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纪的复旦物理情缘——物理系61届同学毕业五十周年庆

2011-06-10|院系校友组织新闻

2011年5月25日上午9点,复旦逸夫科技楼二楼多功能厅热闹非凡,物理系61届同学毕业50周年返校纪念活动开幕式在此举行。在毕业半个世纪之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物理系61届同学今日终于重聚一堂,欢声笑语弥漫整个会场。

9点30分,纪念活动正式开始。活动筹备组负责人方林虎教授介绍本次活动筹备情况,深深表达对这次半个世纪后同学相聚的期盼之情,以及对母校和敬爱的老师培育之恩;物理系党委书记蒋最敏介绍母系近年来在人才、教育以及科研方面的发展情况;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朱建艺和院长郑立荣在讲话中,欢迎各位校友返校,并介绍信息学院的发展近况。7班姜德安校友主持会议。

活动中,来自1班的复旦大学原副校长汪幼兰和自美国探亲返沪的4班材料科学系顾昌鑫教授各赋诗一首,3班的蒋孝良校友深情演绎二首诗作。活动中,校友诗朗诵、自由发言等环节穿插其间,整个会场洋溢着同窗们久别重逢的激动心情。中午,校友们陆续前往旦苑教授餐厅用餐。下午,校友们先后参观了浦东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复旦大学新江湾校区等地。部分国外及外地返校校友,又参观了世博会中国馆。老同学们对学校和上海的发展赞叹不已。5月26日,各班分别举行纪念活动。 花絮&感言

张春霆, 1班,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面对采访,张春霆教授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我现在太兴奋,兴奋到说不出话来。”

黄小鹏 81岁 , 4班,本次聚会最年长校友之一, 离休干部“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我们都老了,下一次见面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说不定那时候我就不在了,大家见面,不容易啊。

侯旅适,81岁 , 5班, 在校时曾任年级党支部书记,上海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我原来是交大的学生,院系调整后才来了复旦,在复旦搞尖端科学“加速器”。我在加速器实验室度过2年时光,响应党的‘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和同学老师们一起奋斗。“我呢,就是胆子比较大,因为是调干生(读书以前是干部),有胆子去弄这么尖端的科技,从比较简单的到复杂的,那时候这个东西除了中科院有一台以外,其他地方都还没有。”“在校园里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老师给我们的鼓励和支持。我在复旦呆了2年之后,在原子核所待了20年,然后成了党政干部,去了市府、市人大,但是我还是喜欢搞科研。”“我们小班每年都有活动,大班活动很少见,特别像这次100多人,很高兴,很多人都有了非凡的成就,我们都要保重身体,在有生之年多做些事情。”

方林虎,2班,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现任复旦大学老教授∕退(离)休教师协会理事长,复旦大学上海校友会名誉会长。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我们61届的学子进入了复旦大学学习。那时候,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向科学进军’,我们都是怀抱着‘为祖国服务,为祖国贡献’的理想与抱负来学习知识文化的。当年入学时,复旦大学的学习条件没有现在好,我们住的宿舍是现在零号体育场旁边的平房。上下铺的床,一个房间住8到10个同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同学里有一半多的学生都被抽调出来组成小组,自己编教材、画图、看文献,开设相应课程。那时没有实验室,实验室都是我们同学们齐心合力建起来的。由于国家需要,我们这一届同学比较早地加入到‘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来。我们做实验的那段日子,晚上都睡在实验室,冷了就用窗帘盖在身上,当年的苦日子锻炼了我们这一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物理系是母体,后来像‘光学系’‘物理2系’‘电子工程系’‘微电子系’‘通信系’‘电光源工程系’等系科都是从我们系衍生出去的,很多毕业生还遍布在计算机系和材料科学系及校党政管理部门。”

诸长生,70届,上海校友会物理系工作委员会会长,曾任物理系党总支书记“复旦大学物理系校友的凝聚力是非常强的,虽然派生出几个系,但各个系的同学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好的。物理楼是我们标志性的建筑。我曾参与组织过物理系多个校友联谊活动,就全校范围来说,物理系的校友是非常热心参加母校活动的。今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12届世联会,上海校友会出席100人,其中20多人是来自物理系的。上一届芜湖世联会,65届去了100多人,整个800人的会场里面,我们物理系的校友占了很大比重。我们的霍焱校友捐资75万美元给物理系的学子,资助有困难的学子出国深造。在此次活动前,5月22日,学院还举行了校庆日校友返校活动,我们物理系去了老五届400多人,66届的同学举行了进校50周年庆祝,气氛同样热烈。”

陆道政,6班,美国美华投资公司原常务董事 ,美国佛罗里达州校友会顾问,由美返沪参加聚会。“我是79,80年去的美国,然后成立了一个公司,主营电视收视率的数据收集。”“从美国回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要参加这次聚会,我经常做梦都会梦到回到复旦大学,所以只要有机会我都想从美国回来参加此类聚会活动,我在佛罗里达也在做一些校友聚会的工作,希望尽可能的把大家都聚集起来。”“这次回来感触很深,很多人都50年,30年没有见面了,当时我们在复旦读书的时候,是大跃进的时候,很累,但是又非常积极向上,科研搞得很厉害,和老师的关系很好,很密切。”

邱经武, 3班,物理系教授,本次活动组织者之一“50年不容易呀,我是从物理系退休的,所以应该积极的办好这个事情,积极的联络以前的同学。为了办好此次活动,我们在校同学成立了筹备组,各小班均有联系人参加,联系同学,落实会务工作,包括筹措活动经费等,得到了各级领导及老同学们的支持。工作量虽大,但能为活动多作服务,十分愉快。”“当时在学校最难忘的是我们经常开夜车,响应当时’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肖能懋,合肥工业大学退休教授;

郑增钰,微电子学系教授;地们是物理系为数不多的“巾帼英雄”代表肖能懋校友和郑增钰两位“校花”亲密地坐在一起,不时窃窃私语,回顾当年的学习生活,她们都有很深的感触。肖能懋校友不断地爆料说:“郑同学当年物理1班的,她是如此地优秀啊,学生工作、体育运动,样样积极,出身也是非常地好。她先生是她同学,范承善,4班的,两人毕业后结婚。在我们班级里面,人缘都非常好,也为校友工作尽心尽力。经常为我们同学聚会提供资金和场地呢,多亏这些本地的同学热心组织,我们外地的同学才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郑增钰校友感慨道:“我们读书的时候啊,政治活动、业务活动很多,我们在读书时候就参与了很多‘创业’活动。学生时期,在老师带领下,我们就创立了“红旗半导体”工厂,建炉子、拉单晶,什么都要做。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就诞生在这里。”78岁汪幼兰校友诗作节选:"科学进军"里程碑,二百学子"物理"来。岁月留痕半世纪,千里之行始复旦。风华五十载奋斗,积淀永恒的风景。阶级斗争年年有,又红又专是方向。......一路走来同拼搏,一路豪情共收获。回忆自省错误多,尚祈同窗来谅解。师恩难忘尚未报,转眼已成白发老。 顾昌鑫校友诗作:毕业半世纪,今年重聚首。当年曾怀报国志,同窗复旦五春秋。书山共寻趣,学海同泛舟。草棚苦读伴风雨,豪情洒遍物理楼。而今韶华去,年少尽白头。历经沧桑真情在,笑谈人生亦风流。不觉年古稀,问君还何求。惟愿大家多珍重,心静达观人长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