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沙龙”思想碰撞30年 追求理想还要继续

2013-11-14|创业梦想
来源/东方早报

文/早报记者 韩晓蓉

飞信截图20131114104119

“来,到这里来!”

“每当夜幕降临,这座坐落在学生宿舍楼之间的灰白色矮平房就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大学生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交流思想,或谈论时事,或观看画展影展,或参加专题研讨会,红蓝两色的灯光和轻柔的乐曲增加了屋内和谐的气氛。许多大学生在这里得到休息,在这里产生学术观点,在这里爆出思想火花,在这里孕育着一种也可能若干年后会形成的某种理论体系的思想。这就是闻名上海高校的‘大家沙龙’!”

1984年11月,在复旦大学学生宿舍2号楼和3号楼中间一个不起眼的简易平房内,“大家沙龙”诞生。两年后,随着张德明、张晓林的那篇报告文学《中国大学生:来自复旦大学的报告》,“大家沙龙”不仅再是复旦学子思想交流、探讨问题、休息散心、结交知己的场所,更是成为国内其他大学争相效仿的时代榜样。

30年后,葛海雿、张宇红、潘皓波、夏旸、张平、邵翼、邓伟利7位复旦“大家沙龙”的早期创始人在前天下午回到“大家沙龙”,故地重游,他们清晰地记得当年这里思想碰撞的盛景:在3108教室做完讲座,不管多晚,讲者和听讲的人一起再到大家沙龙继续争论;举办书画展、摄影艺术展、专题讲座、研讨会、放电影、印发刊物;还有,在每个毕业季里,也有人喝着咖啡,不无伤感地朗诵着甘伟的那首《黄梅雨季》……

那篇报告文学的评价,至今依然并不过时——“谁也不能不承认,‘大家沙龙’实际上对复旦校园文化建设起了相当的作用!”

开校园先河,为理想而生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思想启蒙与全面革新的时代。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同学的一次“卧谈会”上,有人说,青年人有许多思想火花,但交谈的机会很少……此语引起共鸣,一个构想在哲学系81级柯扬等几位同学的大脑中酝酿并慢慢成熟了。在沙龙创立之前柯扬等人写了一篇文章《不安的卡农》,之后萌生了开沙龙的意念,要做思想启蒙和解放的事。

于是,几个同学自筹资金,在校领导、团委和学生会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大家沙龙”于1984年11月在学生宿舍2号楼和3号楼中间约200平方米的简易房内创立,开校园咖啡馆先河。

很快,“大家沙龙”成为复旦的一个时尚地标,汇集了热爱或研究哲学、经济、文化、艺术的复旦人们,来此寻找同业、知己、谈客,切磋碰撞出不少思想、不少大作,一时广为流传。

成立之初的“大家沙龙”的形式是松散的,更多带有乌托邦的色彩,半年后,已经遭遇后续资金来源的问题。1985年初夏,在时任校团委书记焦扬的主持下,“大家沙龙”由学生咨询科技开发中心接管,花132元4角将所有坛坛罐罐买下,后来又投资1000元购置冷饮机一台,出售给打球同学一杯一毛钱的酸梅汤。由来自计算机系81级的夏旸出任“大家沙龙”的第一任经理,哲学系葛海窕和吴斌分别任经营副经理和文化副经理。

夏旸现在是上海创业接力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裁,也是上海接力天使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创业接力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谈及当时被任命为第一任经理的情景,他仍然记忆犹新:“我是毕业前半年多一些的时候做起了‘大家沙龙’。我当时在学生会中是副主席,也是体育部长,有人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做‘大家沙龙’的经理,考虑了一下我就去了。”

“大家沙龙”迅速转变成为一个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培养的试验地。《中国大学生:来自复旦大学的报告》里写道:“争吵,辩论,反驳;学习、交流、吸取;在沙龙,大学生们的交谈是一曲悦耳的咏叹调。我们强烈地感到他们真的是不再满足书斋式的学习,不再满足于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式的狭隘生活圈子,他们要寻求多色彩的、多空间的、多棱面的生活,他们渴望社会、信息、理解;沙龙已成了交流思想、探讨问题、休息散心、结交知己的社交场所。”

那个年代,社会在变革,复旦人也处在一个观念世界发生变化的时期,自立自强的意识在觉醒,想要了解世界的愿望、互相交流的意识、自我完善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据当时的学生回忆,喜欢讨论的人每天晚自修十点半以后,必到“大家沙龙”坐一会,基本上任何时候都是爆满。有时候3108教室做完讲座,讲者和听讲的人常常一起到“大家沙龙”继续争论。当时的汽水是一毛五分钱一瓶,到了“大家沙龙”里五毛钱一瓶,即便如此,大家也不在乎,和哲学系才子们一起辩论哲学问题,多美妙的事!

“经营为体、文化为魂”

能够让“大家沙龙”安身立命并持续发扬光大的,是“经营为体、文化为魂”的思路。闲暇的午后,在大家沙龙,斑驳的阳光映在墙上,这里“以经营养文化”,一边讲经营、算利润,一边搞讲座、出小报。

在管理上“大家沙龙”越来越规范,设有理事会、经理室、财务组、“大家沙龙”期刊编辑部。一半的人负责把沙龙的文化特色发扬光大,开设讲座、搞展览、出小报,吹文化风,而另一半的人专门负责经营服务项目。最初Master's saloon的英文名也改为——great house+ master's club,意为“兼客与友为体,喝咖啡,兴文化,笑谈书风满楼”。

因为有经济的支撑,“大家沙龙”的各类活动也是越办越新,接连不断。

为活跃同学思想、开阔同学的视野,沙龙开展了一系列的同学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他们经常展览一些默默无闻的美院学生、青年工人和其他青年业余作者创作的、有争议而不很成熟的探索之作,让同学们评判、分析;面对蜂拥而来的西方各种哲学思潮,他们邀请博士生、硕士生开办哲学系列讲座,剖析康德、尼采、萨特、弗洛伊德等哲学思想,他们自己办的油印小报《大家信息》引导大家关心改革关心时事;他们举办从《伤痕》到《故士》的当代文学发展回顾展,集中播放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代表歌曲和音乐,在露天放映《英雄儿女》等电影,这一系列活动,让1960年代末出生的大学生回顾过去,思考未来,对确定自己的人生观,可能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同学们对价格改革有较多议论时,“大家沙龙”举办了“工资与物价改革讨论会”,请在经济部门工作的同志和经济系研究生帮助学生认识形势,理解物价政策,他们还组织了“改革与当代青年价值观研讨会”,邀请校领导与同学们一起对改革中青年的价值进行热烈议论,还有西北经济开发研讨会、贵州之行考察汇报会、贝多芬音乐欣赏会、中国新诗发展研讨会、探索影片《黄土地》评论会、外文系毕业生告别母校个人书画展、八六届新生摄影展……

根据“大家沙龙”第二任经理、现定居美国纽约的张平回忆:“在一年里,大家沙龙不间断地举办了近20期的书画和摄影艺术展,20余场次的各种专题讲座和研讨会,3场专题电影,印发了‘大家’ 刊物13期。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外语角’、 ‘文理对话’、‘西北开发研讨会’、‘现代派画 展’、‘哲学专题’、‘诗歌朗诵会’、‘林艺华个人书画展’等。这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青年学生去关心改革、关心社会、探究人生、回顾历史并拓展视野……”

有媒体后来这样描述“大家沙龙”的常客:诗人甘伟的《黄梅雨季》让复旦少女们如痴如醉,别人眼中的他———“白天瑟缩在被子里睡觉、晚上瑟缩在大家沙龙里喝酒,他是一个瑟缩的人,瑟缩在那件长年不洗的军大衣里”。还有某诗人,油印出版诗集,送到复旦书亭卖,全卖完了,拿到收入立即请朋友跑到“大家沙龙”喝一次酒,谈一次诗。

那个时代似乎人人都在谈哲学,谈物理也会谈到物理中一些根本的哲学问题。原汁原味或是半调子的西方哲学更是沙龙人经常讨论的主题。那个时候,一有什么新的思想、画展信息都先在这里出现,每个人都呵护着这一片精神领地。这里充满着大师名家睿智风趣的演讲,鸿儒白丁你来我往的时事评论,在这个2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随处可以听到思想碰撞的声音。

大家沙龙成为了一个“杂家”,文化形式不一,讲座、研讨会、座谈会、联谊会、信息发布会、书画、美术和摄影展、电影专场成了沙龙的主角。再加上先进的经营概念,它成为当时沪上高校探索新事物的导航者。人们纷纷慕名而来,并把大家沙龙的形式拷贝到本校,将这种文化与经营并行的试验基地模式发扬光大。交大昂立也从复旦大家沙龙取经,上海财大也成立了类似的社团。

“坚持理想,继续前行”

当时的所有活动都是学生们亲力亲为,时任“大家沙龙”第三任经理、现为上海国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的邓伟利说:“我们当时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动手去做的,什么都是自己去跑,包括买咖啡。”对于当时的沙龙人来说,不管是经理还是副经理,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热情在沙龙这个家庭里,他们身体力行地去付诸实践,去和身旁的伙伴们分享快乐。

不经意间,声明远播的“大家沙龙”还对高校勤工助学方式的兴起起到了很大影响。邓伟利迄今还很自豪,有一年的圣诞夜,单日营业额达到了1800元。时任复旦大学学生咨询科技开发中心总经理的潘皓波回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账上节余的净利润已经高达20万-30万元。

30年,从最初本部2号与3号宿舍楼间的简易房,到学生俱乐部,再到叶耀珍楼,现在“大家沙龙”的第三家分店又将在南区学生活动中心开张。

现在的复旦人更喜欢把沙龙当作自习的好去处,浓浓的文化氛围让他们停驻于这里,让自己的专注刻留于沙龙的每一抹时光里。健康生活、舒心阅读成了现在“大家沙龙”的新定位。沙龙始终是风尚的,对酒当歌的岁月虽早已过去,但思想的碰撞仍在继续,交流会成为了现在的“大家沙龙”又一个标志。

11月24日下午将举行“大家沙龙”第三家分店的开业典礼和30年聚会,校友会的征集令足够令人心驰神往:“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们!行遍千山万水的你,还记得复旦本部二三号宿舍楼之间的那个简易房么?历尽世间百味之后,是否早已遗忘人生中第一杯咖啡的苦涩?清谈岁月、思想碰撞、狂飙突进的理想主义,懵懂青春、灵魂厮磨、微不足道的疯狂小事,这些的这些,都扫入记忆尘埃了么?流水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如果给你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会回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吟诵这首《黄梅雨季》么?”不过,由于场地限制,校友会的报名平台仅对1980年代入学的校友开放。

时光如白驹过隙,30年弹指一挥间,一代又一代的复旦人守护着“大家沙龙”。

“坚持理想,继续前行”,这是几位“大家沙龙”的创始人们重复最多的话,“现在的校园环境太实际了,二年级就要考虑毕业以后的出路,三年级就要去找实习,想考研究生的还要去跟某个导师搞好关系,想创业的还要时刻注意着身边的机会。现在学生好像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更多了,导致你可能在最开始就放了很多精力在学习以外。不像那时候读完四年大学有很好的就业保障,现在的个人化倾向比那时候要强很多,我们没有办法评判哪个好哪个不好,因为现在的学生也是迫不得已,必须要考虑这么多实际的问题。不过,追求理想,应该还要继续下去。”夏旸说。

0023

附:1987年“大家沙龙”的一段录音

1987年,有位名叫鲁兵的学生曾在“沙龙”随意录音,记载了几个学生在雀巢咖啡香气中的一场趣谈。

“我相信,世界本身是和谐有机的,并不存在文理学科的区别,它是人类自己划分的。既然个性、风格在文学艺术中犹如生命般重要,它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的东西,那么为什么在自然科学中却很少看到这样富有主观色彩的现象呢?”——一位同学脸上布满思考的神情说着这些话。(这可能是一位读文学的学生)

“不!你说的是表面现象,其实自然科学研究中也有许多不同研究风格所造成的不同流派。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有相当局限的。”一位学生回答道。“在量子世界中,你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对于被测量的物体都有影响。不同的实验手段所得出的结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既然这样,目前我们文学评论中那种归一化的观念,虽然在明确性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看来局限性很大,这可能也是符合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的吧。”一位可能是搞文学评论的同学用上了刚才几位理科同学所运用过的理论。

突然,录音机里传来争辩声,一位男生正为着沙龙不卖香烟而提意见,一位姑娘则用一种“栗原小卷式”的款款软语,回驳道:“抽烟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嗯?”一声很有意味的“嗯”可能使那男生来劲了,侃侃谈起抽烟的好处,说抽烟对于勤奋的人来说是一种闲适的休息,对于诗人是灵感的催化剂,对于孤独者是父亲般的安慰,给朋友一支烟是显示珍贵的友谊,和人生交往是彼此沟通的道路……他还没有说完,可能是一位性格奔放的女生截住说:“烟是吹牛者的草稿纸,烟雾是掩饰惊慌心虚的面罩!”——节选自《中国大学生:来自复旦大学的报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