经常在晚饭后逛一逛经世书局、鹿鸣书店,到旧书店去淘书是非常快乐的事情。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时,光华楼刚刚投入使用,光草前搭建了庆典舞台,因为人数限制,很多同学没有晚会演出的票,就爬到附近的教学楼顶、光华大道旁的树上观看演出……


由兴波老师不但在国内开展了许多场的文化讲座,还曾在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等国开展过文化传播活动。当被问到如何走上传统文化传播之路时,由兴波老师表示,这一切既是常年学习工作中积累的兴趣、经验使然,也离不开因缘际会的作用。高校学者如果囿于象牙塔内埋头做研究,其学术成果可能只在同行的几百人、甚至几十人小圈子内传播,对社会上广大民众影响甚微;而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却苦于无法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无处获取新鲜知识。因此,由兴波老师逐渐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与社会文化传播活动相结合,希望身体力行地实践大学在“科学研究、培养学生”之外,“服务社会、文化传承”方面的任务。不过,在开展各类文化传播活动的时候,他总是牢记着王水照先生对此的教诲:“无伤大雅,毋伤大雅。”也就是不能为了迎合大众心理而作出曲解内容或低俗性质的文化传播,一定要坚持学术的基本精神。


毕业十几年来,由兴波老师一直心系母校,时刻关注母校的发展变化。既是复旦大学校友,又是吉林大学的老师,他有一些学习、生活心得送给正在求学的大学生们。从短期的生涯规划来看,对于“要不要继续读研究生”这个话题,由兴波老师认为,读研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工作则要选自己“适合”的。读研究生选择专业,一定要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够在研究过程中体味到学术的快乐;如果走入职场,则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因为只有适合这个工作,才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实现人生价值。从长远的人生发展来看,由兴波老师则总结道: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大家要做好终身学习的心理准备,要积极培养终身学习的续航能力。另外,无论哪个阶段的学习,都一定要与广阔的社会结合。甚至读书不用太多,只要读好“社会”这一本书就够了。


最后,我们得知,由兴波老师的女儿也在2022年考入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父女两代人成了校友,继续这份复旦情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