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级软件学院吴天石:有关产品的那些事儿
今年寒假,复旦大学进行了寒假校友云走访活动,使我们有机会同各位业界大牛的复旦校友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本次走访的对象为复旦大学08届软件工程学长吴天石总监。吴总监深耕互联网行业已有十数年经历,现任天天拍车公司产品总监。本次走访进行了一场一小时有余的对谈,对谈内容涉及学长的求学经历,求学感悟,工作心得等等内容。值得对产品感兴趣的同学参考学习。
1校园时光——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郭炎冰:请问您当时为什么选择复旦?
吴天石:上海是个竞争激烈,人才辈出的地方,有那么多优秀的人努力的往上爬,你不努力,你就会被别人抛下。在这个环境下,觉得只有一个本科文凭还不够,于是工作两年之后选择继续深造。自己比较看好上交和复旦这两个选择。由于自己本身是工科出身,如果还是选择上海交大这种纯工科的学校,感觉有所缺失,要有所均衡,在工科思维的基础上培养一些人文气息。于是我就选择了复旦,认定了这个学校。
郭炎冰:那您对复旦的印象怎么样?和工作相比有哪些不同?
吴天石:两年的校园时光还是比较快乐的,当时认识了很多同学,而且很多现在还都保持着联系。包括我现在钱包里还有复旦大学的校园卡。当时工程学的邓斌教授等老师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总之感觉就是很好很快乐。对于工作来说校园生活那是相当轻松多彩的,尤其是工作中面对每天让你头疼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上学真的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郭炎冰:您在复旦期间,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吴天石:记得当时有一次班级组织出去玩,就是野炊自己烤烧烤。班级一共二十多人。我负责食材的购买和处理。买了吃的拎着几个大袋子,买回去之后把东西一点点儿切好串起来。一个人特别的累特别的忙。不过后来大家烤的也还算不错,吃的也还挺好。玩的也很开心。
郭炎冰:您觉得在复旦的这段学习经历带给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吴天石:主要是两方面吧。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建立。之前在工作的时候,有时候会碰到问题知道怎么做,但是没有方法论。到了学校上完课之后就发现,原来这个东西是有现成的知识体系的。可以说是掌握了知识的全貌,可以高屋建瓴的看待问题。另一个就是激励自己前进的进取心。学校里高手如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东西不清楚不了解,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所以说永远上进努力奋斗。
2工作经历——千帆过尽,百舸争流
郭炎冰:请问您当时为什么选择产品这个行业?
吴天石:我当时求学时是公司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和售前顾问。通过学校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我自己的眼界,从一个更高的角度上去理解计算机,理解计算机软件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东西。仅仅局限于软件开发技术上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就会觉得说如果说能从头打造出一个产品,打造一个软件或者应用,成就感会更大。而在这个目标上,最容易实现的就是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后来就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就走到了现在。
郭炎冰:那您对这个行业的个人的一些看法?
吴天石:要永远给自己一些压力。别人都在一点点的努力向上爬,如果现在自己不努力的话,你会发现以后自己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我现在学到的东西是我下一个阶段需要学习的70%,就比方说我未来三年的目标就是把这另外的30%补充完毕。这样你现在是70%,通过三年的努力提升到100%,然后三年之后有变成另一个,持续的给自己合适的压力来成长。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结合自身的能力一步步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郭炎冰:学长您也在产品这个领域做了大概十几年了。您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是怎样的?
吴天石:互联网也好,产品经理也好,就像一门语言一样。都是非常底层非常基础的概念,最重要的还是所要解决问题的本身。个人来说,产品经理这个概念,我更愿意称它为解决方案工程师。重要的是利用已有的资源去解决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做一个app和写一封邮件是一样的,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只不过是用的方法不同,工具不同而已。产品经理干的活儿,就是将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问题一个个的解决。要知道目前公司有什么样的资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有哪些人。一步步的将问题最终解决。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产品经理这个行业,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我毕业之后在安居客房产公司,现在在天天拍车和车子有关。房子和车子同样是单价高,流程长,频率低的商品,在某些问题上的处理方法就是可以相互参考借鉴的。同样,对于某些电商领域的短平快的商品。那将之前大宗商品的处理思路反过来往往就是正确答案。
郭炎冰:那学长您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是如何去解决的呢?
吴天石:我自己总结的话,就是当你面对一个问题,首先要学会拆分,搞清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分为哪几个方面。第一我有没有资源,第二我有没有人,第三我有没有方法。可以把大部分的问题利用同样的思路进行一个划分。比如我想写字。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需要一支笔。首先我需要木头石墨这些原材料,这些资源。其次我需要人把这个东西加工出来。最后我需要如何去加工。 资源,人,方法。按照这个思路分解问题,然后去解决它。
3寄语总结—— 恰同学少年,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郭炎冰:学长您对之后想要从事产品经理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吴天石:对于学弟学妹,从我一个做这么多年产品的人的角度上来说,第一点就是要增长自己的见识。自己去看,去试一试。就好比说你没有开过200万的车,你就永远不知道200万的车开起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但当你体验到最好的之后,再去看50万的车,你就知道行业的天花板在哪里,就知道怎样去改进去提高。
第二就是一定要多和人都沟通,张不开嘴的产品经理是没有用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行业内如何评价一个产品经理的真实水平呢。一个是通过他的产品,但是学弟学妹们由于经验工作时间等等方面可能不太现实,那另外一个就是你的沟通能力,你个人的口碑,他人的认可。而且有时沟通能力比已有作品某种程度上还要更重要些。
最后就是多和学长沟通。今天这样机会非常难得,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学弟学妹们以后有产品有关的问题也可以来问我。我们一起多多沟通,共同进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