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细 余慧艳
【人物卡片】
郦永刚,1968届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本科毕业,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南加州华裔教授学者协会会长,复旦大学南加州校友会会长。
《城市杂志周刊》封面上,“南加提高警覺,8.3大地震絕非危言聳聽”的大标题十分醒目,封面人物配图是郦永刚在实验室的工作照,标识了等高线、断裂带、地质地貌的图纸贴满他背后的整张墙壁。此处,他的专业身份是南加州知名华裔地震专家。而身为复旦大学南加州校友会会长,郦永刚又是颇具亲和力的一位长者。每每看到校友会人丁兴旺,郦永刚内心总是难以言说地喜悦。他时常将南加州校友会的校友信息分享给母校校友会,更经常带着大批校友资料飞行十几个小时往返于大洋两岸,如此守护着十几年来与母校从未间断的血脉联系。
郦永刚大半生的时光,是地球“伤口”敏锐的“探测器”,而他的情感,则始终根植于复旦这个“大陆板块”,他和复旦之间,从无“断裂带”。
求真创新:科学家郦永刚
从“627工程”到大洋彼岸
郦永刚就读于复旦物理系,师从谢希德先生。1968年郦永刚毕业进入国家地质部,适逢中日东海划界之争。“当时官司打到联合国。” 为维护中国海域主权,开发海底石油资源,国务院批准紧急筹建“627工程”。招募大量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从事地球物理科学研究,一方面针对国际社会的领海纠纷提供科学论证,另一方面服务于石油勘探事业。恰能填补国家人才缺口的郦永刚进入627工程。1973年,在原627工程筹备小组基础上,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成立,郦永刚成为其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所攻关组的一员。1980年,郦永刚通过教育部考试,成为继1979年之后国家开放政策下的第二批公派访问学者。
“我考了第一名,上面让我自己选访学地点,欧洲还是美国。我想着美国是地球物理学科的龙头,就不假思索地作了决定。”郦永刚选择了南加州大学。
“南加大当时的名气还没现在那么响。”不过,南加大的时任校长颇具谋略,重金纳贤。他面向全球招聘了150名教授,其中就有鲍威尔奖(Bowie Medel在地震学界相当于诺贝尔奖)得主Aki教授。这位地球物理领域的翘楚在南加大领衔筹创美国目前最大的地震研究中心的雏形,这一树大根深的研究中心现有600位从事地球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分散在世界各个大学。
郦永刚十分珍惜出国深造的机会,以及南加大的学术氛围,他向国内教育部打了报告,获准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幸运地成为Aki教授在南加大的第一位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取得地球物理和地震学博士学位。
加州地震频发,1989年、1994年的大地震都给阳光灿烂的加州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通过旷日持久的潜心钻研,郦永刚的研究重心逐渐聚焦在地震学上,主要通过电脑计算断裂带构造。掐指算起来,如今郦永刚在南加大已有36年。整个青壮年的时光,郦永刚都专注于地震断裂带的研究,日复一日的观测和计算,打磨出耀眼的学术成果,发表论著上百篇。于1990年到2003年,郦永刚先后在《科学》、《自然》等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四篇重要论文,稳稳地奠定了在地震学断裂构造研究方面的权威地位。
郦永刚是最早发现“地震导波”的人。“断层就像波导管一样,波导管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及其破坏力,沿着断裂带,有波导作用的话,附近的破坏力特别大。对此我们有理论计算。”郦永刚介绍。他尝试使用“导波”来精准查明断层结构,这一方法为其后的重大发现——断裂带的同震“破裂”和震后“愈合”奠定了基础。
被郦永刚形象地称作“愈合”的地质现象实质上就是断层同震破裂后逐渐复原至地震前状态的过程。郦永刚及其团队耗时十年对美国加州地震断裂带实地定点观测,首次用数字模拟断层地震波的方法精确测量断裂带“破裂—愈合—再破裂”过程,证实了科学界关注的地震周期性假说。这一成果为地震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力学和物理依据。
十几年间在《科学》、《自然》上发表的四篇论文,每一篇都建立在扎实的观测和计算基础上,“很多人请教我,怎样打开《自然》和《科学》的大门,我说我英文也不是很好,文笔也不像老外那么好。他们看中的,就是创新。”郦永刚说。但他认为,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国内也在提倡万众创新,这个非常好。但是冲在前面的人一定是有基础的,甚至有几十年的功力,而不是一哄而上。”
以科学论断抚慰地震创伤
“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回来了10次以上。”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受里氏8级地震重创,数万群众丧失宝贵生命,灾情牵动着海内外十几亿华人的心。作为南加州华裔教授学者协会的会长,郦永刚第一时间向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申请组建救灾专家团队,并担任领队。一经批准,郦永刚就带队开赴汶川。“整个教授协会选出十名专家,涵盖心理辅导、免疫、伤残康复、建筑结构工程、地下水污染……搞地震的是我。”郦永刚联系了中国地震总局,还碰巧联系到同行——汶川科学考察指挥总长张培震(现为中科院院士)。通过他们以及四川省地震局和省侨办,整个团队有机会在当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并向指挥部建言献策。
在断壁残垣的汶川,郦永刚主要从学术角度提出新北川灾后重建选址建议。“当时就在论证,换新址还是原地恢复。”他一方面依据断裂带的波导现象——沿着地震带的话,破坏性特别强;另一方面从地震波来反推地下的构造——不同构造破坏力不均匀,对比之前的数据,就建议旧北川不宜再居住了。在沧海桑田的地球历史面前,人类的存在宛如一瞬,郦永刚说:“可能我们这一代不会再碰到大地震了,但你要为子孙后代打算,要看到后面几代人。”重建后的新北川落地永昌镇,距离老县城23公里,群众安居乐业,郦永刚总算放下心来。
数十年磨一剑,郦永刚不但为地震预测、灾后重建等相关问题的决策部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学术参考,也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国外De Gruyter出版社,先后出版三本英文版专著:《地震学中的成像、模拟与数据同化》、《地震成像与断裂破碎和愈合》、《岩体各向异性、动态破裂与地震评估》。第二本专著荣获中国出版协会等机构颁发的2014年度输出出版优秀图书奖。
因为汶川地震,郦永刚也与四川人民结下了深厚的缘分、长远的友谊。汶川震后,郦永刚根据多年的经验和现场的数据,留下了一个重要预测。根据断裂带“破裂—愈合—再破裂’的原理,断裂带上能量累积、释放的规律,对于地震周期性发生需要重视起来。“8级地震以后一般规律来讲会有7级、6级余震, 随后余震震级慢慢降下来,但是汶川8级地震以后最大余震只有6.3级,说明能量没有释放完。汶川主震动态破裂只向北一个方向推进约270公里,往南方向的静态应力反而加强,所以我说,要小心汶川地震断裂带南面的康定、雅安这一区域。”五年后,2013年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郦永刚的预测变成现实。
母校百年校庆期间, 郦会长和部分校友看望由洛杉矶定居上海的倪德明校董夫妇 (前排中)
“雅安之后又有人来采访我,我说小心云南。云南每十七年来一次7级以上地震,现在二十三年没震过了,所以它的地壳内部能量累积应该是到了产生7级地震的水准。果然2014年云南省鲁甸县小江断裂带发生6.5级地震。但是这个地震才6级多,不足以把能量释放掉,今后还得小心南面的红河断裂带以及昆明以西、腾冲以东,红河以北的三江断裂带。”
外行人眼中,郦永刚几成“地震神算子”,他却说:“这只是中长期预测,不是预报。地震预报包含三大要素:位置、震级、时间,位置、震级我们知道,但时间我们不敢说。”郦永刚深知流言可能带来的误导与恐慌,视破除流言为己任,致力以科学论证给舆论注入一股清流。“假就是假,真就是真。我既不会放任流言散播,也不会违背事实盲目抚慰。”
地震造成的灾难令人痛心疾首,比起灾后重建,震前预测、预防同样重要。去年,郦永刚向国务院侨办提出专业意见。“我国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大多不符合抗震标准。相比美国普遍推广使用的轻型天花板,中国这些地区的天花板都是工业板。大地震一来,几百公斤重的天花板砸下来,人就成肉饼了。”郦永刚很是痛惋。“震后救援这块,国内调动资源的能力非常强大。可就震前预测、预防的水平和细致程度而言,差距就比较大了。一定要改!”
地震学与“国泰民安”息息相关,郦永刚也就不免想到大学的责任。“复旦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学科发展要全面。如今,美国、国内很多高校都设有空间地球科学系,在复旦却是空白。前沿科学、综合科学、交叉学科要建设起来,那我们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承上启下:资深校友志愿者郦永刚
掌舵南加州校友会
如果说,献身地震学研究是郦永刚对整个社会的担当,掌舵南加州校友会,则是他作为一个“复旦人”的担当。十几年来,对南加州复旦校友会的苦心经营,成为郦永刚的另一个工作重心。
南加州复旦校友会最早可追溯至1989年成立的洛杉矶校友会。1949年以前毕业的大概有三十几位老一辈复旦人,多是从大陆到台湾,后从台湾赴美。“当时,南加州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很少,活动多依附于台湾留学生、教师等组建的组织。”郦永刚回忆。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大陆留学生人数增长,复旦校友就逐渐从原来以台湾大学生为主导的组织中独立出来,开展一些早期活动,郦永刚就是那时接触到洛杉矶校友会的。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办学。2002年,洛杉矶校友会第一任会长黄达学长过世后,郦永刚接任会长一职。2003年,洛杉矶校友会与南加州上医校友会强强联手,正式成立南加州复旦校友会。“当时大家都有这种心情,希望能够两强联合。不少复旦校友和上医校友本来也是老交情,我们一拍即合,整个氛围是很团结、和谐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南加州复旦校友会的人数直上三百。
由于起步良好、稳妥,在当时的南加州,复旦的校友工作做得最早、最亮眼,声势亦很大,这对其他高校校友会起到了启发和示范作用。郦永刚笑道:“那时候北大、清华的校友组织跟我们相比,只能算学生会级别,还不能算校友会级别。他们学习我们,也开始寻访老校友。”
校友会薪火相传,郦永刚掌舵南加州复旦大学校友会时,正值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时任党委书记秦绍德、校长王生洪等母校领导经常到各地拜访校友和校友会,校友与母校之间交流深入,互通有无,这对于远隔重洋的海外校友和校友会来说特别珍贵。南加州校友会的郦永刚、吴士琪、刘冰、倪德明加入母校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在大洋彼岸,组织校友为校庆出谋划策,并积极为母校捐款、募款。“南加州校友会是复旦各地校友会中回国参加百年校庆人数第二多的,三十多个人。”郦永刚说。对于大洋彼岸的地方校友会来说,这是十分难得的诚意。
百年校庆期间, 复旦大学王生洪校长发函问候南加州复旦校友会资深校友李兆萱教授,郦会长向李学长面交王
校长问候函。
在母校的百年校庆大典上,身体硬朗、气质高贵、八十八岁高龄的南加州校友冯静贞为百岁复旦切开生日蛋糕,这历史性的一刻,令全场为之惊艳,复旦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郦永刚知道,正是在这样细腻、温情的历史细节之中,南加州校友的向心力、凝聚力得到一次次飞跃式的生长。
诚意与服务:校友志愿劝募人
借百年校庆之机,郦永刚也积极动员南加州校友和社会各界支持复旦大学发展。2002年,曾任复旦大学会计系教授的李兆萱老校友捐助10万元,用于修复重庆北碚抗战时期的复旦旧址。郦永刚回忆为母校百年华诞奔走的情景:“2003年学校连接受捐赠的银行卡账户都没有。老校友刘冰先生乘飞机回国后,把李兆萱教授等捐赠的数十万人民币现金用旅行袋装着‘扛’到复旦。”2005年8月,1944届经济系校友冯静贞捐资50余万在母校设立“复旦大学冯静贞校友助学金”。2006年,同是1944届经济系校友的倪德明向母校捐赠300万元资助“复旦大学校长奖”。彼时情境历历在目,一分一毫的捐赠背后,都跳动着一颗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受国外大学捐赠模式的启发,郦永刚不辞劳苦,甘为“牵线红娘”,向时任校长王生洪和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海外代表刘晔推荐了几位重要的潜在捐赠对象:一位是南加州大学校友兼校董、著名企业家、后来成为美国工程学院院士的谢明先生,另一位是著名旅美华侨、企业家朱裕民先生。2011年,谢明先生捐赠复旦大学仟万人民币,受聘成为复旦大学第五届校董会校董。2009年,朱裕民先生捐助复旦大学历史系百万人民币成立“上海史国际研究中心”,2014年,朱裕民受聘成为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的董事会董事。这些都离不开郦永刚在当地的牵线与引荐。2015年复旦建校110周年前后,郦永刚返校时向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杨光辉副院长推荐刘冰学长。随后刘冰先后三次向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捐赠自己毕生收集的珍贵古籍,现受聘为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名誉院董和高级顾问。
虽然国外捐赠文化成熟,但由于制度原因以及国内在捐赠后续服务方面的欠缺,在国外为母校筹款其实颇为不易。作为校友劝募志愿者,最初的破冰点,正来自于郦永刚个人在学界业界的人脉关系和信用背书。郦永刚总结募款经验:多方奔走,表达诚意,抓取细节,“打动他们的心,明确他们的需求,把学校信息offer给人家,”也充分考虑利用复旦的声誉、母校的资源。“我跟他们谈,也是要背靠复旦大学的。”作为“红娘”,郦永刚知道,捐赠行为产生的是联动效应,个人的牵线搭桥固然重要,母校校友会、基金会及相关部门的后期跟进、资源运作整合才是捐受赠双方互信、共赢的基石。
关于未来:扶持青年学术联通
2009年,复旦大学校友会(即母校校友总会)成立,南加州校友会与母校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来自母校的毕业生也源源不断地加入南加州校友会。郦永刚已经在考虑如何通过更为长效的机制确保校友会与时俱进地发展。
郦永刚介绍,如今南加州复旦校友会已达到600人规模,建有自己的网站,各层次、各领域的微信群和微信总群。
南加州校友会有几大特点。一是年龄跨度大、专业分布广。老一辈的校友中,曾有最高寿的李兆萱老人,享年104岁,她曾在国民政府任职,抗战内迁期间曾在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任教,后赴台执教于台湾大学,桃李满天下,一度是南加州校友会的主心骨。近年来,李兆萱、黄达、许引经、丁映极、林树众、庄继康这一批台湾来的老校友都陆续走掉了。李兆萱老人生前最后一次参加活动,已是102岁高龄,坐轮椅到场,令人动容。现在,冯静贞老人、刘冰教授在南加州华人圈中德高望重、一呼百应,“他们现在是我们的宝贝、精神领袖。算起来,我们是五世同堂。”二是活动热情足、频次高。除一年一度的新春联欢会、暑期聚会等大规模常规活动,各专业、各行业、各年龄的校友也都有自己的小圈子聚会。三是心态好。海峡两岸的复旦校友很早就走在了一起,复旦校友与上医校友强强联手,来自台湾和来自大陆的两代精英之间、复旦与上医之间没有任何隔阂。郦永刚感慨:“多方面能够融合在一起,是非常不容易的,维系了我们校友会整个后面的工作。”
郦永刚知道,五代人之间要保持长期有效的凝聚和联系,关键在于校友的母校情结与相互之间的尊重。“认同我们都是复旦人,认同为母校出力是份内事。”还有一个就是公益原则。“不管怎么变化,分支的活动如何举办,我们总会都不会收取任何活动费用,不会跟商业挂钩,无私就无畏了嘛。”这是整合不同专业、老中青几代,团结复旦和上医校友的一个重要“方法论”。
学长们表率引领,年青校友传承发扬,才能把校友会办得更好。在南加州,一方面,老一辈复旦人扛着复旦的“大旗”不倒,另一方面,为凝聚青年,南加州校友会目前正在筹办更多扶持青年发展的项目。“一些校友、校董已是商界成功人士,他们会在自己的公司里组织一些小型的座谈会指导年轻人自主创业。”今年8月22日,南加州中国高校校友会联合举办“创新、创业、创投(三创)”论坛,南加州复旦校友会是三创论坛的发起主办方之一,郦永刚是筹委会常务委员。论坛邀请了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人民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十二所大学的师生参与。论坛安排了演讲、交流研讨以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大赛的决赛活动,五个华人创新创业团队参与角逐。通过实质性的扶持活动,帮助青年争取社会资源,展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梦想。
针对国内高校、包括母校智库以及学科科研发展的现状,郦永刚提出一个高校系统的“Academy”(学术团体)概念,考虑是否联通大洋两岸,发掘海外学界校友中的前沿、拔尖人才资源,在加州洛杉矶建立海外校友创新中心,与国内、与复旦达成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带动国内的学术创新。郦永刚也曾就此与母校副校长金力院士沟通,二人英雄所见略同。
“是否有可能未来将创新中心作为桥梁,与国家层面的平台对接,与国内的组织机构达成合作?”郦永刚言辞恳切,满怀期待。“我们这批海外的学者,不需要安排行政职务,也不需要安置个人生活,但是要做成这个事业,希望国家有配套,也希望母校有声音。”这个未来的海外创新中心,其实寄托着像郦永刚一样的一大批海外校友对故土的满腔赤诚。
往返于大洋两岸的郦永刚穿针引线,不知疲倦地将远在南加州的校友和故土、母校牢牢地联结起来。今年6月,郦永刚来访复旦大学校友会。一位长者,亲自带来满书包重达十几斤的校友资料和学术资料,一页一页地为笔者翻看,讲解。擦擦额头的汗水,嘬一口茶水,郦永刚滔滔不绝,乡音未改。此行他的期望很多,但都不是关于自己的:他希望母校能够与海外有更多合作,发出更多的声音,事业蒸蒸日上,他也希望南加州的校友会工作有更多年轻人接班,把校友会生机勃勃地办下去。
原上医大校友会长吴士琪(前排右5), 部分校与郦永刚会长(右3)合影。
明年春夏之际将在洛杉矶举办第二届南加州中国高校校友会联合论坛。南加州复旦校友会是主要承办方之一,希望年青校友积极投入,也期盼得到母校支持。结合国内创新创业新常态,力争办好下届三创联合论坛,为广大校友服务,为母校争光。
(录音整理/王浩)
(原文刊载于《复旦人》第25/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