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梦娜 顾倍榕 牛小雪 韩亦笑
2016年10月29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60周年院庆在光华楼拉开了帷幕。从1956年到2016年,刚好一甲子,曾在或正在哲学系学习生活过的人都相聚在了一起,谈着他们与复旦哲学有关的故事。前行有声,岁月无言,甲子轮回,再度起航。数不清的复旦哲学人回归精神家园,与复旦哲院共度六十芳华,对彼此都是一种幸运。
-1-
2016年10月29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60周年院庆在光华楼拉开了帷幕。从1956年到2016年,刚好一甲子,曾在或正在哲学系学习生活过的人都相聚在了一起,谈着他们与复旦哲学有关的故事。前行有声,岁月无言,甲子轮回,再度起航。数不清的复旦哲学人回归精神家园,与复旦哲院共度六十芳华,对彼此都是一种幸运。
潘富恩
1955年潘富恩从复旦中文系毕业之后,于1956年加入哲学系担任助教,后被派到北大进修中国哲学史,1958年初,他被下放到上海远郊葑溪乡劳动锻炼。在当了18个月的农民后,潘富恩在1959年夏天被调回复旦大学哲学系,协助严北溟教授主讲中国哲学史,当时潘富恩还成为复旦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季塔连科的辅导老师,而这位出色的留学生后来也为中俄外交、汉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听着潘老师回忆那段和季塔连科的交往岁月:生活上的帮助,学术上的共进,精神上的会意,身为年轻一代的笔者也不自主地受到了鼓舞。相信潘老师对复旦哲院是始终饱含着感情的,才会讲出这么多故事吧。
在谈话的尾声,笔者问潘老师有没有什么需要叮嘱青年学子的,他思索了片刻告诉我:学术一定要有创造性,坚持学术自由;做学问要踏实,务实求真,不要为了名利,研究中国哲学第一重要的就是学做人。
- 2 -
1965届系友聚会安排在光华楼西主楼2410室,整个活动室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在系友互相问候攀谈中,我们采访了一位和颜悦色、十分亲切的老先生——叶文炳系友。面对哲院后辈,叶老十分健谈的向我们分享了1965届同窗在五年大学生活中的趣事。
中国作家协会前党组书记金炳华是班里最小的学生,可他书读得多、读得透,经常与同学们就读书心得展开热烈的讨论,在班里的人缘也是最好。叶老话音未落,同席的金炳华先生笑称自己读书期间远不如在座的很多同窗用功,还是要多向老同学学习,引来了大家的一阵欢笑。
在采访的最后,叶老真切地对哲学学院的学生提出了建议:“要将对哲学的热情融入到对社会的关怀之中。”并补充说道:“个人的人生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很多动荡起伏,关键是要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与社会、时代做出良好的互动,将哲学的涵养保持下去,做一个能够回报社会的哲学人。”看到叶老殷切的目光,聆听叶老温和的教诲,采访记者深深感到了作为一名复旦哲学人的责任,不但要扎根学术,更要做到守护思想、引领时代,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
- 3 -
吴凤娟老师是1973级系友,毕业后留校担任教学工作,主要教授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方面的课程,现已退休。谈到当年在哲学系的学习生活,吴老师感触最深的是当时系里十分重视学生的学科素养训练,对政治经济学、党史发展、世界革命史等必修的公共类课程,哲学系的老师赋予这些必修课以哲学思辨,鼓励大家从哲学角度去解读历史理论。吴老师表示,正是这种思维上的训练,影响她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不断的创新。
吴老师还回忆,当时的同学很幸运的受到了诸如苏步青先生、谷超豪先生的教导,吴老师本人就上过由谷超豪教授组织教学的数学分析课程,她赞叹谷超豪先生的教学风格: “再晦涩深艰的数学,在谷超豪先生那里,都能被讲得通透有条理。”教授、大家的指导激发了同学们对于科学的热情,并将科学的火花同哲学的思辨结合在一起。而这种结合对于自然辩证法等理论的学习颇有助益,并为哲学系自然辨证法专业的开创打下了基础。
当问到哲学学院与当前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历史关系时,吴老师笑着讲到,哲学是一切学科未分化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科学,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初期,哲学学院曾为其输送过一些人才。
- 4 -
1975年秋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翁以华从上海下放到安徽农村当知青已达四年,做过生产队记工员、民办学校代课老师、会计、民兵排长、生产队长、大队支书等许多工作。当时为上大学,需经层层推荐,过五关斩六将。“全县共有上海知青4,000多人,上海的大学招19人,复旦仅招1人。可见当年推荐上大学的竞争有多么激烈。”
翁以华(中)
进入复旦哲学系后,翁以华深深地被哲学系的氛围所吸引。一个班64位同学,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工作背景,他们思想活跃,对知识如饥似渴,像海绵吸水一样互帮互学。在参考资料匮乏的岁月里,一旦有同学获得新的学习资料,同寝室的同学会全体动员通宵达旦地分工手抄复写8套,分享给更多的人学习。师生关系非常融洽。许多老师特别是一批开创哲学系的泰斗级老教授尽其所有倾注毕生所学,给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日常生活中,师生亦极其和睦,老师家房子漏水,同学们会主动上门修葺,老师会邀请同学们到家一起包饺子过年,直至现在,师生彼此成为终身的良师益友。
从复旦哲学系毕业后,翁以华被分配到上海音乐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当哲学教员。因教研成果得到师生一致认可,翁以华获贺绿汀院长亲授锦旗“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教学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逢台湾开放台胞到大陆探亲而掀起的投资热潮,翁以华转战涉台贸易投资的相关领域。一切从零开始,翁以华通过不断学习,克服种种困难,一步一步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他曾参与上千个外商投资项目,吸收台资外资近六亿美元。1994年末,翁以华被公司选派到新加坡参与组建东南亚地区总部负责投资项目。在寻找投资机会的过程中,经济与政治、外交、军事、科技、金融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机会与风险并存,一切都需要探索、谈判、协调,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翁以华等为上海市诸多项目走向海外市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哲学思维给翁以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复旦以及哲学学院不仅教会他读书,而且教会了他怎么思考,怎么做人。
翁以华一直怀念在复旦读书的时光——学校对学术和民主的坚持,对学科知识广开门路、海纳百川的气度,同学之间学术辩论的激情四射,老师们极具个性又不失风骨的谆谆教诲。那时的校园氛围,单纯、执着、坚韧。
翁以华特别提到,教育不应束缚和压抑原本鲜活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至缺乏批判和创新思维。搞哲学一定要聚焦思维意识本身,紧密结合当今世界、中国现实问题,坚持静心锤炼、强化自我思索,只有思想有深度有广度,才会有定力,有大格局。
- 5 -
西主楼2401是退休老教师们的活动地。这些为复旦和哲院辛劳了一生的教授,今天于此处再相见,亲切的问候彼此。“君子之交淡如水”,先生们的话语声很轻,但负载的人生却有千钧之重。在此间,我们得幸采访到了钱宪民老师。
钱宪民(中)
钱老师1981年年底来到复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尤专研《庄子》。钱宪民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如何又入哲学门?“在南大的时候我是做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但是研究之中,感受到了解哲学史的重要性,最后对中国思想的传统产生兴趣。”钱宪民老师的经历,恰是历史与哲学之间关系的良好注解。
谈起在复旦教学的经历,钱宪民追忆上世纪80年代复旦哲学系思想自由、中西哲注重对话交流的时代,认为我们应当吸收那个时代的精华。说到自己的得意门生共同具有的特质,老师坚定地说:“确实要有一定的天赋,但更重要的是用功。”何谓之用功?唯潜心读书而已。在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慎思,方可日日有所增进。
- 6 -
谢一鸣早早进入报告厅坐着翻阅院庆手册,他1980年参加高考,就读冶金专业,现从事石油设备的生产。在毕业工作几十年后,谢一鸣于2005年成为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第一届经济哲学的硕士,每周末相约复旦。据谢先生介绍,当时他们班58人,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每周末,大家都早早来到美研中心占座位,等待王德峰等一批哲学学院老师用思辨的力量启蒙他们,课堂总是无一人缺席。
谢一鸣
这次院庆回来,谢一鸣还带着当时上课的笔记本,“这本本子我一直随身带着,今天院庆大会发言肯定有值得学习的内容,我们上了年纪了,记忆力不好,要记录下来,经常拿出来看看、想想。”笔者很好奇谢先生时隔多年重归校园的原因,大胆地问了他,他认为,哲学知识是很实在的,终有一天我们要走上社会,一踏上社会,考虑的就是怎么样“生存”了,但要想真正生存下来还是要回归内在,而哲学可以修炼人的内在。现在社会上都是“利”字打头,但是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知识,切莫误自己,也误了国家。
- 7 -
光华楼24楼走廊上,2007级博士生、现今华侨大学教授刘荣军正与其他系友高兴地交谈。当我们向他提出采访请求时,他一口答应了。
刘荣军(右)
“我是学马哲的。”他开门见山。谈到在复旦哲院受益匪浅的地方,他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学术自由,二是跨学科。他回忆起当时的课业要求:“一是要跨一级学科,即关注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是要打通哲学内部二级学科。”所以,除了马哲方面的专业课程,刘荣军亦广泛地培养自己的兴趣,选修其他方面的课程,在所修11门课中取得了7个A的优秀成绩。他特别提到了吴震老师的阳明学,笑称当时很难听懂,最后成绩也不甚理想,但收获却是实实在在的。
刘荣军认为,复旦哲院的优势在于跨学科培养和优秀的师资配备。在刘荣军的讲述中,不难发现他对老师为学为人的尊崇。谈及师资时他打了个比方,“好比有的学校一个老师开三门课,但复旦哲院是三个老师开一门课。”不同老师的观点碰撞,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至关重要。
- 8 -
谭佳雯系友是哲学学院2006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生。从2006年谭佳雯入学到2016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60周年院庆,正好是十年岁月。
谭佳雯
如今已是公务员的谭佳雯谈起复旦哲学学院,充满了对校园和老师的留恋。哲学学院的各种讲座活动,各学科老师所开设的课程,都深深地吸引着谭佳雯。直到现在,只要有空,谭佳雯会从单位下班直接到复旦听哲学学院的讲座。她认为,复旦哲学学院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这不仅体现在各类讲座,而且体现在老师对学生学术方面的关心。谭佳雯依旧记得当时写硕士论文的时候,导师对她论文的悉心指导,使之一步步地完成论文,顺利毕业。
而在这十年的时间里,谭佳雯觉得复旦大学以及哲学学院还是有变化的。复旦的校园越来越美,学生们也朝气蓬勃,非常有活力。而在当时,人们热衷的是理工科专业,文史哲相对而言属于冷门专业。谭佳雯说,“现在我觉得哲学学院的人气更旺了,学院也更有活力了。”
作为学姐,谭佳雯借此机会也寄语哲学学院的学弟学妹,珍惜在校时光,并且把学术做好,做扎实。