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校友筹募培训班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

2013-05-03|总会新闻

由亚太教育促进与支持委员会(CASE)主办、复旦大学校友会和皓众博华咨询有限公司协办的“校友筹募培训班(华语)”于4月24日至25日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为期一天半的培训课程共吸引来自50所高校的72名从事校友会或基金会工作的同仁参与。

 

 

在24日上午的开幕式上,CASE亚太区执行董事蔡明惠女士和复旦大学冯晓源副校长首先致欢迎词。冯校长在致辞中提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汇聚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其中来自校友的支持是不可替代的。冯校长希望参会的校友会和基金会同行们通过一天半的交流学习,能进一步增进彼此关系,有所收获和提高。

 

本次培训班的3位讲师分别是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友事务处的孙敏炎主任、波士顿大学大学发展及校友部亚洲发展王嘉宁主任和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处长、复旦大学校友会第一副秘书长潘俊。

 

潘俊处长结合复旦大学校友工作实践,就如何培育和激发校友积极参与学校大型筹募活动以及如何促进校友团体管理作了发言。她列举每年5月的复旦校友返校月/返校日活动、成功举办了12届的复旦大学世界校友联谊会和“汝沐春phone”电话运动等例子,分享了复旦在加强基础工作、增进与校友联络沟通的同时就如何培育校友的捐赠意识,共同促进大学的发展等话题,做了主题演讲,并与与会者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

 

王嘉宁主任则对校友捐赠的不同人群做了更专业的、金字塔式的区分:塔顶是大额捐赠,中部是中大额捐赠,底部是基础——校友关系和年度捐赠。通过对校友和捐赠者信息“金字塔”数据库的管理,发现、识别出不同的潜力捐赠者并对他们分类,配以不同的联系人或团队。通过对校友数据信息分析以创建不同的活动,如按行业、毕业年份、地区组织的校友活动,进行栽培,创造潜力捐赠人的联络网。等时机成熟后进行洽谈,并在后期保持与潜力捐赠者的紧密沟通,将后期服务变成继续的栽培活动。

 

孙敏炎主任以南洋理工大学(南大)为例在校友团体管理及积极联系在校学生-未来的校友做了分享。他通过如何推动成立和管理海内外的72家校友会,并讨论校友会成立的目的、宗旨及地方校友会成立的七个步骤,以及校友会可以扮演的角色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等,最后总结出可供参考的经验:包括,在学生中培养校友意识、灌输校友联系精神,遴选合适校友担任地方校友会筹委会委员、帮助成立地方校友会并与其保持经常联系等。对于在校学生,从一开始就培养与他们的关系,加强在校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具体措施则包括在迎新时宣传校友会、提供校友会礼品、资助学生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校友活动、出席毕业典礼等。

 

24日下午的经验分享环节特别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对外联络处邢和祥处长、上海交通大学发展联络处杨升荣副处长和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筹资主管方凡老师与学员交流筹募经验。上海交大杨升荣副处长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了交大如何做好老校友的大额募捐的经验;华师大邢和祥处长通过视频介绍了华师大的3个捐赠项目,并总结出利用导师的力量吸引学生捐赠、通过项目发起人的个人魅力吸引多方捐赠、对捐赠项目精心设计、关注捐赠者感受的经验;同济基金会方凡老师则以“同济校友高尔夫邀请赛”作为具体案例,介绍了校友会联合校友企业、校友共同打造“健康、友爱、慈善”的公益平台,集合校友力量做公益,成立同济校友公益基金,最终收到校友满意、学校收益双赢结果的故事。

 

24日课程结束后还特邀多伦多大学副校长助理Barbara Dick就校友故事的力量和影响力做了分享。Barbara播放了多伦多大学精心制作的校友故事纪录片《Boundless》,其展示了来自全球130个国家/地区的有声望和影响力校友的故事以及每个校友对多伦多大学独特性的理解。该纪录片在校友活动以及招生宣传时播放,同时上传网络以扩大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全球多伦多大学校友的自豪感,成功塑造了多伦多大学良好的品牌形象。

 

 

25日上午孙敏炎主任、王嘉宁主任、潘俊处长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发展事务办公室吴婉琳主任还就校友会、基金会、校董会如何与学校院系、其他部门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大学发展进行交流。

 

一天半的培训课程既有讲师们的分享,也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让学员们就本单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讲师们现场提问交流,令彼此都收益匪浅。全部课程结束后,每位学员都获得了一张CASE颁发的2013筹募培训班学习证书。

 

 

相关背景:

CASE成立于1974年,由原来的美国校友理事会和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协会合并而成,总部在华盛顿,并于1994年和2007年分别在欧洲和亚洲成立了办事处,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教育协会之一,有76个国家的3600多所学校成为他们的会员单位,4000多名热心人士担任他们的志愿者,服务对象超过70,000人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