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深秋,寒气不能阻挡七十七岁老人曹曼卿的返校的决心。哪怕是特地请假陪伴照顾他的儿子。因为这次,是毕业五十周年的同窗聚会活动。“是的,一转眼五十年过去了”沧桑的脸上显得依旧平静,“这可能是我们班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聚会活动了”,他指着这次活动编印的校友通讯录的扉页,看着入校时的集体照片说:“很多同学都已经过世了。”那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脸模糊而青春,背景是他们当时上课的教学楼----很可惜,它们在校园的改造中已被拆除。令很多老校友欣慰而又略感遗憾的是:校园里一栋栋新建筑拔地而起,五十年前的生活痕迹已难找寻。
“这张照片很多同学都丢失了”李兰英老师说。她是这次聚会的主要组织者。从两年前筹备这次聚会,找寻、联络、收集所有同学的联系信息、整理汇编成册,筹措赠送母院的《山高水长》画作,它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文汇报》资深编辑郑重校友题字,李兰英丈夫绘画,几乎每一位参加聚会活动的同学都带上自己的印章,加盖在画上,它作为献给母院的礼物,饱含着众多校友浓浓的真情。粗略统计,除去已经去世的二十位同学,剩下的八十位中来了六十多位。
“我们有很多人见面时彼此都不认识了,”四川广播电台原高级策划朱锡康校友说:“我们这个班从毕业三十年起每年聚会一次,每次在不同的地方举行”----由于当年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由国家分配,同学们分赴祖国的五湖四海,散落在各地的同学都会每年主动请缨主办同学聚会,热情招待同窗好友。08年在江苏,09年在湖南,10年在湖北,随着同学间的紧密联益,母校情,同窗谊更加浓厚。同学们携家带口参加聚会,不忘记把活动录像资料寄给没能来参会的同学们。“我们这个班的同学感情非常深厚” 郑重校友如是说。他是《文汇报》资深编辑,编著有:《郑重报告特写通讯集》、航天报告文学专集《飞向太空》、科学家传记文学集《通向大脑秘密之路》、画家传记文学集《从寄园到壮暮堂》,还有学术专著《谢稚柳年谱》、《美术欣赏》等。他十分感触地回忆起当年,由于历史的原因,仅读了一年书的他们就去罗店参加劳动锻炼,开始一起种田,干农活。“我入学时体检被查出患肺结核,面临退学的风险,我给当时的陈望道院长写信陈述,陈望道老师就专门为患肺结核的同学安排了一个寝室,并且没有让我下乡劳动。我的家在农村,经济比较困难,学校每个月发给我们四十元饭票和四元的零花钱,记得当时的一碗面条是七分钱,所以生活上基本不用发愁了。到了冬天,学校还给我们发棉衣棉被。”“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班的一些同学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我们就打电话给他,说‘你还记得我吧,对不起你,当年我批判过你,’‘知道知道,都过去了,哈哈’”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当年我们考进复旦很不容易”曹曼卿校友说。“当时全国每年才招十一万人,我们的校长陈望道又是复旦新闻的鼻祖,所以我们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们当时的口号是:向科学进军。我们每天吃好饭都要去图书馆占位子,每天吃饭排队的时候还要拿出小本子背单词。”“我们的业余生活可能不如现在的大学生那么精彩,可是我们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每周参加学校组织的跳舞、唱歌、篮球和排球等活动。当时国家提出“除四害”,复旦后面的叶家花园树木繁茂,还有个小水塘,我们傍晚就去那里抓苍蝇,晚上回到寝室放在灯下清点,比谁抓的多。”
“学校给了我们很多机会。”黄稚文校友回忆,他是当时的上海市田径运动员,曾代表复旦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由于他的体育特长,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国体育报》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年。他游历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参访各国的体育盛事。在学校时,他曾担任校报的实习编辑,从刻钢板到采访、撰稿到排版,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为他往后四十年的记者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他们的节日,也是我们的节日。”新闻学院李双龙副院长如是说。他向校友们简要介绍新闻学院的发展现况,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设置改革。“当时的老师大部分都走了”丁淦林老师在他们的年代曾经做过《新闻学导论》的助教,“他写的板书非常工整”。听着往昔老师和同学的离去,他们很平静,有了这个班级,他们的晚年并不孤独,“我们到了晚年,终于欣逢盛世,政治安定,生活改善,我们非常珍惜彼此的感情,珍惜学校对我们的栽培以及教导”朱锡康老师说。
半个世纪,风雨前行。“希望我们能来参加新闻学院建院一百周年的活动。”当这个不再年轻的班级走进复旦校院里,我们感受到了岁月的力量以及永恒的同窗友谊,他们彼此陪伴着慢慢变老,无论风雨,此情不变。只有深深的祝福,愿新闻学院61届每位校友们,健康长寿,永远年轻。你们的健康就是母校最大的心愿,你们的幸福就是对母校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