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爱佳
1986年,他们毕业了,按国家的需要分配到祖国各地。
2016年9月24日,时隔三十年,1982级电子工程系的校友们重回母校,共同追忆复旦青葱的岁月,一齐分享30年事业的苦与乐。
三十光阴,一百多次季节的更替,一万多个日日夜夜,那些年少的岁月在不知不觉中虽已远去,但记忆,却愈发清晰。
因缘际会,他们成为电子工程系首届新生。拿着录取通知书,一边是老牌的物理系:“欢迎你,未来的科学家”;一边是崭新的电子工程系:“欢迎你,未来的工程师”,108张面孔,满是稚嫩与青涩,脚步犹豫,心中踯躅。
有的同学还保留着当年电子工程系的招生简章,选择物理还是电工,当时的心情如今追忆起虽然已付笑谈中,但当年的起起伏伏如今仍然历历在目。
那是百废待兴的年代,新兴学科不断从基础学科中细分出来。由于国家急切需要管理人才,尤其具有专业背景的管理人才,三四年级时,学校还鼓励同学们转到管理系和法律系。
当年的复旦也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开始实行学分制,自由选课,包括选择实验课题,甚至转系。
大家特别珍惜在复旦求学的机会,大学四年,虽然都是使用老师现编的油印教材,但严谨的课程设置,跨系学习的经历,使得他们在大学四年间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成为具有物理学基因的工程师。
毕业时,林克书记专门为82级电工系的同学题词,“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这一题词记录在82级电子工程系学生们的毕业手册上,也成为了他们时刻提醒和鼓励自己的警句。
当年82电工分属于无线电电子学和半导体专业,虽然有了复旦的基础,但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毕业后他们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他们聪颖和好学,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也许他们在学校时单片机学的是Z80,用的是TP801,都是古董级的技术,但依然不影响他们后来成为开发奔腾II CPU的工程师,成为ARM的中国区总裁,更多的人则成长为国家微电子和半导体科研和产业的中坚力量、领军人物。他们的成长印证着复旦理工科生的风貌,精神自由、敢于创新、勇立潮头。
82电工系毕业后的30年,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相比其他基础学科,电子工程算是当时复旦稀有的工科,应用性较强。他们中有的毕业后就走上创业之路,是中国大学生的“创一代”,阎晓阳毕业30年,创业29年;有的读了生物系研究生、医学院研究生,有了后来也陆续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如汇付天下的周晔、蔡民等。
在重聚的座谈会上,常务副校长包信和、信息学院书记汪源源、副院长张卫、闵昊等校领导和院领导,以及信息学院的任课老师同82级的校友们一同回忆了往昔的点点滴滴,也细数了这三十年来的变化。
复旦发展迅速,世界排名稳步前进,包校长说,学校的排名和校友们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及出色的社会声誉是分不开的,学校今后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校友们的关注和支持。
包信和
汪源源
张卫
闵昊
复旦发展迅速,世界排名稳步前进,包校长说,学校的排名和校友们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及出色的社会声誉是分不开的,学校今后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校友们的关注和支持。
82级电工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即使时隔三十年,即使大家都分散在世界各地,聚在一起也依然相谈甚欢。几位校友也代表班级向母校做了汇报。
82级校友叶甜春现任中科院微电所的所长,他说昨晚回到学校,一想到马上就要见到久违的同窗好友与恩师,心情就无比激动。他回忆起当年来复旦报到,坐了足足60个小时的火车,上海自来水特有的漂白粉味道,还有复旦的红砖墙房子,这一切都成为他对复旦永恒的记忆。自由无羁绊的复旦精神带给他勇往直前的勇气,他说复旦的微电子应该是国家队,这种底气和豪情复旦应该有。
叶甜春(右)
无线电一班的周晔也讲述了当年的趣事,他说自己当时虽是无线电专业的,但数学、物理的很多专业课基本都学了。这四年虽然学得很苦,但是期间形成的多元的学科体系积累却让他在之后的创业路上受益匪浅。当年苦中作乐的故事,时隔30年娓娓道来,同学们都露出会心的微笑,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报告厅洋溢着熟悉而欢乐的气息。
周晔
校友们谈起自己事业的种种,无不感激曾经在复旦时的师生和同窗情谊,以及母校的培育。正如居里夫人所言,“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的种子。”三十年很长,三十年很短,这一段峥嵘岁月既是82级校友们最宝贵的财富,同样也是他们作为学子对母校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