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砥砺前行
采访对象:逄锦忠校友
走访学生:19级公共卫生孙悦、20级汉语国际教育徐睿鑫
校友信息
逄锦忠医生于2000年至2006年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度过了他为期六年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习生涯。硕士期间师从普外科著名学者童赛雄教授,博士期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肝癌研究学者汤钊猷教授。曾到德国st. lukas. klinik医院、韩国延世大学Severance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等学习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能够开展半肝切除、肝门胆管癌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复杂手术。
目前,逄医生致力于肝胆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鉴定科研成果两项,其中一项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外科微创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肝胆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结缘复旦
逄医生表示,2000年他报考的是上海医科大学普外科硕士研究生,录取时才得知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当年合并了。收到这一消息时,他特别兴奋和激动,复旦大学是中国的高等学府,而上海医科大学也在医学界享有盛誉,可谓是“强强联合”。这不,他“一不小心”就成了复旦的学生,也算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回忆起初见复旦的场景,“我们当时在邯郸校区参加新生入学典礼,抽时间也好好参观了国内这所著名学府。那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第一感觉就是:复旦大学‘地域广阔’,参观完毕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另外徜徉在校园中,可以慢慢去体会那些‘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综合性大学学科设置齐全,学习气氛浓厚,感觉能在这里学习,真的很骄傲,也很幸福。”逄医生如是说。
当被问到在复旦的求学经历时,他表示,自己当年硕士读的是普外科,博士读的是肝脏外科。在当时那个年代,肝脏外科要单独成为一个科室,在全国医学院校中是很少见的。脏外科在普外科中是很特殊的一个学科,也是难度很大的一个学科,而中山医院的肝脏外科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他在硕士阶段收获很大,这更加坚定了他选择在中山医院继续读博的信念。当时自己作为医学生的目标就是向前辈们看齐。求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位导师是硕士期间的童赛雄教授,博士期间的汤钊猷教授。汤钊猷院士是国际知名的肝脏外科学者,肝癌治疗的很多理念都是汤钊猷院士他们那一代的老前辈们、那一代的学科人提出来的,前辈们奠定了一个肝癌外科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两位导师对他的医学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逄医生表示:“临床医生不仅仅要跟着老师学会门诊看病、学会开刀,还需要拥有科研意识,倡导临床、科研并重的理念。因为一名优秀医生的成长,离不开临床和科研这两个“翅膀”的腾飞。我能够在这里求学,深感荣幸,感激万分。”
复旦的求学经历对逄医生之后的从业生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表示,除了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学得的医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以外,当时跟着众多国内知名医学专家老师们查房、学习,学得了医生应有的耐心与严谨,看到他们对病人友善的态度,明白了以病人为本的道理。临床外科医生的学习、成长曲线是很长的,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从一名医学生转变为一名医生的过程中,在复旦学到的这些都对他的职业生涯有莫大的帮助。
职业漫谈
第一次主刀的经历对外科医生来说想必是难忘的。逄医生告诉我们,他第一次主刀是从阑尾炎开始的,当主刀做完这个手术时,自己的内心是非常激动的,尤其是当看见病人顺利恢复了,那样的心情和病患亲属感同身受,病患恢复得好,作为医生的他真的很高兴,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逄医生提到,在职业生涯中,2013年7月到德国st.lukas. klinik医院,2018年到韩国延世大学Severance医院,以及在上海长海医院、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等医院的学习皆是难忘的经历。“doctor”除了是“医生”,还有“博士”的含义,要成为一名合格或是优秀的医生,需要不断地学习、磨炼,手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手术方式、新的学科理念等都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在这样的过程中,越来越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意识到学海无涯,意识到学识、经历、眼界对一名医生的重要性,医生的辛苦可能就在这里。
除此之外,医生必须学会面对患者,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上医教会了逄医生人文关怀和沟通技巧,“要让患者感受到你是他们的朋友,为他们着想。大多数病人还是非常理解和接受,言语会让你感动和欣慰。医生最大的感受就是成就感,很多病人经过你的诊疗,都会对你很感谢很真诚。学医虽然很辛苦,加班加点很正常,没有正常的休息时间,遇到不理解的患者肯定会难过,但是会变好,和谐的医患关系会成为主流。”
逄医生表示:“在面对的很多手术病例都是肿瘤患者,很多是中晚期,会感受到惋惜,对患者和家人进行人文关怀,延长其生命期、减少其痛苦是我们的职责。比如说肝癌在中国是发生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在门诊中遇到的中晚期患者,该类疾病预防保健措施在中国一些地方还不够,宣传特定疾病的基础知识也是我们肝外科需要推广的,所以我们会对这样的患者规定每半年就要随访复查,做好临床疾病的科普推广。”
肝外科在2000年时已经闻名中国,现在在樊嘉院士的带领下在中国是Top 1位置,逄医生对中山医院是感恩状态,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上会议等云平台来探讨学科发展,进行学科交流和学习,医生一直是在学习,医生这个行业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现在的学习方式越来越丰富,方便轻松地学习很多知识和手术转播,也会看一些手术直播,会有收获和感悟,能力也在提升。他认为,其实现在的医师处在非常好的时代,互联网给予很好的学习环境。随着国民素质和健康理念的提高,医生这个职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医学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
关于医生这个职业,众所周知的假期少和一直待命,总会有医生进行春节值班,每天都要查房,他说:“医生不考虑假期,假期的长短没有太大意义,医生都是要按照排班表来值班、听班的”。
传承使命感
逄医生表示:医生这个职业需要不断的传承,希望后辈们积极加入到这个行业,且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医学这个专业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充满了辛苦和挑战,因而它会受到尊重和推崇,会给医生带来荣誉感和动力帮助别人,可能你在大街上都会时不时地遇到患者和你打招呼,拉着你的手,说着非常感激的话,那时医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就会“扑面而来”。
实践感悟
从逄医生处我们懂得了医护人员的不易与仁心,这让我们对这一行业更添崇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