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南区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大家沙龙”成立三十年庆典暨“大家沙龙”南区店开店仪式。当天虽然细雨霏霏,但挡不住历代“沙龙人”共庆生日的热切脚步。网络上,电话里,这份激动与感动已经接力了一个多星期。《东方早报》更是在11月14日在封面以《沪上首个大学生沙龙30年,复旦“大家”的青春理想》为题做了专题报道,三十年前复旦校园里一个由学生经营的事业因为开创性和思想激荡的深度被永远定格在历史的天空。
大家沙龙创始人:姜运涛(左二)、柯杨(右二)和王春浩(右三)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复旦的文化地标传承至今,一份因理想而连结的感情仍然鲜活有力。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许玫、校产办主任赵文斌、校体育部主任王方椽,校友会副秘书长章晓野等参加了揭牌仪式。学工部副部长艾竹主持了庆典。
裘正义(左)和赵文斌为新店揭牌
大家沙龙三十年,也适逢第三家分店开张。现场推上了蛋糕,点燃蜡烛,奏响生日快乐歌,沙龙创业者和校学生工作部老师一起吹灭蜡烛,为大家沙龙庆生。“大家沙龙”这四个字,是新闻系81级、现任《新民晚报》副总编辑裘正义校友题写。裘正义和赵文斌为新店揭牌,标志着第三家大家沙龙正式营业,到场的“老龙人”成为它的第一批顾客。
曾经的“大家沙龙”是上海的第一家学生沙龙,它是一个文艺而充满情调的地方,更是一个交流思想与求索真理的场所。复旦诗社的社员在这里吟咏畅叙、抒发诗情,上海最早的现代画展在这里举办,一场场激动人心的讨论、哪怕是角落的沉思都因曾经的时代引领而散发持久的魅力。秉承着“经营为体,文化为魂”的信念和理想,沙龙创业者与热爱“大沙”的顾客一起,诠释了沙龙人的思想高度与生活品味。
许玫部长致开幕词,表达了学校一直以来对沙龙的关注和支持,并充分肯定了三十年来的大家沙龙对复旦文化及复旦精神的丰富、滋养和传承作用。
学工部许玫部长致开幕词
沙龙创始人之一姜运涛校友、沙龙第一任经理夏旸校友等作为嘉宾发言。姜运涛校友说,他和今天回到沙龙的另外四位创始人:柯扬、彭胜浩、王建华、王春浩,代表哲学系81级71名同学为沙龙送上生日祝福。姜运涛深情回忆了沙龙的创办初衷、彼时情景,他提到,大家沙龙是官民共办的产物,更是复旦师生的激情、智慧、理想主义和求索精神的产物。时任党委书记林克、团委书记焦扬等学校领导放手让同学在校园创业,给沙龙的成长充分的空间和支持,这种远见胸襟也正是复旦得以大家辈出、百花齐放的原因。大家沙龙走过29周年,所有曾经的复旦人也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姜运涛动情地说,“大家沙龙的未来是可以充分期待的,百年老店也是可以期待的”。
姜运涛校友发言
沙龙第一任总经理夏旸校友深有感触地说,大家沙龙走过的三十年也是中国发展的美好光景,“大家”既可以是“Everybody Toghter”,也可以是“Master”,寄托了复旦人的精神追求,内涵深厚,也希望它能更为永久地传承下去。他说,大家沙龙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不光是由于它先锋的理念和追求,还是由于它脚踏实地的建设。沙龙有两个关键词:“自立”和“社会实践”,学会自立,关注社会应该始终是新老沙龙人共同的使命:“所以在今天,我们来沙龙不仅是喝咖啡解渴,而且更是应该能品尝到咖啡的“大家”味道。”
夏旸校友发言
“大家沙龙”现任经理唐诗同学说沙龙对自己来说已然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即使有时工作会辛苦也觉得是一种幸福。她愿意为同学们提供好的服务、场所和氛围,也努力和社团合作,与学院合作,希望“大沙人”碰撞思维的火花,继续对文化的追求。
在品尝新品和为新品命名阶段,“小龙人”们准备好自制的经典饮品招待“老龙人”,被特别点到的校友喝着这些饮品,内心百感交集。浓郁的香气打通了大家的嗅觉,使人仿佛回到三十年前,品出了创业时那一杯咖啡留下的感动,就这样诞生了大沙的新饮品:“旧时光”、“怡韵”和“金色年华”,博来在场“大沙人”的一致好评,也饱含对新一代沙龙人将复旦精神发扬光大的憧憬和期待。
在“时光话廊”环节,新老沙龙人围绕着“文化”和“成长”两个关键词进行了会心愉快的交流,重温创业艰辛、分享青春理想、再叙美好的友情与爱情,此时的“大家沙龙”里欢声笑语,掌声雷动,着实成为了“大家”的沙龙。聚会上人们越谈越酣畅,伴着美味的茶点,咖啡的醇香,窗外飘着的小雨似乎也欢乐起来。时光荏苒,感情依旧。就让我们期盼“大家沙龙”将这份感动延续下去,给复旦精神再添新彩。
《复旦人》记者 文/潘瑞 摄影/安淼 石渡丹尔
活动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IpADaLGLM4/
相关链接:
8. 大家沙龙三十周年纪念视频
活动相册
[nggallery id=83] [nggallery id=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