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馆咖啡一周年庆典暨“我们的八十年代”系列文化沙龙活动隆重举行
一年前,以复旦80年代校友为主众筹的申报馆咖啡(THE PRESS)入驻百年历史建筑申报馆,开业庆典成为沪上重要文化盛事。 2016年4月29-30日, THE PRESS开业一周年之际,店庆庆典暨我们的八十年代系列文化沙龙活动在汉口路309号店址隆重举行,成为复旦大学建校111周年校庆月系列校友活动的先声。
29日18时,THE PRESS申报馆咖啡和复旦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上海全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我们的八十代’诗酒嘉年华”拉开序幕。复旦诗社历届社长许德民、傅亮、杜立德、甘伟、韩国强,诗人施茂德,新鲜女诗人陈艾可,复旦诗社历届成员、THE PRESS股东等二百多位校友和诗歌爱好者出席活动。佳宾云集,会场水泄不通,或遥想当年,或激扬文字,或故旧相逢,共同追忆属于诗歌的八十年代。知名演员,84级国政系校友施天音,81级计算机系校友夏暘担任主持。
施天音
夏暘
晚会请来著名吉他手、电子氛围大师汪文伟,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笛子吹奏者荣颖做现场表演,在两位大师的倾情演绎中,诗会正式开始。
荣颖
汪文伟
87级中文系校友刘艺、88级力学系校友左雷共同朗诵复旦诗社首任社长许德民的《紫色的海星星》,其后,许德民及诗社元老邵璞走上舞台,向校友阐述诗歌之于复旦乃至社会的意义,诗社第四任社长杜立德、首批社员李彬勇、经济学院校友及诗人鲁育宗先后畅谈了关于八十年代诗歌的记忆。左雷
刘艺
许德民
邵璞
杜立德
李彬勇
鲁育宗
之后,诗会进入朗诵环节。宋怀强、陆澄、黄桢、朱启伦等朗诵家或节目主持人,李君、张力奋、左雷、丁薇、玉树临风大汉(网名)、沈沪林等80年代复旦校友及刘文祥、周益群、肖水、陈艾可等不同年代复旦诗人先后上台,朗诵复旦诗社原创诗歌及舒婷、顾城、北岛、海子等人的经典作品。朱启伦
宋怀强
陆澄
黄桢
李君
刘文祥
周益群
肖水
陈艾可
张力奋
丁薇
玉树临风大汉(网名)
沈沪林
朗诵结束,余音袅袅。复旦诗社第二十七任社长肖水携复旦诗社在校社员向八十年代前辈致敬,送上祝福并表达复旦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与坚守。申报馆咖啡股东代表汪新芽女士发表感言,以诗作《致复旦诗社》献给所有的八十年代复旦诗人。最后,主持人与刘艺、左雷一道朗诵《申诗宣言》,至此,诗歌嘉年华正式落下帷幕。诗社成员
汪新芽
作为申报馆咖啡周年庆活动的开端,“我们的八十年代”诗酒嘉年华受到了沪上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诚如《东方早报》题为《复旦诗人聚首纪念“我们的八十年代”:已成社会中流砥柱》一文所言,这是“用诗歌怀念那个时代,用诗歌共庆新的未来”。第二届申报馆论坛:
上海近代公共空间的演变
李礼
开场前,许征首先代表校方祝贺THE PRESS开业一周年生日快乐,感谢汪新芽、蔡彤、华彪等校友在校园之外为复旦人打造了另一个温暖的家。申报咖啡馆再现了《申报》百年历史精髓,也展现了复旦人众志成城、聚沙成塔的力量。申报咖啡馆入驻中国近代报业翘楚《申报》旧址,这是复旦人的荣光,她希望复旦校友以众筹的机制,将申报咖啡馆打造成沪上文化新高地。许征
论坛开始,秦绍德率先发言。他以上海报业大亨史量才为切入点,探讨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社会组织上海市民维持会的动员能力及《申报》的舆论力量,影响政府决策,支援抗日军队,救济难民以及维持地方实业和金融的发展。以点带面,展现了近代以来上海公共空间的广阔性及作用力。秦绍德
熊月之从三个角度探讨了近代上海公共空间繁荣发展的成因。其一,由于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并存,各方力量利用制度差异导致的缝隙效应发声,为公共空间的繁荣提供基础;其二,租界内出现了市场化的公共物理空间,为各路论坛与沙龙提供场地,并向公众开放,观点及舆论可迅速传播全国;其三,大量移民涌入上海,形成非常发达的自我管理的社会组织,是公共空间的重要推动力量。
熊月之
刘吉引用大量案例,对上海公共空间的现状进行了发散性地探讨。他表示,作为一座海纳百川的移民城市,近代上海形成了开放自由的海派文化;解放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及户口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政府的管理渗透到社会管理,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他呼吁上海应再接再厉,为中国经济、文化、思想的建设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刘吉
张力奋坦言,文革结束后10年上海公共空间曾经有令人瞩目的发展,经历繁荣后,如今上海的影响力正在褪去。在他看来,一座城市的公共空间包含三个层面:一是要具备容纳各类公共讨论的物理空间;其次要拥有一定数量的优质高校;再次,要拥有如优质博物馆、交响乐团、媒体等世界量级的文化机构。在这个意义上,他希望上海能够重新成为最自由也最具国际意义的公共空间,“如果上海能有二十个THE PRESS,公共空间也许就能成气候。”张力奋
结尾提问环节,嘉宾就“如何让上海重回辉煌时代”、“公共空间和社群空间的关系”“上海的思想市场是否有扩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回答。至此,第二届申报馆论坛在观点交锋中圆满结束。
18时30分,由THE PRESS主办、复旦大学校友会协办的申报馆咖啡一周年庆典正式开始。秦绍德、刘吉、张力奋、李礼、《解放日报》副总编徐锦江、民国报业大亨史量才外孙女胡漪华与朗盛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钱明诚夫妇、史量才研究专家庞荣棣、各界嘉宾、THE PRESS新老股东及复旦80年代校友等300余人出席活动。知名主持人、复旦大学教授蒋昌建,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主持人李蕾担任主持。
李蕾(左)、蒋昌建(右)
庆典活动开始,秦绍德致开场辞。作为见证THE PRESS 一年成长的复旦人,他很高兴地看到,经过一年的发展,THE PRESS不但是海外内复旦人的重点据点,还成为了上海公共空间的亮点。在此基础上,他呼吁复旦学人应致力于文化建设,并祝愿THE PRESS早日成为上海文化界的亮点。
秦绍德
其后,宓群作为老股东代表发言。他感谢以汪新芽、蔡彤、华彪等股东为首的校友们牵头为大家建设了一个特殊的家,也坚信投资THE PRESS是其作出的最英明的投资决定,短短一年间,申报馆咖啡已具备上海文化地标的雏形。宓群
新股东代表王永利认为,THE PRESS是复旦的延伸,校友和故交知己聚集在此进行心灵的碰撞,释放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他祝愿THE PRESS开枝散叶,发扬光大,成为各地复旦校友的精神家园。王永利
作为庆典特别嘉宾,胡漪华与及钱明诚夫妇表示,THE PRESS不仅是一个餐馆,还是一个文化、艺术、思想交流的重要空间,并期待它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绩。胡漪华(左)、钱明诚(右)
庞荣棣介绍了史量才、《申报》及申报馆三位一体的简史,祝愿THE PRESS在此百年基业上,创造新的上海传奇。庞荣棣
周年庆典主要策划人张力奋向在场嘉宾介绍了著名上海籍画家韩辛及其为申报馆专门创作的画作《失忆》。随后,韩辛亲自上台,讲述其创作经历及构图理念,并与秦绍德、胡漪华为该幅作品共同揭幕。张力奋
韩辛
揭幕后合影
庆典仪式结束后,晚餐会与主题舞会继续举行,在场嘉宾轻舞飞扬,重回“我们的八十年代”。
据悉,作为店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旅美摄影师龚建华“中美两地老上海摄影展”已于2016年4月26日在THE PRESS正式开展,展期为两个月,面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5月6日,龚建华将携摄影界同仁、美术家、电影戏剧家等人士出席该摄影展开幕式暨跨界艺术家鸡尾酒会,就上海文艺气象的变迁与发展,上海历史文化故事进行圆桌讨论,欢迎关注。
文 陈诗雨 李丝瓜
摄 任路瑶 朱登越 Kyle校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