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级外文汪丁艳:一个热情不减的市场人

2021-03-19|校友走访

汪丁艳:一个热情不减的市场人

20级新闻应敏 20级新闻马晓洁

【引言】

汪丁艳,2001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先后就职于欧莱雅、雅诗兰黛、联合利华等多家知名企业,目前在戴森任市场副总监,在本次和学姐的对话中,我们了解了学姐的职业发展历程,相信学姐的经历和建议对想要从事市场营销的同学会有很多启发和帮助。

  

复旦求学经历回顾】

1.学姐的家乡是?当初您为什么选择复旦?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我是本地人,而复旦从小就一直是我的梦想。

其实最开始是想考复旦新闻学院的,因为对播音比较感兴趣。但父母稳妥起见多填了几个专业作为备选,英语专业就在其中。当然我本身对语言也比较喜欢课余除了英语外,我还学了日语和法语。

  

2.在复旦期间,您日常最感兴趣的爱好是什么?对日后求职有没有什么影响?

其实我就和普通大学生一样,大学前两年在学生会的“社会工作委员会”,是一个组织校园活动的学生团体,比如组织大学生去南京路表演等活动。我本身也比较喜欢和人打交道比如组织活动,这多少也影响到了我后来的职业选择


图为汪丁艳学姐

  

职业历程感悟

1.您的本科专业与目前的就业方向相差甚远,毕业后您经历了怎样的求职之路,最后什么选择这一行?

我一直都对市场营销挺感兴趣的,毕业时外文学生对口较多的工作是外交部或者同声翻译等,包括我们当时实习也是做同传,但我觉得语言更多时候是一种工具而职业上我希望能做一些影响到别人的工作......做市场营销的话,你可以有机会改变很多人的行为习惯,影响到更大范围的人群,我觉得是件挺了不起的事。

但我的职业生涯可能和现在做市场营销的人不太一样。我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销售其实我刚开始求职的时候就是想做市场营销的,但当时我们人事总监觉得我的性格更适合销售我做了两年的销售,销售的工作能帮助毕业生迅速积累社会经验,考虑下来还是希望转行做市场营销,特别在职业初期能有一些理论知识打好基础后来在我任职的第三家公司,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成功说服了当时的市场总监同意我转岗去做市场部,当时觉得特别幸运。我是一个好奇心挺强的人,比较愿意尝试新的事物,所以这些年换了很多不同的行业,比如化妆品,食品,药品到现在的电器。而做市场营销还有一个特别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可以实时和年轻人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想法。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家,年轻人都是未来,抓住了他们就等于挖掘到很多市场机遇。

  

2.那学姐觉得前期的销售经历对后面的市场营销工作有没有什么帮助?

我所任职的公司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公司,每一份工作经历都让自己获益匪浅。而一个企业里,每个部门都是息息相关的,你曾经做过别的部门,那你就会对这个部门的工作情况、工作内容、日常接触的事情比较了解,那当你碰到矛盾或推进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比较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这些事情,同时也会对你现在的工作提供很大帮助。不管是销售还是市场营销,都是公司里非常核心的部门,可以学到很多。

  

3.既然学姐觉得销售和市场营销有联系,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回归到市场营销岗位上而不是继续在销售岗位上前行,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因为我做的是区域性销售,销售的发展路径相对来说比较垂直的,从区域到全国而市场营销的内容范围有研发新产品,和做市场活动来推广一个产品或品牌,特别现在有了社交媒体,能覆盖的范围就更广泛了

相对来说,销售比较直接一些,因为他们是结果导向,所以要求沟通能力非常强,尤其是谈判能力,所以要更外向一些;市场营销很多时候都要“谋定而后动”,就是你要先想,比如专门研究产品的,它会更偏科研,要有开创性的想法,当然做市场活动的话也是要有开创性的想法的。还有就是市场营销是数据导向的,看的更多的是消费者的洞察和营销结果。所以市场营销我们叫做“science and art”,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理科和文科知识都要掌握,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职业。

  

4.您目前的工作主要负责的板块和内容是什么

市场营销的日常工作内容会涉及比如说电视广告的拍摄、新媒体社交平台的软文投放、电视剧及综艺的广告植入等。同时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根据消费者洞察,来研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戴森作为中高端品牌,在市场运营中有何不同于一般市场的特殊策略?您是否有过印象深刻的idea

因为戴森是一个工程师公司,它的理念就是去解决别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创始人最开始的初衷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不是盈利比如你们看到的戴森的无绳吸尘器、吹风机等,与传统的电器设计都不太一样。而戴森每年的盈利都会投入很大一部分去做新的产品开发,真的非常了不起

从具体营销来说,我们做过很多产品的营销,比如我们的自动卷发棒上市的时候找了社交大号将戴森的气流技术应用等科技原理科普成文,在社会引起了很热烈的讨论。当然我们的营销核心是想让大家知道戴森是一个科技美学公司,让科技创造更多的便利,给生活带来更多的美丽。这也是我们每次营销推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您的实战经验很丰富,那您在日常中是如何积累营销知识和营销idea的?

在很多公司都会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学习。比如联合利华它就像一个大学,里面有一个两年制的市场营销学习项目,叫做“Unilever Academy”,让市场部的同事一层一层向上学习。

关于营销知识的日常积累,也要不断学习一些具体趋势和案例,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关于社交媒体的知识积累,要多看看广告大号的分析,比如前段时间元气森林为什么会火、利用了怎样的媒体矩阵等。另一块是由于现在是数据导向的社会,所以关注相关数据,比如通过数据标签找到合适定位的消费者,进行集中营销。

  

7.您认为自己在职场最大的竞争优势是什么?或者说外语优势如何帮助了您?

因为我的工作环境是在外企里,所以英语对日常工作肯定是很有帮助的。如果说我最大的竞争优势,应该还是我做过不同的岗位,对整个公司的运作会比较熟悉。

  

8.您对现在的职业状态满意吗?会继续深耕市场营销领域吗?您未来还有哪些目标要实现?

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内容而且我很享受目前的职业状态,能和年轻人在一起,研发出年轻人喜欢的产品,与年轻人对话并了解他们的想法,因为年轻人是消费市场的未来。

关于未来的目标,首先肯定是继续做市场营销,在行业选择上,我还是更倾向于做消费品,最好是中端以上价格段的。毕竟现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经济实力也很强大,中端以上的产品有很大的营销潜力。

  

9.您在不同的行业中都做过市场营销工作,市场营销在不同行业是不是有共通之处?

市场营销确实在不同的行业中有共通之处,市场营销的核心就是消费者,消费者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们提供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何弄清楚消费者的喜好,并且让他购买,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在药企、快消、化妆品、电器等行业都做过市场营销,但是本质我都在面对消费者做消费品的市场营销活动,并且消费者能接触到的媒体渠道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不同行业之间跳转并不难。

10.您认为市场营销这个行业的未来前景有什么看法?

目前而言,任何一个行业在数字化时代都面临很多挑战,过去消费者的选择面比较窄,信息也比较匮乏,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比如化妆品,以前市场大部分被外企垄断,但是现在许多国货品牌都在崛起,多样化的产品让消费者被细分了,同时消费者也变得多样,所以在做营销策划的时候,颗粒度也需要更细。除了消费者,销售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元,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虽然说市场营销这个行业在数字化时代会面临很多挑战,但是任何时候都需要人去卖产品,所以未来这个岗位是被需要的,只要有热情、有学习的心,都能取得不错的发展。

  

【母校建言及寄语】

1.结合您的职业经历,您对于未来想从事市场营销的学弟学妹有没有什么建议?

就像我们前面所谈的,我并不是一毕业就做市场营销的工作,但是销售这份工作对我后来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并不认为每个人的职业道路都是千篇一律的,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如果不确定自己想做什么可以在不断的尝试中去寻找自己的目标,如果清楚的话就朝着目标前进,每走一步都给你的目标带来一些收获。我个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我觉得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馈赠,最关键的是你要有明确的目标,你从哪个岗位开启职业之路并不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珍惜在每个岗位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再把这些知识技能带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做好准备,在未来机会来临的时候,勇敢的抓住。

  

2. 您认为对于想要面试市场营销岗位的学弟学妹,面试中什么方面比较重要?身边想从事市场营销的同学基本都在忙于各种实习,是因为市场营销格外重视面试者的实习经历吗?

对于每一个想要从事市场营销的学弟学妹来说,绩点、实习、奖项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你能够在上学期间拥有对口的实习经历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另外在面试过程中,你如何表达,你的逻辑思维,也是HR所关心的。对于实习的数量来说,贵精不贵多,我认为打杂的实习不能给你带来太多收获,更重要的是在实习中也能做一些项目,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是更重要的。

  

3.作为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职场人,您对复旦大学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有什么建议吗?

我毕业已经很多年了,对当年的具体课程设置有些模糊,但是当年确实没有一个比较系统化的设置,个人浅薄的想法是,学校对于就业的指导是否可以分成学校层面的工作,做好就业宏观情况的调研工作,给学生做一个有引导性的社会情况介绍;对于学院层面的工作来说,相对学校层面更要专业一些,对学院学生的就业动向要做一个统计和宣传,让大家了解自己学院的未来职业路径有哪些;对于系里面的工作,就正如你们现在所做的,多请一些已经就业的学长学姐进行宣讲,或者采访,花费时间不会很长,但能最直接的给还未就业的同学带来很多有用的经验。

  

4.感谢学姐前面与我们分享的内容,那最后,学姐您对学弟学妹有没有什么寄语?

我分享最近的一些感触吧,算不上什么成功经验但是确实是让我感触颇深。中国的孩子们从小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总是被告知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但是在社会工作中,任何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我们需要刻意的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多想几种可能性,辩证的去看待很多事物,才能走的更远

  

非常感谢学姐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我们进行对话,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收获颇丰,也希望学姐的经历和建议能给想要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同学一些启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