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理想而努力——任之韵校友访谈稿
采访、撰稿:皮明星
采访对象:任之韵
校友简介:
任之韵,江苏扬州人,现居美国,为硅谷科技公司软件工程师。他从小到大都被学霸光环围绕,没有参加过中高考,一路保送到复旦大学物理系;在加州大学伯里克利分校交流期间,同时选修了物理、电子工程和计算机;从康奈尔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成功进入硅谷科技公司工作。他希望继续在硅谷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一个对IT界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一)从物理到计算机——“为了理想冒险很值得”
任之韵学长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据他所言,自己高中就参加过物理竞赛,因此对物理的热爱程度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是最高的。但在他进入复旦、出国交流期间,他接触到了计算机,对他而言,计算机是一个新的领域,这个领域充满着陌生和未知,但也充满了诱惑和挑战,他感觉自己的求知欲正一点一点被点燃。他这才发现相较于物理,自己对于计算机的热爱更甚一筹。对于一些东西,有些人是因为不了解而喜欢,而有些人是因为了解而喜欢,了解越深便越喜欢,学长对于计算机的喜欢无疑属于后者。于是,他在本科毕业以后毅然决然地换了专业,从物理系转到了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
一切的改变都意味着风险和挑战,学长也非常清楚这一改变对于他申请海外高校和海外求职可能会带来的问题,但是他始终坚深信不疑的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冒险,很值得。选择去国外进修计算机,并不是一拍脑袋就做出的决定,他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量,进行了各方面的利弊权衡以后才做出的抉择。在复旦学习了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些理科基础知识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他的钻研精神,这些对于一个理工科的学生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能在一开始就确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但是没有关系,路总会一步步走出来,乃至越来越清晰。
(二)“实践出真知”——工作中面对非技术性问题的处理
在求职投递简历时,学长更倾向于去平台大、发展前景好的大型上市公司。因为在他看来,对初入职场者而言,大公司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大公司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往往会在新人的认知中留下一套“模板”。刚刚进入职场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的时期,我们需要这样的平台和“模板”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当然,选择大公司更为重要的理由是:当面对非技术性问题时,大公司的处理方式更加合理,也更加成熟。何谓非技术性问题,这是本次采访中学长反复提到的一点。所谓非技术性问题,就是不关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问题,比如人际交往、职场欺凌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我们往往很难在学校课堂中学到,只能在进入社会后通过“职场”这本大书来学习。对于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我们复旦的毕业生而言,面对工作中的专业问题,我们往往具有足够的钻研能力,但如果遇到难相处的同事或者上司以及与此相似的非技术性问题时,我们往往会经历巨大的情绪波动,焦虑、抑郁往往接踵而来,这是许多人难以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的重要原因。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呢?学长建议,首先,我们一定要正视职场现状,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在职场中,工作的主要目的并非收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是尽可能地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期望与所有人和谐共处往往比较难以实现。也即是说,职场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性远在别人是否尊重、欣赏和理解你的重要性之上,我们并不能期待所有工作中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的朋友。其次,我们要拥有一种让自己快乐的“能力”。长长的人生里,快乐远比金钱重要,不要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即使面临职场上的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也要学会泰然处之;很多时候我们虽然改变不了别人,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三)“多‘刷题’还是有用的”——初学者如何在IT界获得更好的发展
学长建议未来想要进入计算机行业的学弟学妹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合理判断自己是否喜欢未来的工作。对于致力于在IT领域获得长远发展的人而言,首先必不可少的一点无疑是专业能力的提升。身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你必须掌握基础的写代码和软件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其次,平时要多关注各种相关的实习机会,在参加面试之前要多“刷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在面试时还可能被问及如何进行系统设计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平时生活中积极关注一个成熟的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学习优秀者如何设计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数据系统。最后,要学会处理职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采取主动而有效的方式化解纠纷和冲突。
(四)“并不觉得带着光环,周围的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采访之初,我跟学长提到他一路走来身上所带的“学霸光环”,没想到他语气平和、直言不讳道:“其实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厉害,因为感觉周围的人都差不多”。我从他坦诚的回答中感受到了学霸谦虚、谨慎的姿态。看来在一个圈子里,优秀也是可以互相“传染”的。
一路走来,他所做出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手里所掌握的信息和对未来的判断所能做出的最优抉择,但人生不能保证没有遗憾,人生也不需要不留遗憾。如果学生时代能够重来,他也许会考虑多参加一些学生组织或者社团,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
学长每天的上班时间是上午十点到晚上七点左右,工作之余他也会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看看科普视频,以放松为目的的娱乐方式便于缓解长时工作状态的单调和无聊。学长坦言,相较于文字,他对于声音和图片这两种媒介更为敏感,这在他的娱乐方式中也得到了体现。“我们完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娱乐休闲方式,不是为了专业学习,只是看看人类有这样一种神奇的科技便足够;世界上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而单个人的学习力始终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