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娴:不忘初心 不断前行
BY 汪睿
校友简介:褚娴,女,浙江嘉兴人,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目前担任瑞固实业公司外贸业务经理。
校园记忆:兴趣导向,忙碌充实
褚娴的本科专业是国际贸易,毕业后,由于一直以来对语言以及教学的浓厚兴趣,决定转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攻读硕士。复旦是褚娴梦想中的学校,可以在这里读书,又一路随心选择喜欢的专业,她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校园时光。
在学校时,对褚娴影响最大的人是她的研究生导师高顺全教授,从他的身上不仅能学到做学问的方法,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高老师学养深厚,治学严谨,从开题之初到论文定稿的一年多里,他始终耐心,细致,严格。从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确定,大量材料的搜集整理,到研究中难题的解决、内容结构的改进,这些无不在高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研究生期间写论文的经历给褚娴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对她来说,本科的学业凭着兴趣就可以较轻松地完成,但研究生换了一个专业,同学们都有汉语国际教育的相关专业或实践背景,而自己既缺乏专业知识,也无实践经历。她读的是在职硕士,工作日白天要上班,晚上复习功课,周末两天在学校上课,除了要写论文外,还需要在学校实习,给复旦的留学生上课。回忆起那段忙碌又充实的时光,她说:“虽然当时有点痛苦,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很有收获的,对现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职业选择:立足国内,关心国际
虽然褚娴现在从事的工作不直接和中文相关,但是她将复旦求学期间养成的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延续到了工作中。对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她永远不会应付了事,工作不是做学术,但在工作中有这股认真劲儿,确实为工作添色不少。
褚娴在毕业后先后从事过三份工作,都和国际贸易有关。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整个国际社会遭到疫情冲击,对外贸行业的打击非常大。中国出口的海运费涨了数倍,成本大大增加,在万般无奈之下,公司选择和国外客户沟通协商,他们主动表示愿意承担上涨运费的一半。在褚娴眼中,这些客户既是合作伙伴,也是很好的朋友,在困难面前,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公司共度难关,这令她深受感动。
外贸非常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仅仅需要优秀的外语沟通能力、专业素质、金融知识、市场敏锐度、政策把握等等,还要和税务机关、银行、海关、工厂等各方面打交道,涉及的内容纷繁庞杂。对外贸人来说,一方面需要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应对能力,不仅要解读政策,把握国内外大形势,还要了解出口目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
职业建议:学好外语,专心读书
对于想要从事外贸行业的应届生,褚娴建议同学们在校期间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专业知识上,另外要着重提高语言能力,首先英语要学好,学有余力可以学二外或三外,可能的话再去做一些学生工作,锻炼组织和沟通能力。学习的时候就把学习做好,工作的时候把工作做好,踏实过好每一天,不虚度光阴。
复旦带给褚娴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工作之外,褚娴最大的爱好是阅读,她学生时代的寒暑假都是在阅读中度过,现在工作虽忙,但是每天还是会抽出时间来看纸质书。她认为金钱带来的喜悦远不及精神世界的满足,人在满足必要的生活需要之后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能被物质束缚,要坚持自己的追求和爱好,这些爱好哪怕一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但是目光放远,到最后不管是以经济回报还是精神满足的形式,它们会全数反馈给你。
复旦有相当一部分非常出色的校友,和他们相比,褚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她希望自己永远保留赤子之心,敞开胸怀,不断学习,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世界。复旦师生经常提到“无用”,我们做的很多事看似无用,但实际上真的有“大用”,因为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今年是牛年,习主席说的‘发扬孺子牛精神,老黄牛精神,拓荒牛精神’对我来说非常有激励作用。对应到我的工作上,‘孺子牛’就是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老黄牛’就是勤恳踏实地工作,‘拓荒牛’就是做更大的海外市场。“
实践感悟
和褚娴师姐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她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方面非常务实,另一方面葆有理想主义。我们既要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又要坚持学习,保持自己的精神追求,因为学习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一件事。世界美好,未来的路很长,愿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都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拥有充实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