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忠,“非典型性”创投人。在加入创投行业之前,诸葛忠是技术大牛,亦是亲历中国通讯行业黄金发展期的外企金领。纵横外企豪门近二十年,诸葛忠拥有丰厚的产业背景。机缘巧合之下,他跨入投资行业。从行业新人,到国盛古贤基金的掌门人,进而再度创业,创立上海探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诸葛忠一直以自己“非典型性”投资人的视野观察、感悟投资业,并积极找寻自己最佳的发展姿态。最终,他将目光锁定在早期项目投资领域。
本期校友故事,让我们走近上海探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探针”)总经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友创业与投资俱乐部副理事长诸葛忠,听他讲述自己的创投人生,分享他作为早期项目投资人的甘苦与收获,感悟他的发展之道。
如果将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比作织锦的话,诸葛忠无疑是“织锦大家”。上世纪90年代,通讯行业蓬勃兴起之时,本科刚毕业的诸葛忠即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成为通讯行业的一名技术人员。入司一年,诸葛忠即被外派至法国工作,成为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外企精英之一。近二十年的职场生涯中,诸葛忠先后服务于阿尔卡特、UT斯达康、贝尔等知名企业,职位从一线技术人员起,再至事业部总监,一路顺风顺水地成为500强企业中国区副总裁。就技术成就来说,诸葛忠不仅一手缔造了斯达康的宽带接入事业部,还带领着贝尔研发团队斩获含金量极高的技术大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就职业积累来说,诸葛忠也可谓硕果累累。他以技术为根,先后涉足全球研发管理、产品管理、市场、企业战略规划及企业管理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至2008年,诸葛忠已浸润通讯行业十余年。彼时,中国投资行业正经历一次发展高潮。因诸葛忠有着深厚的产业背景,他被一群涉足投资行业的商学院同学拖着到处去考察投资标的。最终,诸葛忠的“友情出演”在同学一次次的盛情邀请下成为他个人发展的主旋律。放弃多年经营的事业,转投一个全新的领域,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但诸葛忠还是放下了。“那几年,投资行业蕴育着很多机会。我当时就考虑换一个行业发展。正巧商学院的同学又力邀我加盟。”个人发展顺遂的诸葛忠还是信奉着“人生不受限”,当天时地利人和齐聚,他毅然跨入人生新阶段。诸葛忠,2009年进入创投业,2013年自一众强手中脱颖而出,与上海国盛集团合资成立上海国盛古贤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出任首任总经理,创立并运作了国盛集团第一支市场化运作的基金。2015年,他又创立了探针。在一个全新的行业,诸葛忠依旧是一路快走。他一直在学习,在思考,在全新的领域里不断找寻自己最佳的发展姿势。最终,诸葛忠开辟了最契合自己的行业立身发展之路-创立探针。探针创投专注于早期项目投资。这是诸葛忠深思熟虑的结果,他表示:“任何事物都要强调差异化发展。浸润创投行业多年,我深知自己的长处在于拥有一定的产业积累,适合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里去挖掘一些早中期的项目。创立探针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聚焦专注,发挥所长,这是诸葛忠的发展逻辑,也是探针的发展逻辑。在探针的投资清单,除了科技企业,也有一些文创企业,看似投资主题不显。对此,诸葛忠笑说:探针投资的所有企业,无论其行业为何,但都以科技为企业发展的主驱动力。这一鲜明的投资风格和探针特有的属性也密不可分。诸葛忠介绍说,探针的创始人团队及企业骨干有的来自BAT,有的来自制造业豪门,均有着深厚的产业背景和丰厚的行业资源。探针的投资风格依旧是发挥企业所长,深植于自己熟悉的行业持续发力。在投资打法上,探针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是以点带面,探针往往聚焦于一个领域,深耕细作,而后以“点”为基础,进而投资周边企业,从而形成“面”的优势。二是以产带投,即利用探针丰厚的行业资源,收集、分析、归纳企业的采购诉求,再基于企业的采购诉求,去挖掘投资与之对应的生产企业。这种打法无疑使得风险极高的早期项目投资更为“有的放矢”,极大提升了投资的成功率。集中优势兵力,在自己熟悉的赛道持续发力。创立才5年,聚焦于天使和早期项目投资的探针已然业绩不俗。目前,探针多个项目实现并购退出,3至4个创投项目已经启动IPO进程,投资回报率超过100倍的项目也不止一个。诸葛忠对于自己的这份“成绩单“还算满意,但投资带个他的幸福感更多来自于与创业者,与投资企业的情感链接。诸葛忠坦承,做早期项目投资人很苦很累,”一天听十几个项目介绍,有时几乎是听到崩溃“。但诸葛忠享受这又“虐”又幸福的漫漫投资路。投资企业发给他的奖,他放在公司玄关的显著处。投资企业创始人一到上海,第一通电话就打给他,相约品茗聚餐,把他当作自己创业团队的一员,他喜欢。“并肩作战”缔结的友谊是深沉而持久的。诸葛忠见多了创业者的“阵亡”,但他不会以成败论英雄,反而会以资本助力坚韧创业者的再度崛起。“做自己喜欢的事,带点情怀做事。”这是诸葛忠对自己所钟情的事业的定义。从实体至创投行业,诸葛忠说自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满眼都是投资机会“。第二阶段,“满地都是‘坑’,如履薄冰“。第三阶段,“对投资标的形成了自己的判断逻辑,领悟‘坑’的辨识大法“。行业“通关“之路无疑是艰幸的。谈及自己的”通关“秘笈,诸葛忠笑说,唯有学习。一是自实战中学习,自失败中摸索总结,不断提升。二是通过阅读等方式不断汲取新知识,加速自我的迭代和成长。对诸葛忠来说,相比于创投成果,他更注重砥砺的探索历程。他不仅反思自我的成长之路,也反思探针所投企业的发展之道,更乐意将探针的所学所思与众人分享。今年始,探针将诸多新创企业的创业经历整理成系列文章《创业公司的99种死法》,从投资人的角度来剖析创业企业的成功法则,分享探针的投资经验和智慧。就探针的未来,诸葛忠说,他依旧坚持做“小而美“的聚焦于早期项目投资的创投企业。未来,探针将进一步聚焦于硬科技领域。谈及探针这一发展战略的成因,诸葛忠说:一,依旧是围绕着探针的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二,经过多年的产业发展,中国已到了发展硬科技的最佳时点,探针是顺大势而为。三,中国经历了制造业发展,商业模式创新等发展高潮后,硬科技发展与突破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创投人还是有情怀的一群人。我还是希望自己的事业能为中国社会创造价值。“谈及自己的事业远景,诸葛忠如是答。二十年产业积累,十年创投砥砺,诸葛忠已探寻出与自己最相契的创投之路。再度天时地利人和,诸葛忠以探针为马,逐星揽月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