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珞珈书香,光华怀想

2021-03-24|复旦人物


图片

LIU WEI

刘  伟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8届政治学博士毕业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地方政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先后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获政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基层政治、政治心理与当代中国政治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研究课题10余项,著有《难以产出的村落政治》、《普通人话语中的政治》和《政治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等,译有《多元社会中的民主》,参编《政治心理学》,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共100余篇。两次获评武汉大学“十佳教师”,专著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做政治学研究,关注中国政治现实与基层治理,知行合一,奋斗不止,复旦的时光不仅带给刘伟深厚的学术功底,更是“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理想信念。从求学到育人,他一直在路上,“卓越为公”的国务精神也伴随始终,激励他不断身体力行、以行证道,践行理想的同时培育着新一代中国政治学人。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05年,已参加教学工作两年的刘伟再次踏上求学之路,修读复旦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的博士,“尽管已从教两年,但当时深感有必要读个博士,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在职读博,既要在城市间奔波辗转,更需在教师学生的双重身份中来回切换,三载研习,笃行不怠,源头活水,涓涓流淌,这背后,是对政治理论的不懈探索和对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百年复旦作育国士,人文荟萃大师云集,最让刘伟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复旦的人与课。“我很珍重在复旦的时光,只要在复旦,我就抓紧一切时间与机会去读书、听课、写博士论文。”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和讲座,都让刘伟获益颇多,经年以后,他依旧能清晰记得国务学院的美好时光:曹霈霖老师的大师风范;林尚立老师的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分析,视野宏阔,逻辑通达;孙关宏老师的比较政治学,学术眼界高远,人文情怀濡染;陈明明老师对学术的严谨和对学生的鼓励;桑玉成老师为人为学的智慧......读博期间,刘伟还常约同学去旁听硕士生的课,同样获益匪浅,浦兴祖老师盛德有范、精益求精,“具体到极致”的谆谆教诲依旧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影响深远;洪涛老师腹笥渊博,“尼采的一句话他便能讲上半小时之久”;即使是旁听,郭定平老师也会在课后主动与他们交流探讨……至今刘伟仍感念于老师们“有教无类”的教学风范和人文情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弦歌未止,薪火相传,刘伟亦从诸位良师身上继承了这种情怀与担当,致知力行,投入教学,成风化人,先后两次被评为武汉大学“十佳教师”。





刘伟老师生活照

从教十八年来,刘伟一直秉持“读书人”和“政治学研习者”的自我定位,谦逊温和地在政治学海域中泛游。相较于学生时代,更多的责任感与惶恐感压在刘伟的肩头,敦促其不断重视学生的长足进步与多元发展,紧跟学术前沿,时刻保有对学术的敬畏,坚持对研究质量、授课水平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刘伟不禁感怀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参与工作后和自己的交流,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课,几乎每届都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有的当了驻村干部,脱贫攻坚;有的做了选调生,把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有的潜心学术,薪火相传;有的成为教师,教书育人……每当他们主动联系并分享工作故事时,作为老师的刘伟都十分欣慰与自豪。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立德树人,学生有思考的愿望与兴趣并尝试在工作中寻找问题,是刘伟最希望看到的。



虚极静笃 踔厉奋发


是日也,天朗气清,临风东湖,谈笑晏晏,刘伟翻开纪念册的扉页,签下落款——“珞珈山上读书人”。对于刘伟来说,“至乐莫如读书”,阅读贯穿其求学、治学的各个阶段,即便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今天,他仍然保持着对读书的热忱与期待,“我觉得好书太多了,根本看不完,而且不光政治学的书看不完,其他的好书更看不完,一到书店我就走不动了。我的阅读兴趣和知识面还是比较宽的,这也是我在学生时期养成的一种习惯。我记得复旦同学当时在读书这方面是很疯狂的,非常热衷于淘书、读书,而不是强调‘造’文章;读书也不应设限,政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密切结合在一起,广泛的阅读积累会使我们对这些现象有更多视角的认识和解读。”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刘伟在学术研究中静坐“冷板凳”,书写“真文章”,其严谨踏实的治学风格、谦逊儒雅的为人处世,谈吐间自有书香雅韵、文人清流,给人以温暖且坚实的力量。


图片

刘伟老师于纪念册上留言

当问及如何读书时,刘伟给学弟学妹以建议:“读书主要就是两方面——广读和精读。一方面是在求学期间,尤其是本科生、研究生期间,对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要有趋于系统的积累,聚焦古今中西呈现政治社会发展大脉络的伟大经典,对这些经典都要有所涉猎,从而大致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确保形成一套比较靠谱的理论背景;第二方面,要读‘硬书’,多遍地去‘啃’硬书,进行深度阅读,也就是选择若干经典著作常读常新,学习这些著作的提问方式、研究方法和写作技艺,将著作本身的研究和写作方式内化为我们研究写作的资源。当然,我们要做好研究的话,光读书肯定不够,一定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尤其是目前国内的政治学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怎样结合中国政治现实和治理实践,建构有原创性的政治学理论,这需要我们走出书斋、深入调研、感受经验并深思熟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想与脚步,总需有一个在路上。


大道行思 取则行远

“放眼世界、立足中国、学术至上、学生为本”,这是刘伟眼中的复旦国务学院。“复旦大学注重政治学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形成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一套完整的学生培养体系,政治学内在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学科体系都很完整,尤其注重学科建设内在的均衡性和厚重感。复旦大学政治学的国际化取向与视野在我读书时就有很鲜明的体现,同时,其对中国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政治问题的聚焦性也很突出,复旦政治学紧紧围绕当代中国政治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挖掘,并具有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学科特点。其在学术取向、关注议题和学术发展的步调上,和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本身同步性很强、结合得非常紧密。”在复旦大学这一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沃土上,深厚的建校渊源滋养出人文主义底蕴,学风自由,思想多元,孕育出一批批治国理政的杰出人才,完善并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理论。

图片

刘伟老师作学术发言

国务学院秉承“以学术立院”的传统,为国家培养政治学人才,2020年我国“告别(绝对)贫困”,政治学尤其是基层政治与治理研究在中国“告别贫困”中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刘伟就政治学者对中国基层治理的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与创想:“一方面,我们政治学者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基层政治实践中,在理论的基础上,为基层治理与改革提供参考性的方案,形成制度上的设计;另一方面,不论是实际参与还是观察,我们都可以尝试对中国城乡基层治理实践进行概括提炼,争取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基层治理理论,作出相应的学术贡献。”


知行合一 奋斗不止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原有常规,身处武汉的刘伟秉持政治学人的初心使命,对当下政治现实和时代命题展开思考:“第一就是我们需要加深对非常态情境下中国政治与治理实践的研究。中国政治与治理长期以来就有两种政治情境——常态政治情境与非常态政治情境,以前大部分政治都是基于常态情境,导致我们对非常态政治情境的研究是不足的;疫情发生后把不确定性和社会风险,以及社会风险下人的脆弱性全部展示出来,使得死亡变成近在跟前的问题,未来我们在政治学研究方面可以加深对非常态情境下政治与治理的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基础、持有理念、制度设计、党和国家的反应模式等方面,都有思考提炼和改革完善的空间。第二,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制度效能进行了全新的检验,使我们对中国现有的政治体系和国家治理的过程产生新的认识,本次疫情防控总体成效明显、成就巨大,背后恰恰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动员过程密切相关,这为中国现有的政治体系和国家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评价维度;第三,疫情防控中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得到了全面彰显,官方和学界统一认识到研究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同时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暴露出基层和地方治理的一些短板,对基层和地方治理的改善也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一个优秀的政治学人才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与深厚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始终保持对公共问题的责任感,基于公共责任展开理论思考与实践,运用自己的思考和实际工作来改进政治与治理的过程;他还应当富有同理心,通过政治与治理改善人的处境和生活质量,提升人的幸福感,应该说,政治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做政治学研究,关注中国政治现实与基层治理,知行合一,奋斗不止,复旦的时光不仅带给刘伟深厚的学术功底,更是“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理想信念。从求学到育人,他一直在路上,“卓越为公”的国务精神也伴随始终,激励他不断身体力行、以行证道,践行理想的同时培育着新一代中国政治学人。

图片



院友寄语



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在国务学院的美好时光,在精力最旺盛、对情感、艺术和思想最有敏锐度的阶段,认真读书,用心生活,打好未来发展的基础,养成对人生和世界的从容心态,同时培养自己对政治和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在未来道路上,尽己所能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供稿:2019级行政管理专业吴优

编辑:余晴晴

审核:熊易寒

来源:“复旦国务学院”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