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在山东省复旦大学校友会的协助下,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汪卫教授团队,成功与山东和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双方研讨共同推进电力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合作。在当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汪卫教授研究团队凭借在数据库、数据挖掘以及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治理分析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山东和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这一跨界合作的举措,将有助于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紧密联合,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山东省的应用和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质生产力。
此外,在山东校友会的牵线下,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汪卫教授团队还与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团队进行了合作交流。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创建于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期,始于1956年自主建造的国内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1975年,复旦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2008 年,学校整合校内计算机学科力量,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2002 年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及 2011 年成立的国家保密学院现均依托学院开展办学工作。60 多年来,复旦计算机人在中国计算机教研发展中创造了多项第一,长期勇立计算机科技创新的潮头。目前学院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保密技术” 和 “人工智能” 五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信息安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和 “网络空间安全” 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有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和 “数据科学” 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为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学院还有计算机技术领域和软件工程领域的全日制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此外,学院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和 “网络空间安全” 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基地、两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一个教育部工程中心、一个上海市科委工程中心和一个上海市教委工程中心。凭借复旦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学院积极推动与文、理、医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人文气息浓厚、数理基础扎实、前沿探索活跃的复旦特色新工科学科优势。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国际声誉斐然。2021 年,计算机学科 QS 世界大学排名居全球第 44 位。据 CSRankings 统计,近五年复旦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排名全球第 17 位,信息安全领域研究成果排名全球第 38 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富有学术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 176 人,其中专任教师 132 人,包括院士4人(柴洪峰、陆汝钤、邬江兴、于全)、正高级职称49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8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夏傲福作为山东文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此合作中扮演了技术经纪人的角色,同时作为山东省复旦大学校友会理事,体现了校友、会服务校友、服务母校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
山东省复旦大学校友会作为由省教育厅主管、经省民政厅批准由在鲁复旦大学校友组成的社团组织,正式成立于2023年12月28日。尽管成立时间较短,校友会已经展现出了蓬勃的活力和显著的影响力。自今年3月份以来,校友会迅速启动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踏春徒步活动、与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的兄弟校友会交流学习活动、以及“复旦之星创业大赛”山东赛区的筹备工作。此外,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主办的“‘职’引航向 筑梦未来--复旦校友建大春天行活动”也得到了校友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在积极落实“济南校友经济20条政策”的背景下,山东省复旦大学校友会致力于搭建一个促进校友之间交流、合作与发展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校友会不仅加强了校友之间的联系,也为校友提供了职业发展、创业创新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了校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在未来,山东省复旦大学校友会将继续不断探索服务校友和社会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成为校友之间沟通的桥梁、校友与学校联系的纽带,以及校友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平台,共同书写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篇章。
来源:公众号 山东省复旦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