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昊晟:世界观和方法论最重要
19级信院朱兆一、19级经院蹇文雯、20级经院廖敏聪
俞昊晟,男,2009年至2013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获得本科学位。在大二(2010年)时,参与创业,成立教育公司,专注于互联网线上教育和K12,以“用科技和爱普及‘因材施教’”为使命,以“成为一家备受信赖和喜爱的教育科技企业”为愿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2020年加入了涌铧投资,主攻教育行业。
一、本科学习,以道驭术
提到求学经历,俞昊晟校友强调最多的是,“其实本科阶段学到的具体知识并不是那么重要,更多的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塑造。”
这体现在本科学习经历的许多方面。比如高考志愿填报时,本来就知识和技术层面而言,作为一个理科生他更向往的是以理工科见长的上海交通大学,最终却被人文气息所吸引而选择了复旦;关于不同专业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他谈到,理工科更多是用演绎的方式去理解事物背后的发展演变逻辑,在深度上进行拓展;而经管等偏文的专业会见很多案例,更多是用归纳的方法总结经验和规律,拓宽视野的广度。自己从大二开始创业,对商业有兴趣却没转到经管专业去,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觉得理工科培养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适合自己。
二、推己及人,改造世界
大二时,俞昊晟和几位复旦好友一起开始创业。他们从自身高考经历和体验出发,敏锐地发现了学生和家长群体的需求及痛点。他们创办了教育公司,从做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的自主招生培训开始,逐渐拓展到一对一个性化学习辅导等业务。从亲身体验出发并能推及人,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才是好的创业的本质。
俞昊晟也谈到,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学校的不少肯定和支持。这种积极作用是体现在多方面的。比如,身处复旦的氛围激励他“必须去做点什么”,把想法变成现实去改造世界;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动力;后续融资时,复旦也提供了一些对接资源方面的帮助等。
三、从创到投,不忘初心
2020年,俞昊晟选择了进入VC行业,主要关注教育和企业服务赛道的相关项目。10年创业经历的积淀使他对教育行业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教育本质是一个人与人交互的服务业,发展进步无非两方面:一是在服务上面下功夫,让小朋友和家长体验舒服。二是看如何让教师输出学生输入的过程变得更高效,兑现出更好的成果。就商业逻辑来说,大班模式是最健康的,但对家长和孩子的实质帮助来说,个性化是很重要的,而一对一辅导是目前实现个性化最好的方式。当然,个性化也可以通过AI等高科技来实现,但温度感还是非常重要,仅仅机器是不行的。所以他认为最理想的模式是,AI 赋能教师,提升教师带宽的同时保证授课个性化,以实现老师、学生、机构三赢的局面。但目前这套模式还有待投入大量的时间等资源去研究。
他还分享了自己的投资逻辑:先看人再看事情。看事情层面可能会涉及到当前短期盈利与长期发展前景有矛盾的情况,需要去判断取舍。此时就要回归用户和商业的本质,核心还是看能否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也是坚守了自己进入教育赛道的初心。
职业发展方面,俞昊晟认为当前VC行业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同时这也是新世界的力量正在新起的时代。工作强度而言,他认为这个行业的工作时间是很不稳定的,而且更多是看自驱力和结果导向的。好的项目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同时,要紧跟时代不断思考,并且多交流来验证自己的思考。
对于有志于进入VC行业的学弟学妹们,俞昊晟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多看VC行业的案例来熟悉商业逻辑,关注市场动态并多思考这些事件背后的“为什么”。他建议理工科的学生要读研,才能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形成自己在行业背景方面的优势。同时,可以先从自己擅长和熟悉的行业赛道进入VC,但长远发展还是要注意选择前景好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