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护理学院倪玉丹:自信·务实·求进
走访同学:17级许秋夷、17级张婷婷、18级崔盈佳
指导老师:林岑
个人简介:倪玉丹学姐是我校2008届本科毕业生,于毕业当年进入南京市第一医院工作,入院后在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工作各半年,后于肿瘤内科工作十一年。现为核医学30病区护士长、全院肿瘤专科护理小组副组长、中华护理学会心血管专科护士心理模块指导老师,承担综合科大科护理教学、业务学习、科研小组等工作。倪玉丹学姐专于临床、曾获得“优秀护士”、“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倪玉丹学姐也精于科研,已发表多篇论文,获得多项专利。
一、深耕临床工作,稳步提升能力
倪玉丹学姐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但求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作为班级唯一离开上海的同学,面对南京众多的本科生,竞争激烈,她辗转于南京各家医院,最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尘埃落定”。进入临床工作后,倪玉丹学姐苦练护理技能,同时不忘潜心科研,努力提升自己,取得多项耀眼的成果。在肿瘤内科工作长达十一年后,倪玉丹学姐在理论与实践水平上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肿瘤专科护理专家”。正由于在肿瘤内科护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倪玉丹学姐被调任为核医学科病区护士长。核医学主要的服务对象依旧是肿瘤病人,因此倪玉丹学姐工作岗位的转变水到渠成。核医学是新兴的医学领域,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倪玉丹学姐提到,目前核医学领域最大的挑战,便是建立标准与规范,而这需要持续引进人才,提升科研水平,建立相应标准,以提升护理水平,扩大临床规模。
在工作之余,倪玉丹学姐也不忘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保持自身优势。而问到继续学习的动力时,倪玉丹学姐提到了内驱力。由于南京的名校本科生众多,都有着强劲的实力,要保持竞争力,便要督促自己不断进步。然而,倪玉丹学姐的学习过程也经历了一番坎坷。攻读在职研究生需要医院批准,2013年考入研修班后,研究生考试内容范围大修改、学位要求更严格,同时面临着家庭的挑战。但这些都未能阻挡倪玉丹学姐前进的步伐,她于2020年取得南京医科大学的医学硕士学位。
二、汲取复旦养分,传承复旦精神
在谈及复旦求学经历对自己的影响时,倪玉丹学姐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平台与氛围,名师专家近距离接触,学术交流会议的参与学习,优秀同学互相激励,复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自信与底气。高等学府给予的自信,复旦的文化基因流淌在复旦学子的血液里,从复旦出来的学生就都会有这种自信,“我可以做得很好”“我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在职业生涯中,这种理念推动复旦学子不断前进。三是勇气。复旦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工作中更敢于抓住机会展现自我。自信坚韧,积极主动,发挥后劲,踏实工作,这都是在复旦求学经历中汲取的宝贵财富,让倪玉丹学姐受益良多。
三、关怀学弟学妹,寄予殷切希望
对于复旦的学弟学妹们,倪玉丹学姐给予宝贵的学习工作经验。同学们进入临床后应苦练操作技能。我校学生在英语、科研、通识教育等方面的积累十分充足,但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相对不足。所以她建议同学们应多学多练,充分利用学习工具进行自主训练,同时也建议护理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增加操作练习的课时,提高操练要求和水平。在踏实能干的基础上,复旦学子才有机会展现各项护理工作的“后劲”。对于初入临床的同学,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树立专业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我们在复旦接触到的行业前沿知识,来源于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来源于我们对学科潜力的深刻认识。
最后,倪玉丹学姐建议同学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不要太过狭隘,除管理岗位外,护理专家的发展也是未来趋势,其中同样能获得很大的价值感。因此同学们在苦练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要全面发展自我,科教研一体,提高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