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级软件学院德慧:发现多元的自我,探寻百变的人生

2021-03-22|校友走访

德慧师姐所负责品牌荣获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13届中国品牌金象奖


德慧:发现多元的自我,探寻百变的人生

走访同学:柳珏玺、黄欣容 

校友简介

德慧,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工科学士,后服务于埃森哲咨询公司、联合利华、LVMH集团(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等世界500强公司。现中国政法大学在读法学硕士,任职于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



职业历程:人生不受限,一切皆有可能

一句箴言很能概括师姐的职业发展历程——“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因为如此,她在职业道路上永远不会拘束自己,而热衷于挑战一切未知和新鲜感。

师姐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但是她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职业道路——管理或商业方面的工作。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投行、咨询、快速消费品的管理培训生项目是炙手可热的三大毕业出路,师姐本科所学的有关计算机的知识也能够与管理或商业方面的工作相契合,并且她对商业管理很感兴趣,也希望去拓宽一些经历。就是这样的兴趣使然,她怀着对人生的憧憬,毅然决然选择了咨询行业,并获得了第一份实习offer——埃森哲咨询实习生。此后,师姐便开启了职业发展上的第一个十年规划。从玛氏公司trainee program(培训生项目)中salesmarketingfinance的轮岗到联合利华、LVMH集团(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从刚入职场的培训生到一整个品牌的领头人,师姐实现了最初踏入职场的梦想:在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快速消费品)行业做一个品牌的市场部负责人、brand owner。在经历第一个十年的奋斗历程之后,师姐并没有选择停滞不前——相反,她又选择了“重头开始”,以全新的面貌步入律师行业。


图为德慧师姐任职于LVMH集团期间受邀参加嘉人嘉年华,与嘉人杂志管理层合影。


从事律师职业是师姐人生路上的巨大转型,律师是师姐对于今后十年的全新规划,目前她就职于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专注于提供建筑工程、房地产的法律服务。这份职业上的转变对于她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要求她重新掌握法律方面和建设工程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行业基础,实操的经验则是考察复杂情境中灵活应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如何在实操中去办案子也是另一重巨大压力。法考是进入律师行业的敲门砖,对师姐来说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她是一个享受挑战并且希望不断获得成就感的人,因此她瞄准了这个目标,制定一系列计划并为之付出努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顺利通过了法考。师姐认为,只为耕耘,不问收获,很多事情就自然而然就会有自己想要的结果。她乐于探索律师行业的新机遇,从而不断完善职业第二阶段的阅历和经验。师姐说,每一份工作或者每个行业都会有挑战性的一部分,也会有成就感的一部分,她非常享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所带给自己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但是,当在某个行业里工作了十多年以后可能会到达了天花板,有些事情能够信手拈来,也就会丧失了一定的挑战性,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师姐选择了与之前从事的咨询行业截然不同的律师行业。


图为德慧师姐参与建纬律师事务所对汇业律师事务所的考察学习交流活动


面对人生中重要的转变,师姐认为以丰富的经验为背景,能够帮助自己明确地达成目标,并且思考人生下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尽管职业上经历了巨大转型,但她总结出了工作中共通的核心——快速学习能力、高效解决问题、处理争议的能力。

校园经历:独立思考,上下摸索

谈到在复旦的校园生活,师姐脸上总是带着盈盈笑意,话里行间都是对母校时光的珍惜和感激,她主要总结了四个方面的校园收获。

一是深刻体会复旦“自由而无用”的精神,督促自己独立思考和探索。师姐非常喜欢复旦包容的精神,学校有充足的时间让她去思考想成为怎么样一个人,想走怎么样的人生的路,不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这也为她后来的职业道路打下了美丽的底色。

二是充实的学生工作和社会实习。本科所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并不是她的第一志愿,师姐也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就业规划中对职业的选择,兴趣是一方面,天赋是另一方面,因为如果没有兴趣,那么就会没有动力和动机去挖掘天赋。所以当身边其他的同学都去从事与编程相关的实习的时候,师姐则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个行业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此,她通过一系列的实习经历去提升其他方面的优势,并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师姐大三大四参与了大量实习,埃森哲的咨询实习使她扩展了原先单纯的技术背景,并且在后期有机会去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她也担任学校IBM俱乐部外联部长的职务,不断发掘兴趣和丰富经历。

三是精彩的学术活动和影响深远的良师益友。尽管后两年搬进了张江校区,但师姐经常会回邯郸校区去旁听课程、参加活动。另一方面,她也接触到优秀的师长和朋辈,这对她来说也是人生重要的财富。师姐非常喜欢听外文学院陆谷孙院长的英美散文课程,也常常被教授淡泊名利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师德师风深深打动;和陈果老师的早期交流,也能够窥见复旦包容的思想和多元的文化。

师姐认为在复旦的土壤里面能够激励各种有创造性的、推动进步的人才,并且能够促使人们去思考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是去探寻想要的生活。校园生活对她的人生观有了很大的影响,复旦开放与包容的氛围使得她不断进行思考并从“循规蹈矩”的随波逐流中挣脱出来,有了更多挑战和发现未知的勇气。她认为在复旦学习是一件非常幸运与幸福的事情,复旦有容乃大的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学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日常生活:享受耕耘,热爱生活

师姐是一个非常享受工作的人,工作本身就是她的兴趣爱好乃至成就感的来源。因此,她并不会刻意将其与生活完全割裂开来。她觉得拍广告本身就是如拍电影一般的创作过程,她就喜欢在路上看形形色色的人,了解别人的生活故事,这也为她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生活素材。

生活中师姐喜欢话剧、戏剧等舞台艺术,这个爱好一方面来源于她参与复旦话剧社的学校经历,另一方面也与她诗意的性格息息相关。师姐喜欢诗和远方,也常常会有一些梦想,喜欢找到“生活在别处”的感觉,而这样一种冥想的方式会让她觉得放松,也能够鼓励自己。


图为德慧师姐的部门合影


师姐进入律师行业之后很少会有放松的时间,然而她却享受工作中的挑战。师姐精力饱满的工作状态也源于带领她进入这个行业的老板、老师。师姐师从建纬律师事务所朱树英主任。朱树英大律师是建纬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主任,被誉为建设工程法律界的泰斗,是第一界东方大律师,全国劳动模范。师姐说,真可谓“近朱者赤”,和身边优秀的成功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会发现他们的成功是有原因的。很多人说朱律师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勤奋,朱律师常被称之为上海滩上最勤奋的律师。师姐说,称朱律师为一名律师不够准确,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企业家。师姐认为朱律师的成功来源于自驱力,更来源于一个企业家的责任感。朱律师非常享受工作的过程,如同一个自带能量的发动机,积极的工作状态很容易感染到身边周围的人。

学子寄语:不忘初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对学弟学妹的就业建议上,师姐认为每个人都先要问自己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比如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和工作是怎么样的。实际上,如何有目标地过好人生比“找到”一个工作更加重要,对此她列举了两个关键的方面。

第一个是行业选择的能力,行业选择一部分源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另一部分也要判断行业发展趋势,这就需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考量它是否能实现个人增值和满足理想的期待。在就业问题上,师姐认为在短期求职时复旦能够带来“名校光环”,但是从长期来说职业发展更主要的还是靠个人能力和努力。

第二个是经营亲密关系和家庭的能力,这是每个人生活中幸福感和体验感的来源。

对话的最后,师姐再次表达了对母校的赞许之情,在她眼中复旦已经足够优秀和完美,她对复旦的建设方向和领导风格都非常有信心。以后如果有机会她也非常希望能够再次回到复旦校园学习,更多地探索新知识和新领域。

实践感悟

“寻找挑战,敢于挑战,享受挑战”是德慧师姐带给我们最大的感触。师姐对待工作的热情使得她乐于享受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并通过成就感的获得来不断提升对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她的成功在于她勇敢的去尝试新事物、新方法、新模式,不断地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她对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她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本科期间面临职业的选择,她并没有亦步亦趋,盲目追随身边同学的脚步,而是基于兴趣与天赋选择了自己热爱并甘于为之付出的一条职业道路,活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师姐非常感恩复旦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正是复旦开放而包容的氛围,她才能通过感受身边的人的千姿百态的人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在大学中感受不同的事物,获得不同的经历,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认知与视野,探寻更多喜欢的东西,将热爱的事情做到极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遇见更美好的风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