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论坛:人工智能时代,科学与人文将如何发展?

2019-11-03|世界校友联谊会

11月25日下午,2017年复旦大学博士后论坛在广州珠岛宾馆八角楼“开讲”。作为筑梦“一带一路”、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高峰论坛暨第十五届复旦大学世界校友联谊会的专业性的分论坛之一,博士后论坛围绕“人工智能”这一世界范围内的热点话题,来自母校的重量级学者和博士后校友从计算机科学、医学、公共治理、语言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研究领域出发,展开了一场高密度的知识争鸣。专家和博士后从不同角度做了精辟的分析,报告妙趣横生、精彩纷呈,容纳80多人的报告厅临时增加了30多个位置。


博士后论坛邀请了复旦大学的三位博士生导师进行主旨报告。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和大数据学院副院长薛向阳阐述了视频图像大数据在商品检索、情绪识别、破获刑事案件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并介绍说,有海量数据作为“教科书”,机器可以通过自动学习来捕获目标物的视觉特征,达到比人类的识别精度。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数字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宋志坚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学图像分析、自动诊断、计算机辅助手术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和愿景。他参与研发的excelim-116/118手术导航系统还整合了增强现实技术,有助于突破手术禁区、减少手术次数。


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朱春奎则阐发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治理变革:功能价值思维向数据价值思维转变、样本思维向整体思维转变、精准思维向容错思维转变、因果思维向相关思维转变、寻找思维向推荐思维转变。同时他也指出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是建设数据强国的条件。


一位复旦大学博士后也从此前的公开征稿中脱颖而出,分别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报告内容涉及多模态的话语分析、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的应用等,也对人工智能所引发的问题和情感上的局限性提出了反思。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许霄羽此次是专程前来,听完了整场论坛。她认为自己收获很大:“我本身的一个兴趣领域就是计算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的最前沿就是人工智能,所以这个论坛对我的专业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她看来,人工智能正在国家层面和个人生活层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也应该积极地思考,如何将人工智能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一种更大的研究范式。


956年,一群年轻的科学家齐聚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第一次提出了用机器模拟人的神经系统的可能性。近一两年间,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Google发布神经机器翻译系统(GNMT)、沙特阿拉伯授予机器人Sophia“公民身份”等事件,无不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复旦大学校友会博士后分会执行会长张陆洋教授介绍说,此次博士后论坛选择人工智能为主题,正是以此为背景,展现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诸多可能性。


博士后制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复旦大学是首批招收博士后的单位之一,截至目前,复旦大学已有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培养博士后4800多名,出站博士后中涌现出院士、973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等科研领军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