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黎明:终身学习,且行且思
BY 刘曦漫
校友简介
牛黎明,男,1992年至1996年就读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于郑州工作2-3年,后辗转于3-4个城市工作,2003年至2006年于上海工作,2006年至2009年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在职攻读金融硕士学位,目前在某贸易公司就职。
重返校园,提升自我
在头七年的工作过程中,牛黎明校友越来越发现许多实务上的内容都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随着个人职业的发展,也要求自身具备更多金融和财务知识,几年前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也需要更新。遂回到校园,对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重构。
重返校园需要平衡学习、工作、家庭等多方面的事情,这对牛黎明校友而言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但经历过之后,牛黎明校友依然无悔于当初的决定。看到比自己年轻的学弟学妹们在自习室里认真学习的身影、老师们刻苦钻研的态度,牛黎明校友感到巨大的触动与激励。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有了老师的指导也迎刃而解,知识也形成了一定的框架。
对于重返校园的选择,牛黎明校友表示,人生道路总有很多岔口,不要畏手畏脚,而要积极探索、勇敢做出选择。在工作之前,大家往往对工作中实际的需求不太清楚,工作后看到更多、感受更全面,再返回学校学习则更有针对性。毕业后是继续攻读更高学位,还是步入职场,需要从工作机会、家庭情况、个人学习情况等多方面考虑,没有人总是能做出十全十美的选择,但我们可以保持探索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从选择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不断优化自己的道路,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道之本源,术之方法
老子曾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如果“术”是具体的方法论,那么“道”则是事物的本源与灵魂,有术无道,也就是个“技艺人”,无法再升华;而有了“道”,求“术”则更容易实现。
现实中,“术”是学不完的,只学“术”,技能上也会比较片面,在工作前期可能对个人帮助很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作的深入,将会遇到很大的瓶颈,停滞不前,也很容易被取代。但掌握了“道”,会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所体会,对世界具有更多的预见性和思考,有利于长远发展。
为了提高自身本领,“术”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牛黎明校友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总结“道”。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同学,牛黎明校友建议多读一些经济史、金融史著作,将发展的历史与规律摸透,进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经济运行中的各个主体,可以多向老师请教,构建起自己的金融体系,对整个市场具有纲领性的把握。
职场之路,上下求索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年轻人面临多种多样的选择。牛黎明校友认为,坚实的专业知识是第一要义,要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时光,学习知识与本领;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金融相关专业的同学,要多去了解市场中的金融工具;还要珍惜复旦丰富的校友资源,多与师兄姐沟通,了解各种工作实际是什么样子。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也要联系自身需要。当今社会压力日益增大,职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在了解了不同工作的特质后,也要认真考虑自身对职业的需要,如自己的预期收入、自身家庭条件和个人喜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职场中,也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压力调节。牛黎明校友建议,在压力大时,可以进行一些体育运动来舒缓压力。同时,要珍惜在学校的读书时光,结识一些挚友,工作时间久了会发现,累不是最难忍受的,寂寞才是最需要克服的,有了朋友的陪伴与鼓励,工作才更有活力。
多读多思,享受人生
牛黎明校友坚持阅读,并向大家推荐了一些书目。作为经济学院的学生,要多阅读一些经济领域著作,如《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同时,也要阅读《理想国》、《乌托邦》、《共产党宣言》等其他学科经典,初读或许会有些困惑,但要善于利用复旦丰富的教学资源,听听老师们的理解;除此,牛黎明校友还建议大家阅读毛泽东、李鸿章、海伦·凯勒、马克思、贝多芬、居里夫人、罗斯福、苏格拉底、巴菲特等名人的传记,从名人的经历和思想中汲取营养。
在面临困难时,牛黎明校友也能从书籍中获得力量。书籍给予了我们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许多我们很难想象却真实流逝过的岁月,“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想到这些,我们受的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实践感悟
通过与牛黎明校友的交流,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复旦校友优秀的人格魅力,也深深的被他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态度所打动。牛黎明校友热情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经历与经验,让我们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加深了我们对职场的理解。牛黎明校友始终对学习保持热情,并在职场上积极探索,对待生活乐观豁达,同时践行终身学习,笑对人生。感谢牛黎明校友的认真分享,也感谢校友会为这次活动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