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宁:我以诗词奉母校

2015-05-14|校友走访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内地流行乐坛,是毛宁、林依轮、韦唯等歌手的“天下”。而这些歌手的代表作品,好几首都出自同一位词作者之手——张海宁。

张海宁在新疆天池

张海宁是1978级物理系的校友,是复旦诗社的首批社员。岁月并没有在张海宁的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略长的灰白头发反倒显得很精神,配上挺拔的身姿和低沉的语调,挺像个“搞艺术的”。 热爱诗歌文学的理科生在张海宁印象里的大学生活,充满了“诗和远方”的美好意象。虽然自小便喜爱文学,但顺从当时“理科热”的大环境趋势,他选择了物理系的无线电专业,那些关乎文艺的兴趣爱好也只能被搁置。直到在大学里碰上刚刚成立的复旦诗社招新,他在经过竞争激烈的面试选拔后顺利地加入了复旦诗社。从此,诗成了张海宁生命中割舍不开的联系。对诗歌创作的喜爱让他一有时间就奋笔疾书,在诗歌的海洋徜徉,并在日积月累中逐渐体会了韵律的变通,亦获得了对意象的深刻把握。他最早为人们所熟知的《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就是由他日常创作的诗歌作品改编过来的——他笔下的歌词,常常是诗化而富有情感的。他在自己《诗与歌》一文中这样写到:“仔细想想这其间的过程,我倒觉得诗真的是给了我很多东西。在我生命中,诗,也许早已潜移默化,让我心生音乐,歌而又歌。”他通过自己的大量实践悟出了诗歌与歌词的关系,并从中找到一种联系与沟通,为自己的创作贡献更多的灵感。“但也不是所有的诗歌都能被改编成歌词,歌词这个东西挺怪的,而且大部分的工作量是很有困难的,诗讲求个性,而词主要是面向大众。”尽管在大学里充分地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接触了不少与文学、艺术相关的知识,但张海宁从事的第一份工作,仍与歌词创作没有关系。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电视制作单位剪片子,“是搞纯技术的”,但后来工作的重心慢慢就向编剧、编辑、导演等创作方向偏移,也开始与艺术类的构思有联系。工作上的转变将张海宁自己以前的一些兴趣激发出来,并培养了他良好的画面感——尤其是对画面的别致的想象。在他后来发表的歌词作品里,这种新奇独特的想象以空灵的意象和充满浪漫的情怀的比喻为主要烘托进行了放大。“偶然地一次,我给电视剧写了主题歌;自此开始不断在写,经人引荐到广州后,慢慢开始有了代表作。”再后来,就是爆红而引得大家争相传唱的《爱情鸟》、《蓝蓝的夜,蓝蓝的梦》等经典作品的问世。回顾自己从校园一路走来的经历,张海宁也不禁感慨:“不管是技术还是艺术,一个生命个体都需要有自己的一些东西,比如自己的个性表达。应该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保留一些自己的内容。” 一切都是灵感的来源作为一位知名的歌词创作者,张海宁却似乎不太担心灵感的问题。他认为,灵感本就没有具体的来源,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处角落。“过去是灵感来了就歌词大量地写,后来有了一些成绩以后就开始接受主题既定的约稿,现在是两者相结合。”对张海宁而言,歌词的灵感更多是生活经验的累积。诗的摸索带来意象的把握,剪辑的工作经历使他拥有对画面的想象,而老家湖南也为他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我前些年跟我家人回了一趟湖南的老家,特地到湘南采风,发现了当地独有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叫女书。”女书是唯一一种由女性创造并使用的文字,现在已经面临失传了。他当时就产生了比较深的感触,采风归来,便写了《女人还是女人》这首词。这首词以一个女人的视角,告诉女人,提醒女人,要独立坚强地存活下去。通过河水、眼泪等意象,满溢着柔情,将女性的温柔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女性是张海宁非常关注的一个群体,在他的作品中也有重要的体现。他最满意的一部作品,便与“女人”相关——《芸儿的故事》,有他母亲经历的影子。张海宁的父亲和母亲是家里长辈们定的亲事,两家是隔着好几道山梁、要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的村落。于是他开始幻想,母亲当年出嫁的那一天,在那条遥远而崎岖的山路上行走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他将这样的情怀写进歌里,将一个女人的心事写进歌里,当作为一位母亲的纪念。如今,由于受到网络音乐冲击和知识产权尚不明朗的现状的影响,唱片行业正处于危机之中,面临着严重的衰退趋势。10年以后,张海宁将他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为一些影视剧进行主题歌曲的创作上,近几年的作品如平安、曹芙嘉演唱的《生活启示录》主题曲《爱到底》,还有由毛阿敏演唱的《我家的春秋冬夏》的主题曲。在多年的创作经验累积之后,张海宁仍然认为,创作是相当艰苦的一件事。“词的创作还相对单一,剧的创作就比较多元,格局上的要求也比较高。”

张海宁在新疆哈密

即使张海宁已然摸索出了自己独有的联想方式与感知经验,但还是常会通过采风,看片子等方式寻找素材。“我觉得现在自己的阅读量太少了,这个还是比较失败的。可能只能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如看片子、听歌、采风、旅行一类来弥补。” 想为复旦做更多的事张海宁与ECHO的合作要追溯到去年的12月27日。他当时受邀参加一个为复旦校友举办的叫“致青春:我们的八十年代主题晚会”活动,ECHO社团在现场表演了一首自主改编的《同桌的你》。无伴奏的演唱特点一下子吸引了坐在台下的张海宁。“我在台下一听就觉得,复旦的活动,唱的却是清华的歌,总有点怪怪的。因为我自己是搞创作的,便想‘要不就合作一下,搞一个复旦自己的歌曲出来’。”正好学校研工部希望ECHO社团创作一首为复旦诞辰110周年献礼的歌曲,于是,双方通过邮件进一步联系,一拍即合。ECHO的洪川还专门约了张海宁,确定创作方案。“我后来就自己写了两首,其中一首便是他们最后选中的《今生永相伴》。我觉得,‘今生永相伴’的意思在于,你进了复旦这个校园,不管今后怎么样,它都会伴随着我们,与我们的生命相联系。”后来通过讨论,他往其中更添加了一些复旦元素。“反正我的初衷就是希望不要写得太模式化,还是偏向纯粹和艺术的创作。”张海宁一直对复旦有很深的感情,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也向记者询问了不少现在校园里的社团情况,表达出了对复旦校园生活的关注。在他看来,在复旦的那一段学习时光,不仅还原了他对于内心真实所爱——诗歌的追求,还让他交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友。“当时复旦诗社的社长是经济系的许德民,我印象很深刻的还有一位叫周伟林的学长,大我一级,在诗歌的创作上给了我很多具体的意见和指导,对我的影响比较大。”这群因为共同的爱好而聚集起来的年轻人,很快建立了极其深厚的友谊,甚至延续到很多年后的今天。“我觉得四年之间这个同学的情谊是最宝贵的,哪怕很多学术上的知识都随着时间流逝被遗忘了,但这份同学之间的情感是始终不会改变的。在我们的心中,那个最初的复旦诗社一直都在。”毕业后的他们也常常见面,参加每个月一次的大家沙龙聚餐,保持紧密的联系。2005年复旦大学100周年校庆的时候,当年的社长许德民召集当时的那一批社员,一起出版了一套诗集,一共16本,还出资建造了一个复旦诗魂的雕塑,算作对母校校庆的一个献礼。“我最近正在创作一部关于海归的歌剧,初稿已经出来了,主题是‘中国梦’。这个歌剧就是和我当时的同班同学一起合作编剧的,他结合自己海外留学生活提供背景素材,主要由我负责执笔创作和填词。”张海宁认为复旦最独特的所在就是它强调的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我觉得这一点不单单在我自己,在我身边的很多同学身上都得到了体现。有的校友成就很高,那是另一种境界,像我们不大在乎职位、名利之类的,便自由地凭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向前行进的道路。像许德民,他搞诗歌创作到了一定的高度境界后,就玩绘画去了。”除了通过与校园里的社团合作来献礼复旦百年校庆,张海宁私下里与复旦的联系始终没有切断。由于自己的父亲就住在五角场,外甥女现在也在复旦大学上学,他在工作的闲暇,也会来复旦大学转转,每次来都会到当年的寝室11号楼看看,拍些照片发给同学,一起感受昔日母校的风采。当被问道,作为一位从事歌词创作工作的优秀前辈和一名校友,对今天仍在复旦大学就读的莘莘学子们有什么忠告和建议时,张海宁思考良久后才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珍惜时间”。“趁有机会多学点东西,把握住自己的兴趣,珍惜在象牙塔里的时光。社会上的很多东西都跟学校里的不一样,还是要保留兴趣和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才能获得更多不一样的知识和体验。”作为一名创作者,他认为,要努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最好。比如写了那么多首歌词,只要能有一首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流传下来也是一种荣耀和骄傲。而所有这一切,都萌芽于复旦园。母校110华诞,他愿以歌庆之、以歌报之。  注:本文图片由张海宁本人提供来源:载于《复旦人周报》376期周报记者 | 刘翔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