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由上海华丽家族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第三届校友高峰论坛暨各界校友联谊会于 2010 年 12 月11 日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大金报告厅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后新政时代中国房地产市场:变局、契机与发展”。 当日论坛可谓是高朋满座、济济一堂。复旦大学副校长许征、复旦大学外联处处长张宏莲、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石磊、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复旦大学校友分会副会长赵定理、上海市社联前党组书记施岳群、上海复地集团董事长范伟、华丽家族董事副总裁金鑫,华丽家族独立董事陈伟恕、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副行长、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安红军、华师大商学院房地产系主任华伟、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吕厚军以及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姚兴涛等嘉宾都参加了本次论坛。经济学院近 200 多位各界校友汇聚一堂。
详见链接:http://www.econ.fudan.edu.cn/new.do?opr=detail&code=4194
嘉宾言论
许征:“校友是母校宝贵的财富,李登辉老校长曾经说过:‘造就学生者为学校,而造就学校者则其学生。’,一所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为社会做了多大的贡献,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声望,是评价一所大学的重要指标。各位校友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无论分别多久,我们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复旦情结,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离开学校成为校友,但依然和学校息息相关,依然是学校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当然有捐赠,但更重要的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教,是对学弟学妹的提携,是大学精神和声誉的传送和发扬。”
赵定理:“房地产过去是一条腿,就是福利房分配,后来商品房和福利房共轨,再后来就全部是商品房了。我想要解决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不是一条腿,三条腿或者四条腿的问题,关键是要从我们的制度上解决。
袁志刚:“农民被拆迁的问题,我是主张做98年城市居民做过的东西,把农民的地包括宅基地变为国有是第一步,产权界定在农民,他可以抵押、融资,可以交易,可以入股,这样一来以后中国的内需就真的增加了,中国农民手上的两块土地,包括耕地和宅基地,只要产权界定,进入金融系统,那就不得了了。
尹伯成:“假如明年调控政策松动,并且房产税问题继续只是纸上谈兵,那么我们明年上海的房子以及全国城镇的房子将会有一个报复性的反弹或上涨,上涨的幅度要看通货膨胀预期的强烈程度,我认为通货膨胀明年很难下来。”
华伟:“在现有的体制格局下面,片面地希望打压房地产市场的融资功能而扩大政府住房保障的财务负担,这是不切实际的。要把住房保障做好,必须通过房地产市场更加繁荣为住房保障提供源源不断的弹药。住房解决的资金买单者就是房地产市场,能力强的进市场,能力弱的进保障,这是真正的劫富济贫,也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杨红旭:“目前新房供应量偏紧,二手房供应量充足,未来几年上海房子供应量依然偏紧。十二五规划期间,上海市住房保障可能要占半壁江山,有些方面甚至要唱主角。”
范伟:“无论是财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财富的储藏和再生产,财富的聚集形态,都跟这个地区这个社会发展的游戏规划设计有关。我们到底是往左走一点,还是往右走一点呢?左边一点更加讲究和谐,更加讲究集体的共同利益,右边一点更加讲究个人竞争,讲究丛林法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基于每个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基于对游戏规划设计的预判,大家可以自己来决定自己的选择,到底是买房或者不买,投资还是不投资。”
陈伟恕:“就扩大内需而言,我提倡内需有内涵。我们简单地拿过去那种生活模式或消费模式来扩大内需,矛盾会越来越尖锐。房子要大,房子要多,从财富角度而言好像提升了,但是财富不等于人生和生活的全部,有时候甚至感觉没有意义。我们扩大内需,更重要的是提倡我们需要什么生活方式和什么样的生活质量,而这种方式和质量可持续并且对全人类都有益处。现在中国人做事一股劲很厉害,十三亿人一旦发动起来全世界都震动,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再不改变再不提升,简单学美国,这个世界将来会很可怕。
安红军:“未来房地产第一应该向券商学习,房地产在做自营的同时应该学习券商做资产管理。第二我觉得应该向实业和制造业学习,学习设计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控制好成本,重视生产全过程的管理,重视客户感受,提高售后服务,变粗放性经营为集约化经营。第三要向PE学习,立足终端产品未来趋势和创新需求,研究跟踪与之相关的新兴产业,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拓展其业务,打通和延伸产业链,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创新转型之路。”
张立林:“银行金融业要改变对房地产金融需求的供给,积极计入社会保障房的建设,要积极支持消费性需求的房地产个人消费信贷,要积极支持符合政策性发展的以及符合银监合规性要求管理的泛地产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